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以就業為導向,融合班級文化和企業文化培養學生職業素質的必要性
1.1 融合班級文化和企業文化培養學生職業素質是中職教育發展的要求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目標是“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滿足人民群眾終身學習的需要,與市場需求和勞動力就業緊密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結構合理、形式多樣,靈活開放、自主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這就明確了職業學校的任務是為生產、服務第一線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實用人才,它直接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直接為學生的就業服務,因此,學生們不僅要學會職業技術技能,更應了解職業理念、職業行為規范和職業道德,學生的思想修養、行為規范、做人原則、敬業精神、合作精神,以及活動能力、組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是他們將來競爭上崗的基本要求。尤其是職業素質僅僅通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是無法形成的,職業實踐和企業文化的陶冶,是養成良好職業素質的不可缺少的途徑,而在學校中可以嘗試融合企業文化和班級文化來培養學生職業素質。
1.2 融合班級文化和企業文化培養學生職業素質是發展中職班級文化的必然要求
對中職學校而言,班級文化具有鮮明的職業化特點,從職業發展的角度看,中職學生盡管年齡較小、涉世不深,但具有他們特殊的優勢,即思維定勢少、可塑性強、入職早、積累經驗早、容易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更容易成長為企業需要的人才。就業是職業教育的生命線,就業能力是學生的核心競爭力。通過班級文化打通“學習世界”、“生活世界”與“工作世界”的隔膜壁壘,幫助學生順利完成由“學校人”向“職業人”的轉變,培養企業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是職業學校應當充分重視的一項工作。從班級品牌文化建設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切入點,與市場接軌、與企業接軌、實行班級品牌發展戰略。堅持走校企結合之路,引用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從本班實際出發,抓住企業文化和班級文化的結合點,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構建富有個性的班級文化。一個班級如果能充分發揮班級文化的育人功能,對加強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生活習慣、職業素質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2 融合班級文化和企業文化,培養學生良好職業素質的實踐嘗試
以我校為例:① 經常有計劃、有組織地舉辦諸如專業理論知識比賽、主題班會活動、技能水平比賽、實訓基地參觀考察、公益服務等學生感興趣又健康向上的班級活動;② 踐行積極德育、企業文化進教室。最近,信息工程系積極響應學校提出的“企業文化進校園”的新舉措,開展了“企業文化進教室”的活動,信息工程系的班主任們在系部領導的帶領下都積極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活動中去,經過布置一新的教室成了信息工程系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積極德育理念中指出,構建積極德育體系的其中一個要素是注重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實行“文化育德”。班級是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注重營造積極健康的班級文化也非常重要。于是,我班便抓住“企業文化進教室”這一契機,試著將企業文化與班級文化相結合,從而能更有效地踐行積極德育。我們針對學生的專業特點,以學生求職就業的需求為目的,精心選取內容設計了 “最受雇主歡迎的10種技能”,“知名企業用人理念”,“知名企業文化”和“經典企業標語” 這4個版面。在企業文化資料收集過程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團隊合作,并引導他們尋找班級文化和企業文化的共性,使班級文化在企業文化的補充和延伸中得到了深化和完善。通過讓學生研讀企業文化并交流學習心得體會,讓他們領會在企業用人理念和文化中滲透著的諸如吃苦耐勞、誠實守信、團結協作、樂于奉獻、樂觀向上、永不言棄,勇于創新等一系列的德育理念,從而達到積極德育的目的。學生們紛紛表示今后要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今后的求職就業做好準備,努力成為受企業歡迎的人才。凸顯班級文化建設的特色與個性,讓學生健康地成長。班級文化是在長期的學習生活過程中逐步凝結、沉淀起來的一種獨特的文化氛圍,并被廣大的學生認可和接受。各學校應充分重視班級管理工作,發揮師生的互動性和創造性,做好班級文化建設。職業教育是面向社會、面向市場的,所以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在重視班級文化的同時應注重強化企業文化與班級文化的緊密聯系。對于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專門人才的職業技術學校而言,要讓本校培養的學生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合作對象的企業文化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學校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突出辦學優勢,培養出優秀的、受企業歡迎的人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人際交往能力、適應社會競爭的能力、團隊協作的精神;有利于促進學生更客觀地了解社會,了解就業政策、了解就業前景,加深對社會發展的理性認識,糾正對就業的偏差。值得注意的是,在企業文化滲透進班級文化的過程中,尤其要強調對學生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團隊意識、競爭意識、進步意識、市場意識的培養,凸顯班級文化建設的特色與個性,讓學生能夠快樂、健康地成長。
總之,在班級管理中要依托企業文化,有效融合兩者,不斷加強對學生團隊意識、服務意識、人本意識、創新意識的教育培養。班主任要多思考,以創新的形式,調動學生管理的積極性、創造性,讓學生在充分的實踐鍛煉中增強職業素質,讓學生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健康成長,才能成為企業所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