
學生干部 領導能力 社會實踐
學生干部的積極組織者和參加高等院校校園活動,是推動校園活動的主要力量。他們校園文化建設的骨干,他們的整體素質的好壞,工作能力水平,直接影響學校學生管理水平的水平,也影響學校的學生學習和精神的風貌。
一、高校學生干部投身社會實踐有著特殊的意義
不僅摘要:本文分析了當今國內就業形勢以及大學生在就業方向上可以選擇大學生村官,講述了其中的好處,同時還有對自身的條件要求。
關鍵詞:大學生村官 國家就業形勢 益處 自身要求是對國情和農村現實的深刻認識,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在磨煉他們的實際操作技能的同時,也在鞏固理論知識,增強創新意識,建立一個硬的工作精神,鍛煉提高心理素質。目前,大學生在社會實踐的路徑選擇上經常困惑,缺乏廣泛的社會實踐,不知道深刻的實際用途。讓學生知道真相,真理,在社會實踐中檢驗真理,加深理解,并最終在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促進高校學生干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深化理論認識。豐富大學生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強高校學生干部的道德標準。加強大學生的領導人和人民群眾,加強干部和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
二、提高學生干部隊伍素質,培養才是關鍵
在大學里,對學生干部主要應從思想政治素質,敬業,創新,質量和心理素質訓練,和不定期的指導和定期培訓的學生干部。培養高素質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靈魂。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要求,通過改革“兩課”和第二課堂活動,教育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八榮八恥“,培養學生關心時事和理解現代社會,加強時代責任感;培養學生干部肯吃苦,甘于奉獻的精神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三、加強學生干部管理機制的建設
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學生干部爭做‘五員’,我為‘迎評促建’做貢獻”,推進學風建設活動。
“五員”即每一位學生黨員、學生干部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做到 “迎評促建”工作的宣傳員、學風校風建設的組織員、老師工作的協助員、學生上課的督導員以及師生溝通的聯絡員。
宣傳員,就是團總支老師時刻強調每一位黨員、干部要在充分認識“迎評促建”工作的重大意義的基礎上,認真做好向周圍同學的信息宣傳工作,使周圍的同學更加詳細地了解“迎評促建”工作;同時還要向身邊同學宣傳學生在這項工作中的重大任務及“學生是評估的最大受益者”的重要思想,激勵同學們樹立良好學風,維護校園環境,提高自身素質。
組織員,就是要使每一位學生黨員、干部都能以身作則地履行學生義務,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學校各級組織的文體活動,在活動中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起到組織者和參加者的雙重作用。
協助員,就是要使每一位學生黨員、干部在學習生活之余,幫助學院教學辦公室、評估辦公室以及各位任課教師作一些整理資料和數據的工作,減輕老師們的工作壓力和工作量。
督導員,就是要讓學生黨員、干部在學院的統一安排下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學生上課、早操出勤情況、課堂紀律、舉止言行、文明規范等,同時加強學院校園文明工作和宿舍文明工作地督察力度,以此來督促同學們端正思想態度、提高整體綜合素質,展現學院同學們的良好精神風貌。
聯絡員,就是要讓每一名學生黨員、干部深入到廣大學生中間,了解他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如上課老師的教學態度、授課方法、知識層次,日常疑難困惑等,同時對學生在思想上存在的各種問題也要匯總后反映到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和教學辦公室,開拓思路積極尋求解決方法,真正做到、做好全心全意為同學們服務。
四、社會實踐活動促進高校學生干部專業技能的提高
社會實踐是學生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要內容之一,其目的在于加強學生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的結合,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桂林理工大學在開展社會實踐過程中,注重項目的設立,內容的選擇,使實踐內容與學生專業進一步結合,既考慮到項目的需求,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使實踐活動成為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內在推動力,成為學生施展專業知識的有效平臺,成為服務社會需求的重要載體,確保實踐活動本身的生命力所在。
五、結束語
學生干部素質的高低不僅影響到學生干部形象的好壞,而且影響到學生工作的順利開展。一個團隊,如果有一支過硬的學生干部隊伍,就能人心齊,風氣好,有干勁。一名優秀的學生干部應該在品德、知識、能力、心理、個人魅力等五個方面都有較為出色的表現,并且學生干部應注重心態的修煉,要明確成功在于心態,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為人處世。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機遇,做好每一個學生干部的工作;作為學生干部,我們必須繼續加強在實踐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只有這樣,學生干部可以真正起到良好的樞紐作用和橋梁的作用,成為學生的典范,學生干部具備了良好素質,學生工作才能更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