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電子商務紅火異常的大背景下,傳統企業紛紛選擇進軍電子商務。但是,許多涉足電子商務的傳統企業遇到了資源配置、物流配送、營銷運營等問題,電商業務的發展不盡人意。而在成熟的歐美市場,傳統企業一直是電子商務行業的主角。數據顯示,在美國在線零售500強榜單里,80%以上的企業都是傳統品牌的網絡業務。而美國前十大電子商務網站中,除亞馬遜是純電商企業外,大多數都是由傳統零售商主動升級而成,并且60%以上都是由電子商務外包公司來運作。2000年,電子商務外包的模式傳入中國,目前電子商務外包已成為傳統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重要途徑。
電子商務外包(e-commerce outsourcing)是指企業將部分或全部電子商務業務外包給專業性公司完成的經營模式。通過電子商務外包,企業可以在缺乏經驗、技術和人才等條件的情況下迅速和低成本地切入網絡市場,加快電子商務業務的發展進程,降低電子商務的風險[1]。目前許多傳統企業都在通過電子商務外包進軍網絡市場,獲得成功的固然不少,鎩羽而歸也大有人在。這說明電子商務外包不是靈丹妙藥,企業需要謹慎決策,同時實施過程中必須嚴密控制。
本文以外包理論為基礎,結合傳統企業電子商務的特點,對電子商務外包的過程及管理控制要點進行了分析,希望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電子商務外包的過程可以分為電子商務外包業務確定、電子商務外包商選擇、電子商務外包實施、電子商務外包績效評估等4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若干控制要點。
1 電子商務外包業務確定
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確定擬外包的電子商務業務。電子商務業務包括電子商務策劃、電子商務運營、電子商務管理、電子商務營銷、電子商務技術支撐五大部分。其中電子商務策劃包括市場調研、網站功能及內容策劃、產品策劃、品牌策劃、組織策劃、營銷策劃、物流策劃、支付策劃等;電子商務運營包括產品拍攝、圖片處理、網店裝修及推廣、網店促銷、在線銷售及客服、訂單處理、支付、物流、CRM、數據庫營銷等;電子商務管理包括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物流管理、信息流管理等;電子商務營銷包括網絡分銷體系的規劃、建設、管理、網絡打假,品牌網絡推廣、第三方電商平臺推廣(如淘寶網店推廣、論壇炒作、淘寶直通車、QQ群推廣、淘寶搜索優化、活動策劃、事件營銷、博客推廣等);電子商務技術支撐包括電子商務網站建設、ERP 系統整合、IT 系統支持、數據分析等[2]。
企業應根據戰略目標、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確定將哪些業務外包,常見的有執行團隊外包、運營外包、推廣外包、分銷外包、技術外包和全案外包等。單項業務外包彌補了企業在電子商務某一方面的不足,外包過程相對容易控制,對外包商的要求也不高。全案外包是企業將所有電子商務業務都外包給專業性的公司,要求外包商能提供一整套有效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并實施,對外包商的要求很高,外包過程的控制比較難,同時可能使企業過多依賴于外包商,造成企業電子商務能力發展的停滯。所以,幾種外包方式各有其優缺點,適合于不同情況的企業。
2 電子商務外包商選擇
外包商的選擇是企業電子商務外包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目前市場上存在大量電子商務外包商,其資質良莠不齊,且具有不同的核心能力。因此,企業必須謹慎選擇外包商。外包商的選擇可以參照一般外包商選擇的步驟[3]: ① 盡可能多地搜集外包商的資料,從這找出一些有希望合作的企業,根據企業所需能力來初步確定外包商的選擇范圍; ② 了解潛在合作企業的基本情況與外包合作意向,并分析其與企業在能力與資源方面的互補性; ③ 從發展背景、規模、能力、信譽4個方面對外包商進行考察[1],對潛在外包商進行單目標評價與測試; ④ 確定各個關鍵決策因素對外包商選擇的影響程度(用權重表示) ,并結合單目標評價的結果,進行外包商選擇的多目標綜合評價,以得出最滿意的合作外包商。
3 電子商務外包實施
筆者認為,電子商務外包的實施要注意以下兩方面問題。
3.1 電子商務與企業線下業務的整合
一般業務外包是將產品價值鏈上的一個或幾個環節外包給其他公司,外包公司的作用相當于企業的某個專業化部門,例如人力資源外包將人員招聘、培訓等工作交給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公司,外包公司相當于企業的人力資源部。而電子商務業務牽涉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將電子商務業務外包出去后,網絡上銷售產品的品種、數量等對企業的采購、制造、倉儲、物流配送、分銷等活動有重大影響,處理不好時將造成線下業務和電子商務業務的雙輸。因此,電子商務外包實施必須考慮電子商務業務與企業線下業務的整合,主要有以下方面:
(1) 戰略整合。電子商務外包決策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需要納入組織的戰略框架來完成。電子商務外包的目標必須與企業戰略目標一致,還要將電子商務外包所需資源如資金、人才等納入企業的戰略計劃并考慮到對其他業務的影響。
(2) 生產系統整合。傳統企業線下產品生產系統的特點是大批量、少品種,而電子商務的特點是小批量、多品種。在電子商務業務的發展初期,線上產品的規模小,建立單獨的線上產品生產系統成本太高,企業和消費者都無法接受。如何以較低成本建立既適合線下產品業務又能滿足電子商務需要的生產系統成為企業面臨的重大問題。筆者認為,線下傳統品牌的生產設備、倉庫等實體資源可以與電子商務業務共享,但是其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如ERP)基本不適用于電子商務,且二次改造的意義不大。折衷的辦法是先單獨建立適合電子商務的生產、倉儲管理信息系統,將它的數據與原有生產管理系統的數據對接,等電子商務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再建立獨立的電子商務生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