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前言
事故的發生是具有一定因果關系事件的連鎖反應,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發生是事故的后果,隱患是發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按《生產過程危險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13861-2009)分類,引發事故發生的隱患由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環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之一或組合構成,人的因素和管理因素與人的行為直接相關,物的因素與人的行為間接相關。歸根結底,人的因素是安全生產事故的核心,安全管理是對人的管理。因此研究安全問題必須從人的因素和人的管理入手。
田灣核電工程項目現階段主要開展導流明渠、取水隧洞、3-4號機組減震溝負挖、小三通及邊坡支護等施工。作業人員有500余名,特殊工種與特種作業人員約占作業人員的1/2,作業活動涉及海上爆破擠淤與石料推填、土石方爆破、起重作業、高處作業、電工作業、車輛運輸、金屬熱切割、混凝土澆筑等,雖工序較少、工藝相對簡單,但危險源種類多,作業風險較大,可能導致各種類型的事故(見圖1),若控制不力,將會導致事故頻發,而且事故后果極其嚴重。
通過對田灣核電工程現場發現的隱患結果進行統計與分析,隱患分布如圖2,從圖中可以看出:人的因素占50%,物的因素占37%,管理因素占11%,環境因素占2%。由此可見,與人的因素相關的隱患超過一半以上,有效控制人的因素是消除隱患和預防事故發生的關鍵。
二、人的因素引發的隱患分析
通過對田灣核電現場由人的因素引發的隱患進一步分析,其主要表現形式為:
(一)作業人員
現場作業人員的不安全行為是直接導致事故發生的人為因素。作業人員在長期作業活動中存在僥幸、麻痹、惰性等心理,不正確穿戴防護用品,不遵守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程序與制度,不養成正確的操作習慣,習慣性違章等。許多作業人員的存在反復違章的行為。
(二)監督管理人員
現場的管理人員在進行監督時,對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考核不嚴,造成作業人員無證上崗,未定期參加再培訓;對現場違章行為沒有及時糾正,使作業人員不能清醒認知自己的違章行為,逐漸養成違章習慣。
另通過觀察發現:子項開工、復工階段,因準備工作不充分,是人員違章作業的高發階段;部分特種作業人員特別是勞務人員雖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但不具備本工種作業所必須的安全常識,如金屬焊接工不清楚焊接作業時個體防護措施、交流弧焊機一次側電源線長度(小于5米)、氧乙炔氣瓶間的安全距離等。
根據《生產過程危險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13861-2009)的分類,在生產過程中因人的因素引發的隱患可歸結為由心理、生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與行為性危險和有害因素兩中類組成,每一中類原因又可分為小類與細類因素,詳見圖3。可見,任何細小因素的變化都可能引發人的因素,從而形成隱患。
三、對作業人員的安全管控探索
從圖3可以看出,對現場作業人員引發的隱患,應分清是生理、心理的原因,還是行為的原因。對于心理與行為的原因,宜從人的內因入手,通過教育、監督、檢查、管理等手段來控制或調整;對于生理或客觀的原因,除需靠管理和教育的手段外,宜從物態和環境的方面進行研究,以適應人的生理客觀需要,減少人因失誤。以確保作業人員具備本崗位所需的工作能力與持續、正確、高水準的工作動機:
(一)采取針對性強的安全意識、崗位技能培訓與考核
針對作業人員流動性大,露天施工、立體交叉作業多,施工中危險性大,工作條件差,不安全因素多且點多面廣,預防難度大,安全意識缺乏,技術技能差,自我防護水平低等特點,切實加強作業人員安全知識,技術技能教育與培訓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
首先要加強安全培訓,提高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和操作技能,按崗位分工種進行技術技能培訓和考核,提高崗位的安全水平,及時糾正個別人的不良行為,對安全意識差的作業人員有針對性加強培訓與考核,把好作業人員入場上崗前的第一關。
其次要注意加強的是首次到現場且屬零星務工的作業人員的崗前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有關統計資料表明,這些作業人員是最容易發生傷亡事故的人群,他們昨天放下鋤頭,今天就在現場干活,他們缺乏最基礎的安全基本知識,不知道現場哪里有危險。因此,應重點抓好這些零星進入現場的作業人員崗前培訓教育與考核工作。
最后,要加強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工作,特種作業人員涉及的作業活動,危險性、危害性較大,一旦違章作業、違章指揮,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會十分嚴重,應按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制定合理考核辦法,檢測特種作業人員是否具備本工種的操作技能和較高的理論知識,對場內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進行再授權。
(二)合理的班組建設
進行合理的班組建設,在考慮班組人員的搭配上,為使團體行為安全協調,應研究人員結構效應,如需要考慮班組人數上限(12人以下),班組長必須是施工承包商本單位的正式員工,班組中熟練工與非熟練工的比例不小于1:1,重點關注非熟練工人等。
(三)強化安全技術交底和班前會
應細致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分工種、分崗位、分專業、分工序,對安全操作規程,安全防護設施的使用等進行交底。技術交底應嚴格按照程序落實到每位作業人員,杜絕形式主義。
應堅持抓好班組每日班前安全例會工作。班組長在分配工作時要按崗位、分工,對照各操作規程、規范,分別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警示教育和提醒,要求班組人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不違章作業,有計劃進行施工生產作業,班組長應及時糾正個別成員在施工過程中的違章行為。
四、對作業人員的安全管控實踐
(一)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做到安全責任到人
為保證田灣核電項目安全生產及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項目部在與現場合同參建單位簽訂了年度HSE責任書的基礎上,編制并發布了《HSE管理責任與目標》程序,督促參建單位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通過層層簽訂責任書方式,使每位作業人員明確其安全生產責任。
(二)大力推進現場人員標準化
根據中核集團發布的《核電工程建設HSE標準化圖冊》,項目部編制并發布了《田灣核電工程項目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方案》,組織現場各參建單位大力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程序標準化、人員標準化與物的標準化,在人員標準化中明確:各類人員的資質/資格, 確保新上崗人員接受“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并考核合格,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取得崗位安全操作證書;督促參建單位編制關鍵工序(如腳手架搭設與拆除、鋼筋綁扎、模板支設、砼澆筑、焊接、起重吊裝、爆破、動火作業等)作業流程或作業指導書,以有效規范關鍵作業工序和指導作業行為,做到施工工序與作業人員有章可循。
(三)構建特色的項目現場全員安全文化
1、安全文化宣傳常抓不懈
強力營造現場濃厚的安全氛圍,使現場處處有醒目的安全文化標語、口號、警語和安全報警標志,讓作業人員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強烈的安全意識,掌握必備的安全技能知識,具有相當程度的安全預制能力,判斷水平,應急方法,達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及“我會安全”的根本轉變。
2、抓好安全教育培訓
督促參建單位大力開展針對性的專項安全教育培訓活動,如:針對特種作業人員、班組長、專兼職安全員、部門負責人的安全培訓、新入場人員等。
對參建單位開展的專項安全教育培訓活動,不定期對培訓活動進行見證,對培訓記錄進行檢查。在日常監督檢查中采取抽查詢問的方式,對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效果進行驗證,凡發現現場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出現違章行為的情況,均要求責任單位對相關人員進行再教育,并針對未滿足培訓效果的現象上報原因分析,直至培訓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3、加強信息交流與經驗反饋
加強項目部各部門、項目部與參建單位的各類信息的交流,密切關注施工活動中安全相關的信息,組織參建各方開展安全生產工作交流。及時組織參建單位反饋內、外部事故事件經驗,組織各分包方宣貫學習總部發布《安全生產警示錄》與《事故預警》。
五、結語
在安全生產中消滅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一項長期抓的工作,根除人的不安全行為也是每一個管理者、操作者的應盡義務。在核電工程建設過程中,人是影響安全生產最重要的環節。只有作業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的安全素質和技能的同時,輔之對人的關鍵因素進行有效管控,現場的安全生產狀況才能真正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