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前 言
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石化能源的長期性的大量消耗不僅使得全球的能源儲備量大幅度下降,而且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于類似中國的發展中國家而言,既要積極應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全球變暖等問題,又要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來維持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其發展壓力非常大。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如何實現當前的高碳經濟模式向低碳經濟模式的順利轉變,已經成為了影響人類發展的重要課題。
2 低碳經濟與低碳城市
“低碳經濟”正式作為一個理念被明確地提出是在英國政府的2003年名為“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的政府報告當中。所謂的低碳經濟,其本質意義是利用更少的能源消耗、更低的環境污染代價來獲得更多的經濟產出、更高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標準。所以,努力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成為了發展低碳經濟不得不面對并解決的問題。我國客觀的經濟發展環境和現有的經濟發展現狀使我們充分意識到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性,并開始在國內通過構建低碳城市的方式來實踐“低碳經濟”這一理念,理論界也開始了對“低碳經濟”這一理念的深入研究,實踐和理論的雙重發展為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構建低碳城市提供了重要保證。
關于低碳城市,我國不同的學者分別給予了不同的定義,例如,劉志林、戴亦欣、董長貴、齊曄 等認為低碳經濟城市應該鼓勵研發低碳技術、實行低碳生活模式、發展低碳經濟,在最大程度上減低城市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放棄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城市經濟體系逐漸向高效節能、綠色循環、結構優化的方向發展,最終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高效發展、低碳發展和清潔發展。付允、汪云林、李丁 等則重點強調為城市構建可持續性能源生態體系的重要性,通過低碳生產、低碳消費、低碳生活等方式來構建環境友好、能源節約的新型社會發展模式。綜合上述的相關研究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低碳城市的發展指導為低碳經濟理念,低碳城市的前提條件為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低碳城市的發展目標為促進低碳社會的發展,低碳城市的發展手段為低碳技術,低碳城市的具體策略為實現消費模式、生活模式和生產模式的低碳化,低碳城市的發展方向為綠色低碳、環保節能的生態文明。
3 低碳城市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措施
(1)節能減排,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是構建低碳城市的重要措施,是統攬全局的關鍵策略,直接影響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在全國范圍內,中央政府已經明確把節能減排作為當下實現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的重要突破口,并在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當中明確了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要求,可以預見,節能減“排”必將重點向節能減“碳”轉變。對于城市而言,轉變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落實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是相應中央政府號召和構建低碳城市的最佳方法。因此,城市發展過程中需要及早地確定符合自身發展特點的節能減排的發展策略,推動社會的低碳轉型;同時,也需要大膽積極地探索當前存在約束條件下實現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相關途徑和方式,為其他城市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2)把握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機遇的主動選擇。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史可以發現,每一次產業革命的興起都會推動一個新的經濟中心的崛起。面對本輪經濟危機孕育出的能源產業革命浪潮,我國應當把握機遇,實現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轉變和國際地位的進一步提升。北京、上海等經濟實力較強、科技實力較高、市場體系較完善、開放度較大的城市,更應積極投身于新興產業技術革命之中,搶占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制高點。一方面,立足于自身發展,大城市短期內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確保經濟與民生穩定任務艱巨,長期則需要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下一輪經濟騰飛積蓄力量、奠定優勢;另一方面,立足于服務全國,這些大城市應當主動承擔起在新能源產業和低碳領域的激烈競爭中率先突圍的使命,增強我國在新興產業發展中的話語權和國際地位。
(3)發展低碳技術,改善燃料結構。首先要限制高耗能企業和產品的發展 ,加快淘汰落后設備和技術升級改造步伐,推進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和工業電機系統節能,注重余熱余壓利用和能量系統優化,提高工業的能源利用效率,鼓勵電力、鋼鐵、水泥和銅加工等行業的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和創新投入,建筑的生態節能設計和低碳改造。 開發利用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水電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技術,利用廢棄農作物秸稈、城市固體有機垃圾和能源作物等進行發電,制造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燃料油,改善燃料供給結構。
4 結束語
城市不僅是一個國家工業、交通、經濟、建筑、人口以及物流等因素的高度集中地,更是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高度集中地。城市經濟的發展態勢和發展前景引領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態勢和發展前景,所以,對于低碳經濟,我國政府明確提出了開展低碳經濟發展示范點的設想并進行積極地落實,并將培育基于低碳特征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作為國家的一項戰略來實施。城市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實現城市經濟的低碳化發展有利于促進全國形成低碳經濟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