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當代各種信息載體中,期刊獨具特色,具有數量多、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等特點。近幾年,因網絡信息迅猛發展,期刊的載體形態逐步多樣化,各種電子期刊相繼問世,極大地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型讀者獲取信息的需求。但由于各種客觀條件限制,再加上人們的閱讀習慣不同,紙質期刊仍然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來源。玉環縣圖書館為更好地發揮公共圖書館職能,充分利用現有各種設施和技術條件,進一步延伸服務范圍,拓展服務功能,提高社會效益,為社會群眾提供多樣化、個性化服務,尤其在期刊管理工作上有所突破。
1 合理選訂期刊
歷年來,玉環縣圖書館大部分的購書經費用于采購圖書,而用在期刊上的只是一小部分,由于期刊種類與日俱增,價格成倍上漲,使許多有價值的期刊被湮沒在情報激增的期刊海洋中。怎樣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使有限的經費發揮更大的效益呢?近年來我館根據我們的區域特色、讀者層次等特點作了初步的嘗試與探索,并獲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1.1 期刊連續性特點對期刊訂購的影響
我館以往對于經過實踐檢驗證明不太適應本館讀者需求的期刊,采購人員也下不了決心停訂,其原因在于期刊是一種連續性出版物,圖書館只有通過連續、完整地收藏才能使其發揮更大的信息效益。采購人員怕停訂會破壞期刊收藏的完整性,還有以前圖書館收藏資料求一個“全”字,做法幾乎是面面俱到,經費平均使用。22個大類30多個省市都要照顧到,不考慮本地區的特點和閱讀傾向,盲目圈訂。例如《哲學研究》期刊文摘,對于我們地處海島的縣級公共圖書館來說,它的學術性太強,也太深奧,根本無人問津。但是為了保證收藏資料的“全”和期刊的連續性,還是年復一年地訂購,浪費了有限經費。
1.2 有針對性、有選擇地訂購期刊
我縣地處海山區域,經濟相對比較落后,購書經費有限,提高期刊的針對性、適用性是當務之急。首先要有合理的訂購計劃,其依據是本地區的讀者群狀況。本館讀者群大致分為3類,即研究型讀者、學習型讀者和普通型讀者,3類讀者群人數大致呈金字塔式分布。因此,除少量訂購綜合報道性學術刊物,為研究型讀者提供新觀點、新動態的資料外,還應大量訂購知識性、趣味性、輔導性較強的讀物,以及文學、社會科學和科普性讀物,我縣是海山區,靠海農民搞養殖、作塘養海鮮,靠山農民栽培果樹。我縣就是有名的“文旦之鄉”。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除了訂購一些滿足普通讀者需求的消遣型期刊外,我館還訂購了一些種植和養殖類的期刊。例如,我們為農業專業戶訂購了《農村養殖技術》、《農村百事通》、《農業致富指南》等,使他們從中找到了致富的門路。有讀者來查找有關果樹剪枝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方法的資料,我們就為他們訂了這方面的期刊。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和廣大群眾環保意識的加強,為配合我縣生態縣的創建,又訂購了《環境保護》、《環境污染與防治》等期刊。這樣既滿足了普通讀者的需求,又滿足了本地區特殊行業讀者的需求,真正做到急讀者之所急,想讀者之所想。
2 館藏利用與期刊共享
2.1 館藏利用
為滿足讀者閱讀需求,充分利用館藏資源,我館打破傳統的期刊只“閱”不“借”的管理模式,不但對期刊實行全開架服務,讓讀者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隨意挑選期刊在室內閱覽,而且將當年的期刊分為上半年度和下半年度,把6月份以前的期刊,3本裝訂成冊再進行分類、編目并貼上條碼,放到外借室借閱,讀者可以像借圖書一樣,把自己所需的期刊借出館外,帶回家去閱讀。通過這種方式,不僅使閱覽室的讀者能閱讀到期刊,而且使更多的外借室讀者也能借閱到當年的期刊。這些期刊在外借室流通一年后再入藏到過刊庫。這樣就大大地提高了期刊的利用率,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隔年的期刊等待的只能是靜靜的書庫和厚厚的灰塵,我們對一些學習型讀者發放閱覽證,憑證可以在開放的過刊庫入庫查找所需過刊,既可在室內閱覽,也可以外借帶回家閱讀。這樣不僅方便讀者,而且使一大批入藏的過刊活了起來,使死刊變成了活刊,使封存多年的過刊有了被重新利用的機會。
2.2 資源共享
資源共享是對圖書館經費不足的最好補充。許多國家的圖書館館際互借數要占到總借量5%,甚至更多。如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農業與技術學院圖書館,連續兩年通過館際互借滿足少部分讀者對價格昂貴而使用率低的期刊需求,僅在1995財政年度,就以5 631美元的使用費代替了28 320美元的訂刊費。可見,利用館際共享方式,既可滿足讀者的需求,又大大節約了經費。有限的購書經費對于擁有60多萬人口(包括外來人口)的縣城來說,是遠遠不夠的。為此,玉環縣圖書館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資源共享活動,如把讀者的需求反饋到市館、省館和其他兄弟館,幫助他們查找所需的資料,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現在還可以通過網絡上網借閱。
3 編制專題目錄
我館報刊閱覽室的工作人員對每天到館的報紙和期刊認真仔細地翻閱,如果從中看到有關臺州的文章和臺州籍作者寫的文章,就逐一摘錄編制成專題目錄,如《葉文玲品味文集》、《葉文玲散文自選集》等。
除了對報紙摘錄外,還對期刊進行多層次、多形式加工,最主要的是編制有地方特色的文獻專題目錄,并把收入這些文章的所有相應期刊,收藏在地方文獻室。這樣,不僅為需要這些資料的讀者提供了方便,而且還為地方文獻室提供了信息源,極大地豐富了地方文獻資料的內容。
4 過刊資源的開發
為了更好地發揮圖書館過刊資源的作用,玉環縣圖書館主動與玉環電大、理工大學、黨校等多所學校聯系,著眼于學校的專業設置與發展,根據教師的科研課題和學生畢業論文選題,編制有關的過刊目錄和索引,如《專業文獻題錄》、《科研課題參考文獻索引》、《學生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索引》等,主動為讀者提供服務。
玉環縣圖書館開發二、三次文獻為讀者服務。如《新華文摘》、《人民文摘》、《人大資料》等都是我國權威性的文摘索引刊物。我館深深地認識到這些文摘在過刊中積累數量大,信息價值高,因而十分重視利用這些工具刊物,快速、準確地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玉環縣圖書館根據學校的專業設置與發展,以及教師科研和學生撰寫論文的需要,編制專題索引,服務效果良好。
5 完善過刊的檢索系統
檢索工具是讀者與期刊之間聯系的紐帶,檢索工具越完善,期刊的利用率就越大。因此我館十分注重期刊檢索工具的入藏和開發,在《全國報刊索引》、《人大復印資料索引》、《內部資料索引》及專業類期刊索引基礎上,編制館藏過刊專題目錄、索引并定期在圖書館網頁上發布,從多個角度來展示館藏,便于讀者利用。
6 健全過刊計算機管理系統
目前,圖書館計算機管理已經相當普及了,相關軟件也相當成熟。過刊的計算機管理需要對過刊庫進行管理、分類,這是進行計算機管理的基礎工作。我館在全面清理整頓、分類編目、按類排架基礎上,將過刊目錄輸入計算機系統,同時做好備份,將過刊數據庫和圖書數據庫一起安裝在計算機上,便可與圖書管理系統同時運行。
新形勢下,玉環縣圖書館最大限度地發揮過刊的作用,使其更好地為教學科研服務。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公共圖書館業務工作中廣泛應用,公共圖書館的過刊資源將被進一步開發,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