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審計2001.11
當前騙開信用證詐騙銀行資金的主要手法
唐則平
最近,我們審計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時發(fā)現(xiàn),廣東省某織造廠有限公司、廣東省某金屬有限公司、廣東省某鋁業(yè)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yè)(5家為外商獨資和合資企業(yè))于1998年2月至1998年10月使用超值抵押和虛假購貨合同、協(xié)議等手段,在中國銀行廣東分行所屬支行和建設銀行某支行等9家金融機構,騙開沒有貿易背景的信用證4O筆,詐騙銀行資金1205.62萬美元,造成銀行重大經(jīng)濟損失,僅中國銀行1家支行就形成直接損失人民幣1000多萬元。上述6家企業(yè)騙開信用證詐騙銀行資金的主要手法是:
一是使用超出抵押物價值的抵押物作擔保,騙取銀行信用,從而達到騙開信用證,詐騙銀行資金的目的。1998年5月廣東省某織造廠有限公司(外商獨資企業(yè))董事長等人用27350平方米的工業(yè)用地,實際價值為688萬元,按商業(yè)用地估價為3524萬元抵押給中國銀行某支行,在該行騙開無貿易背景的信用證10筆,金額為港幣963萬元(折合126.54萬美元),同時獲取貸款1480萬元。該支行雖然采取了法律行動,申請法院破產(chǎn)還債,拍賣抵押物,收回了部分資金,信用證項下的墊款及其欠息仍無法全部收回,形成直接損失1000多萬元。
二是使用虛假的進口合同、協(xié)議等證明文件騙開信用證,大量騙取銀行外匯資金用于走私活動。1996年以來,廣東省某鋁業(yè)有限公司(外商獨資企業(yè))利用71份假出口報關單核銷登記手冊,涉及保稅進口鋁錠14126.86噸,致使保稅加工貿易項下進出口貸物的價值出現(xiàn)嚴重倒掛現(xiàn)象。海關現(xiàn)已初步查實,該公司假出口鋁型材8496.64噸,鋁棒4597.29噸,折合進口鋁錠14126.21噸,價值人民幣17148.86萬元,涉嫌偷逃進口環(huán)節(jié)增值和關稅人民幣3700萬元。該公司走私貨物急需大量外匯資金,于是又以進口鋁錠為名,于1997年底至1998年8月編造虛假的進口事實,使用虛假進口合同、協(xié)議等證明文件在中國銀行某支行、建設銀行某支行等2家金融機構騙開無貿易背景的進口跟單信用證8筆,詐騙銀行外匯資金393.15萬美元,導致上述金融機構形成大量墊款無法收回。
三是騙開無貿易背景的信用證后,用假報關單核銷,企圖逃進外匯管理部門的監(jiān)督,繼續(xù)詐騙銀行資金。1998年4月至1998年7月,廣東省某金屬有限公司(外商合資企業(yè))在中國銀行某支行騙開10筆,金額450.97萬美元兌貿易背景的信用證后,用7份假報關單向國家外匯管理某市支局申請核銷,企圖用假報關單掩蓋虛假進口事實,逃避監(jiān)督,繼續(xù)詐騙銀行資金。
四是騙開信用證被查處后繼續(xù)非法占有被騙銀行資金。廣東省某貿易分公司編造虛假進口事實,在中國銀行某分行和工商銀行某分行騙開信用證4筆,金額35萬美元,該行為被國家外匯管理局某中心支局發(fā)現(xiàn)后,依然不將詐騙的外匯資金10.70萬美元歸還被騙銀行,而匯到非付匯銀行廣東發(fā)展銀行某分行結匯,采用假退匯核銷辦法逃避國家外匯管理局監(jiān)督,繼續(xù)非法占有被騙銀行資金。
五、編造虛假進口事實騙開無貿易背景的信用證。廣東某電纜有限公司和某布廠提供虛假的進口合同協(xié)議,編造虛報進口事實,以進口原材料為名向中國銀行2家支行和工商銀行某支行等4家金融機構申請開具8筆無貿易背景的進口跟單信用證,騙取銀行外匯資金199.94萬美元。
(作者單位:審計署駐武漢特派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