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會計風險的表現形式
(一)會計人員素質風險
會計人員直接同農村信用社的經營業務相聯系,所以會出現由于會計人員素質不高、業務能力較低或者缺乏責任感而造成信用社財產的損失。
?。ǘ嫴僮黠L險
由于會計管理制度不健全,會計監督機制不完善,農村信用社又存在業務量大、人員不足的狀態,因此在崗位設置和任務分配時容易產生分工不合理的現象,進而容易出現不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操作的現象。
(三)會計核算風險
會計人員在記賬過程中由于賬目涂改或利息計算產生的錯誤,會計電算化操作不規范,計算機操作混亂、密碼外泄或者違規操作開設賬戶等。
?。ㄋ模┦袌龈偁庯L險
只有真是的會計信息才能保證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失真的會計信息無法對市場進行準確的定位,同時會導致農村信用社會計工作的漏洞。失真的會計信息會導致農信社內部資源配置的失調,降低了農信社的市場競爭力。
(五)經營計劃風險
改革后的農村信用社體制中,會計人員更加深入參與到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中來,會計人員的信貸計劃影響到農信社資金的來源保障,如果會計人員不能如實按規定的進行信貸計劃及信貸操作將會影響到農信社經營計劃的展開,嚴重的會產生金融風險。
二、會計風險的原因
?。ㄒ唬┤藛T素質不高
會計風險歸根究底是人員的風險,如果會計人員法制觀念低、職業道德不強、業務素質差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金錢、物質的誘惑,不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會促使會計人員利用職務之便進行違法行為。
?。ǘ┮幷麦w制不健全
新的農村信用社體制已逐步確立,但仍沿襲了很多舊的規章制度,在新舊制度的沖突下,會計人員的職能無法明確,一方面會計需要進行有關農信社業務經營的管理,需要照顧到集體的利益,另一方面給會計作為獨立的職能部門又要依照法規制度進行嚴格的賬務核對管理,兩方面的沖突性會導致會計人員為保護自身利益而進行違規操作,進而產生虛假信息,形成會計風險。
(三)內部監督不完善
農村信用社的監督體制不健全,內部監督往往只做表面功夫,無法深入到農信社業務的各個環節。監督檢查往往忽略了操作過程中的風險檢查,同時缺乏對會計人員的思想動態監督,內部監督過程中,雖然發現違規問題,但容易產生包庇心理。執法不嚴和違法不究的行為更加助長了違規者的僥幸心理,促使會計風險的產生。
三、農村信用社會計風險的防范措施
?。ㄒ唬┘訌姇嬕幷轮贫鹊慕ㄔO
依據目前農村信用社的際業務發展狀況, 在對原有與當前業務和發展不相符的相關規章制度和業務操作流程進行重新的系統化、規范化、法制化。與此同時,要注意規章豬肚的建立與實際工作的可操作性相契合,使農村信用社的內控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的同時,更好地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
(二)進行會計委派制的推行
推行會計委派制,有利于改變傳統的會計任命制,有利于提高會計人員的獨立性,有利于會計人員權責的明確,有利于會計工作的依法進行與監督制度的效率保證。因為委派會計的工作分為兩部分,即確保依法開展會計工作和對會計信息負責,這也就要求擔任此工作的人員必須要具備高水平的業務能力和政治素質。對于從業人員的選擇任用,可以通過考試和測評的方式進行選拔,從而改變目前的從業隊伍老化問題,以及知識和技術層次低的現象,有效提高日常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在萌芽階段消除會計風險。
?。ㄈ┎僮髁鞒痰暮唵位涂茖W化
針對農村信用社會計工作的業務水平和發展現狀等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制訂簡單化、科學化的會計操作流程在農村信用社會計風險防范中是關鍵問題。首先,要使會計人員能熟悉自己崗位的內容與具體操作細節;其次,能夠很大程度上降低會計人員的工作損耗和操作中殘存的隱患;最后,有利于會計工作的工作效率提高。具體來講,就是要遵循簡單化和科學化的原則。第一,制定崗位標準的作業指導書;第二,明確操作流程并繪制成圖,就關鍵的環節進行明確解析;第三,對常見的操作失誤案例進行分析,提高會計人員失誤操作的預見性。
?。ㄋ模┨岣弑O督檢查手段,加強信息系統風險
提高監督檢查手段,要把單純的事后監督升級為事中監督,會計主管發揮崗位作用進行業務操作的監督,而會計部門的負責人進行全部業務的事后檢查監督,同時加大監督檢查的處罰力度,違法必糾,執法必嚴。
目前,信息網絡應用逐漸應用于銀行業,而農村信用社的信息系統處于明顯落后的狀態。對于農村信用社來說建設適應“三農”的綜合信息系統和高效的計算機安全防護隊伍,用以面對電子銀行方面等的突發性事件是必要的,對于會計風險的數據安全防范也是必要的。
四、結論
農村信用社是通過金融業務經營活動尋找收益與風險平衡點的金融企業,而會計風險的表現形式多樣,因此加強農村信用社會計風險的防范是我國當前金融風險防范的重中之重。本文通過對農村信用社的會計風險進行了分析,并且結合農村信用社會計風險管理所存在問題及成因進行了分析探討,提出了會計風險防范的相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