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郵儲銀行明確市場定位的必要性
(一)從內部環境來看,郵儲銀行一次又一次的性質的轉變,使得其告別了曾經的經營模式,由原先的“只借不貸,對私不對公”到向全國第五大全功能商業銀行的轉型;由原先的有限責任的企業性質象股份制轉變,是郵儲銀行逐漸上市,邁向商業化的一大步;明確的公司治理機制和經營目標,以及發展的著重點也是郵儲銀行必須重視的,所以明確的市場定位是十分必要的。
(二)從外部環境來看,隨著21世紀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方便快捷的網上銀行,電子銀行,手機銀行等業務的廣泛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郵儲銀行傳統業務的優勢的削弱,帶來了很大的威脅,所以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在競爭中生存,郵儲銀行必須重新定位自己。
二、SWOT分析
(一)優勢
1、國家的政策支持
鑒于近六年來的郵儲企業性質的幾大轉變,首先是從原來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轉變為銀行金融機構,并成為全國第五大商業銀行,再從責任有限公司轉變為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看出國家的政策在不斷的扶持和推動著郵儲銀行的前進。之所以國家會大力的傾向于儲蓄銀行的改革,關鍵是儲蓄銀行的性質與我國的“三農”政策有緊密的聯系,這也是在響應著國家的宏觀政策的一種體現,所以政府的關注與幫助將是郵政銀行不斷前進的動力,必是其一大優勢。
2、網點眾多,分布范圍廣
現我國郵儲銀行的網點分布情況:全國的營業網點已經超過了37000個,匯兌網點有45000多個,國際匯款網點有2000多個,近3萬億元的個人儲蓄存款,9億銀行賬戶,400多萬小額貸款賬戶,1000多億元支農資金,郵儲銀行約70%的小額貸款投向農村地區,70%的客戶分布在縣及縣以下,為破解農村金融服務薄弱難題開辟了新路徑。這得益于郵儲銀行的傳統業務---郵政業務,廣大的涉及范圍,網絡優勢,給現今的郵儲銀行擴大發展業務建立了很好的基礎,是郵儲銀行在競爭中的一大優勢。
3、資金優勢
郵政儲蓄銀行的大量的存款金額組成了其大的資本結構,截至去年10月底,郵儲銀行總資產規模近4萬億元,在中國商業銀行中居第六位。營銷學的“長尾理論”指出:大規模的小客戶群對于銀行利潤的貢獻也是不可忽視的。而事實上,我國郵儲銀行的網點有70%分布農村。根據我國的國情來看,農村還是一個基數很大的群體,并且大多數的農村人因為認識的有限性,郵儲銀行的存在已經被他們所認可,這樣在一定的程度上會使得他們過分依賴郵儲銀行,相信郵儲銀行能帶給他們儲蓄資產的安全與增值,從而直接給郵儲銀行帶來了大的并且穩定的資金渠道,進一步推動了儲蓄銀行的計劃性發展和改革創新。再而由于這種融資方式成本較低,那么以較低的成本獲得穩定的資本,也給郵儲銀行的資金優勢上帶來了錦上添花的效果。
(二)劣勢
1、管理體制不健全
因為雖然郵儲銀行在不斷的改革中,性質在不斷的變化,但是他的管理體制仍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沿用的仍是“上級郵儲部門指導,地方郵政板塊負責”的管理模式。還有就是郵儲銀行的獨立性不足,因為郵儲銀行還是沒有從郵政業務中完全獨立出來,甚至還會出現了其二者的混合操作。另外,郵儲銀行在傳統業務比較單一,所以其單一的管理模式已經根深蒂固,而現在的多層次業務對于管理層的要求是相當高的,顯然,郵儲銀行的管理體制還需快速有效的健全與加強。
2、員工素質偏低
從數量上看,郵儲銀行的從業人員還存在數量不足的情況,來源于郵儲銀行的不斷改革和規模,業務的不斷擴大,對員工的需求也隨之增大。從質量上來看,郵儲銀行的從業人員學歷普偏較低,新鮮血液不足,專業研究型人才缺乏,原因一部分來源于郵儲銀行的本身的營業網點的分布,因為大部分處于城鎮一級,導致剛畢業的大學生普偏不愿下鄉工作等,這就減少了新鮮血液的注入,還有一部分來源于郵儲銀行員工內部,一些老員工還對著改革前郵儲銀行的單一業務很熟悉,而對新業務比較陌生,從而影響了業務的順利開展,管理層上由于很多的管理人員是由于原先的的員工提拔形成,風險意識弱,競爭意識差等。
3、軟硬件設施不健全
由于郵儲銀行的起步比較晚,加上原先的單一業務的根深蒂固,比起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軟硬件設施上呈現落后狀態,從而不能很快適應其飛快的業務發展需求,從而出現一些不好的現象,如電子技術上的落后導致的郵儲與郵政的混業操作,保衛人員的不足和安全措施的薄弱,在貸款業務上的審查程序上的不規范不全面不到位。
(三)機遇
對于郵儲銀行來說,自身的優勢一定程度上給其帶來了很大的機遇。首先,在國家政策上的配合上,我國的新農村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國家文件也發出,要擴大郵儲資金的自主運用范圍,引導郵儲資金返還農村,而在整個農村金融體系中,郵儲銀行一直起著主導地位,那么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農村金融服務是其發展的一大機遇;其次是郵儲銀行可以運用自己在網絡上的優勢,大力開展各項業務,由于個人的金融服務比較多,那么個人理財業務是一個很好的出發點,因為很多個人由于知識的缺乏,在理財方面有極大的需求,那么郵儲銀行可以從這一出發點出發,即大力開展零售業務;最后,就是由于郵儲銀行在資金上的極大優勢,其可以大力開展中間業務,如代理業務,支付工具等,減少對利差收入的依賴,降低經營風險,提高經營效益,開拓與其他商業銀行“共舞”的中間業務市場。
(四)威脅
機遇和威脅永遠是相互依附的。郵儲銀行的不斷改革和創新,給其不斷帶來了新的機遇的同時,威脅也隨之而來。威脅主要來之于兩個方面;一,在城市中,郵儲銀行不僅要跟我過的國有四大商業銀行競爭,同時隨著金融業務的不斷對外開放,還要更外資銀行競爭,在農村,還有農村信用社和一些農業銀行,民間借貸機構競爭。二,由于郵儲銀行的原始劣根性,帶來的郵儲銀行內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和風險控制能力的薄弱制約了郵儲銀行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郵儲銀行多方位,多層次業務的發展。
三、市場定位
基于上面的SWOT分析,筆者認為郵儲銀行的定位應該如下:
(一)在開展業務方面的定位:大型微貸銀行
在當下的金融系統里面,專門致力于小額信貸,小企業貸款的銀行或是金融機構主要是中小股份制銀行和一些區域型銀行,而真正的大型銀行著力點在這個小額信貸上的很少。那么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一,加強信貸網絡信息服務,這是發展業務的根本基礎,在我國郵儲銀行的現有網絡分布廣這個優勢上,進一步加強信貸員隊伍的建設,打造一支深入縣域,村鎮和一些中小企業的信貸網絡。二,是建立各種特色金融產品。因為小額貸款主要涉及的是個人的和一些中小企業的貸款,那么不管是個人還是一些中小企業都是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為主要出發點,那么郵儲銀行怎么樣去拉攏客戶,去使得客戶在利益的比較下,在利益的最優下,去選擇郵儲銀行,是郵儲銀行必須關注的地方。
(二)在政策方針上面的定位:大眾銀行,服務農村金融
中國郵儲銀行行長陶禮明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商業銀行在經營活動中比較認同所謂“二八定律”,認為少數高端客戶才是服務的重點對象,而郵儲銀行的實踐挑戰了這一鐵律,體現出服務大眾的特殊銀行性質。農村金融服務,既要適應農村客戶缺乏有效抵押物、質押物的現狀,又要有效控制風險,并開發 “金額小、抵押廣”的信貸產品,推出農戶聯保貸款、商戶聯保貸款等產品,從而可以為許多被高門檻拒之貸款門外的客戶提供融資渠道。農村金融服務,規模小、效益低,有些還十分繁瑣,郵儲銀行需發揮自己傳統的“郵政特色”。再而,郵儲銀行還要堅持留守邊遠地區,力爭使廣大城鄉民眾都能享受到基礎的金融服務,近年來還在中西部偏遠農村地區增設網點,增加自助服務和流動服務項目,填補金融服務空白。
四、小結
郵儲銀行是我國銀行金融機構的不可忽視的力量,是響應國家號召,支持國家政策的代表。服務于“三農”是其當下的主要任務,全方位的為我國的金融服務做出貢獻是其一直以來的目標。所以,明確的市場定位是為了郵儲銀行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明確方向,發揮優勢,轉劣勢為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