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電信企業建立運維成本定額的必要性
1.壓縮運維成本需求與增加運維成本需求之間的突出矛盾,使得建立成本定額成為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
目前,電信企業處于競爭激烈的態勢,為了提高企業競爭力,成本控制往往是有效手段之一。市場營銷成本、客服成本、網絡建設成本因其直接與公司盈利或客戶感知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很難成為壓縮的對象。而網絡維護運行成本由于不直接轉化成市場份額,在短時間內不會影響公司大局,屬于后端支撐類成本,因此成為成本壓縮的重點方向。然而,隨著日益擴大的網絡規模,新增設備越來越多,需要的維護運行的工作量越來越大,運維成本的需求和實際開支也必然越來越大。壓縮運維成本需求與增加運維成本需求之間的矛盾導致如何保證適量的運維成本成為電信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而成本定額可以對需要的運維成本進行合理估算,保證重點領域運維成本預算資金的到位,解決電信企業運維成本管理的難題。
2.電信企業運維成本精細化管理要求,使得建立成本定額成為有效手段
電信企業目前對運維成本大多處于粗線條管理階段,普遍存在運維成本項目名詞不統一,各項目支出無依據和標準等情況。運維成本的控制往往依附于公司利潤空間,運維成本預算規模的確定一般是參考歷史數據和受限于公司成本費用總額,因此多帶有主觀色彩。這種管理模式不能適應競爭壓力下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強烈需求。采用定額管理,建立成本與資源的關聯關系,能夠促使企業盤清家底,實施成本動態管理,使各種費用開支有章可循、有據可依,避免費用開支的盲目性、隨意性,提高成本使用效率。
3.全面預算管理的要求,使得建立成本定額成為必要手段
2011年11月24日國資委發文《關于進一步深化中央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央企推進全面預算管理。目前,電信企業的成本預算管理通常的做法是與上年比較分析,結合下達的任務目標,分解下達當年的預算,忽略動態管理方面發生的變化。因缺乏對成本費用的動態分析,未取得有效信息資源,不能及時準確完整的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預算管理。建立并執行成本定額,把它作為企業進行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的基礎,能夠深化全面預算管理。
��二、電信企業運維成本定額制定的原則和內容
(一)電信企業運維成本定額制定的原則
為保證電信企業運維成本定額發揮最大的作用,成本定額標準的制定應該執行以下原則:
1.全面性
定額范圍應該涵蓋電信企業主要網絡維護和運行成本,保證能夠通過定額確定運維成本所需規模。
(1)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已經實現全業務經營,運維成本定額應該包括移動網絡和固定網絡。
(2)電信企業的運維成本包括維護成本和運行成本。因此定額應該涉及續保費、代維費、修理費、網優費、房租租賃費、能耗等用于網絡維護運行的主要成本。
(3)電信企業的運維成本有若干驅動因素,因此定額應該根據驅動因素的主次級別設立一級定額、二級定額,如果需要可以繼續細分,設立三級定額。對成本的三級定額測算結果進行匯總,形成成本的二級定額標準。制定二級定額資源驅動因素與一級定額資源驅動因素的折算公式,計算一級定額指導標準。通過對一級定額進行對標分析,驗證調整二、三級定額標準。
2.科學性
電信企業資產規模龐大,部門數量繁多,為保證定額能在業務類型相同的部門、分公司合理運用,定額的制定要具有科學性。
(1)考慮地區差異,設定地區系數
國內各地地域情況、網絡規模、物價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制定定額標準時應該設定地區系數。
(2)考慮項目周期,設立調整系數
部分維護項目因有不同的維護周期,因此制定定額標準時要設立調整系數。比如代維費,在維護周期分別為3個月、2個月和1個月的情況下,需要支出的成本是不一樣的;在維護站點類型分別為標準站、距市區100公里以外、高山海島站等時,需要支出的成本也是不一樣的,因此需要分別設立不同的調整系數以合理確定成本規模。
(3)考慮成本項目差別,設立定額級別
根據成本精細化管理程度的要求以及成本項目本身的特點,分別設定各項目的定額級別。如對容易混入其他費用的修理費,可以設立三級定額,第三級定額分別就修理費涵蓋的日常修理、大修理及修理用耗材按具體修理的設備制定標準,第二級定額直接根據具體修理的設備制定修理費的定額標準,第一級定額根據設備劃歸的網絡類型制定標準。
(4)考慮網絡屬性,設立差別定額體系
移動網絡和固定網絡承載的業務不同,支撐的設備不同,資源類別也不同,因此制定運維成本定額時必須分移動網絡和固定網絡分別設立定額體系。
3.統一性
(1)成本項目統一。定額是在企業集團范圍內推廣的標準,因此定額中涉及到的成本項目要統一。
(2)資源量核定標準統一.定額標準對應的資源量核定的標準要統一,要有統一的折算標準和統一的計量單位。
(二)電信企業運維成本定額制定的內容
在遵行上述原則的基礎上,電信企業運維成本定額可以主要涵蓋一下內容:
1.移動網絡
(1)維護成本一級定額。按單等效物理站計算維護成本(萬元/等效站•年)設立定額;
(2)維護成本二級定額。按維護成本中續保費、代維費、修理費分別計算設立定額; (3)能耗成本一級定額。按單載頻計算耗電量(萬度/載頻•年)設立定額;
(4)能耗成本二級定額。按基站能耗=主設備年耗電量*(1+傳輸配套耗電系數+電源效率系數)*(1+空調耗電系數)*房型調整系數*面積調整系數計算耗電量設立定額。
2.固定網絡
(1)維護成本一級定額。按固定網絡10類資源驅動因素:交換、傳輸、IP及數據、用戶接入設備、光纜線路、電纜線路、空調、電源、機房、OSS及平臺類計算設立定額;
(2)維護成本二級定額。將上述10類驅動因素細分到設備或平臺計算設立定額;
(3)維護成本三級定額。各二級定額資源驅動因素下,根據會計科目維護成本下的三級科目計算定額,包括維保日修、代維、大修、耗材成本設立定額;
(4)能耗成本一級定額。按5類資源驅動因素:交換、傳輸、IP及數據、用戶接入設備、OSS及平臺類設立定額;另按運維生產用機房建立綜合定額設立定額;
(5)能耗成本二級定額。將上述5類驅動因素細分到設備或平臺計算設立定額,另按24類機房計算設立定額。
��三、電信企業運維成本定額具體應用應注意的問題
制定科學合理的運維成本定額體系和標準后,需要合理應用到企業管理中,才能發揮定額的成本管理作用。在應用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準確把握定額與預算的關系,借助定額反映成本的合理需求
定額不等于預算,定額是基于各地生產組織及管理水平現狀,測算運維成本的合理需求量,并不直接等于其預算目標;定額是多方參與、按照統一規范的方法編制的,反映的是運維成本的合理需求,預算目標的確定應以定額測算結果為主要依據。
2.日常成本管控要求達到定額要求的顆粒度,提高運維成本精細化管理水平
運維成本定額項目的日常管控應該達到定額標準的顆粒度。年初運維成本預算的編制,應該充分考慮根據存量及增量資源量和定額標準測算出來的運維成本總量規模;運維業務的安排和合同價款的談判應該緊密結合相應成本項目的定額標準;合同及費用的審簽應該逐項對比最細維度的定額標準;成本分析應該詳細分析賬面成本總量與各級定額測算結果差異并落實差異原因。這樣將運維成本管理由純粹的財務環節向非財務環節延伸,通過事前、事中、事后應用成本定額,實現資源合理配置,推進全方位全過程運維成本精細化的管理進程,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3.建立多維度的對標制度,深入挖掘降本增效潛力
通過定額體系,將成本總量分解為單價和資產數量,應該將相對可比的項目歸集后,進行系統內不同分公司、同一級公司內不同部門、同一項目不同合同等多維度的對標,配套建立公司統一的對標制度,找到分公司、部門、項目甚至合同對標后,體現出的先進標桿以及可能存在的薄弱環節,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管理經驗,制定并落實薄弱環節的管控措施,在為網絡運維提供必要保障的基礎上,合理降低成本支出,提高成本使用效益。
4.加強定額應用分析,找出欠賬環節以及重點管控環節,優化運維成本結構
運維成本中由于包括能耗、租賃費在內的運行成本的剛性需求,往往壓縮續保、修理費等維護成本,導致網絡維護存在潛在不穩定因素。因此應該定期對公司運維成本逐項利用定額標準進行成本對比分析,找出運維成本中在現有資源量下維護成本和運維成本的應有規模和環節,對必要的成本給予預算調整和適當保證,對于超標的成本給予重點管控,從而保證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運維成本結構的合理優化。
5.強化定額管理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建立定額執行的考核和監督機制
為保證定額管理對成本管理作用的發揮,運維成本定額標準制定并執行后,應該建立相應的定額執行的考核和監督機制。一方面明確制定與定額標準掛鉤的考核制度,企業內部門、分公司等若存在未嚴格執行定額標準,導致成本費用未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控制,按照超定額比率大小,追究相應當事人責任;定額標準執行到位,則給予相應獎勵;另一方面,制定對運維成本使用部門執行定額標準的監督制度,內部審計和紀檢監察部門定期對建立定額的運維成本分項或整體執行情況進行審計和監察。雙管齊下,以保障定額管理對公司經營管理的有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