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我國很多企業對內部會計控制存有許多誤解,認為內部會計控制就是一堆堆的手冊、文件和規章制度;有的認為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就是內部成本控制、內部財務會計信息準確性及資產安全性與完整性控制、內部監督等;甚至有些企業還未意識到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性。
1 內部會計控制
健全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能夠處理好企業內部各部門及人員之間的經濟責任和物質利益關系,可以促使各部門及人員之間協調一致地完成各項工作,從而提高生產經營活動的效率。內部會計控制是管理當局根據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規而制定的,是政策、法律法規等在企業內部會計管理中的具體體現,它規定了企業業務活動的具體處理方法、程序和措施等。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可以對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崗位、人員及各流轉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對各項經濟業務活動是否符合國家的方針、政策、法規和財經紀律進行嚴格的審查和控制,及時發現諸如貪污盜竊、浪費、亂擠亂攤成本和偷稅漏稅等不法行為,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糾正,使單位的各項業務活動有組織、有秩序地進行,從而確保國家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在企業內部的貫徹執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科學合理地組織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確保其正常運轉,是企業得以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前提。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獲取盡可能高的經濟效益。
2 施工企業內控存在的問題
2.1 授權范圍難把握
企業經營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為了保證這個系統的正常運行,實行合理授權是必然的。對內部控制執行人員的授權也要有“度”的限制。只有對不同的控制環節給予不同權力授予,才能使內部控制制度有效運行。授權既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責任。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已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的今天,對權力授予的范圍更要堅持“度”的原則。因為對授權的控制要做到恰到好處,過與不及都會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帶來不利影響。
2.2 內部審計很薄弱
由于審計法律制度對國有企業的監督機構設置作了強制性要求,而對非國有企業則未作要求,致使許多非國有企業未能建立有效的內審機構,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更無從談起。
2.3 激勵機制不健全
在企業內部控制活動中,一個很大的薄弱環節就是激勵機制不夠健全,不能起到有效的激勵作用。一方面,在市場經濟下,激勵機制欠缺,管理者自我提高的動力和壓力不足,造成了管理層整體素質偏低與懶惰的現象。
2.4 內部控制基礎薄弱
目前相當一部分企業的管理當局對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夠重視:有的并未建立健全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有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殘缺不全。甚至有些企業對內部會計控制還存有很多誤解,認為內部會計控制就是內部成本控制、內部資產安全性控制嚴重的是有章不循、執法不嚴,使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只是將已建立的一套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寫在紙上、貼在墻上”就算完事,而不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如何;在經濟業務處理過程中,遇到具體問題,以強調靈活性為由而不按規定程序辦理,使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有時甚至為了謀取個人或小團體利益而不擇手段,弄虛作假、篡改賬目或搞賬外賬,隱匿或偷盜錢財物資。另外,由于企業對外部環境和經濟業務等的變化缺乏預見性而導致其管理滯后,加之改革中的探索尚有一定的過程,使企業對某些新業務沒有能夠及時制定出相應的處理程序和制度,暫時也存在無章可循的現象,從而使內部會計控制也失去了健全性。
3 加強施工企業內控管理的措施
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規范會計行為,防止貪污和浪費,減少和消除危害企業利益的不良因素。中小施工企業應根據自身條件和特點,采取恰當的控制方式,以達到控制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3.1 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
如果由一個人擔任,既可能發生錯誤和舞弊行為,又可能掩蓋其錯誤和弊端行為的職務。不相容職務分離基于以下主觀設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或部門無意識犯同樣錯誤的機會可能性很小;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或部門有意識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也大大低于一個人或部門舞弊的可能性。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的核心是“內部牽制”,它要求每項經濟業務都要經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門或人員的處理,使得單個人或部門的工作必須與其他人或部門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聯系,并受其監督和制約。
3.2 授權批準控制
某項經濟活動發生之前,按照既定的程序對其正確性、合理性、合法性加以核準并確定是否讓其發生所進行的控制,這種控制是一種事前控制。授權批準管理的方法是,通過授權通知書來明確授權事項和使用資金的限額,授權管理的原則是對在授權范圍內的行為給予充分信任,但對授權之外的行為不予認可,授權通知書除授權者持有外,還下達公司相關的部門,這些部門一律按授權范圍嚴格執行。授權批準有一般授權和特定授權兩種形式。一般授權是指企業內部較低層次的管理人員根據既定的預算、計劃、制度等標準,在其權限范圍之內對正常的經濟行為進行授權。
3.3 會計系統控制
按照現代企業理論,企業是所有者、經營者、政府、債權人以及消費者和公眾之間的一個契約結合體,其中會計的確認、計量、披露、評價與監督等工作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會計作為一個控制信息系統,它在減少信息不對稱,以使所有者、債權人掌握更多信息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會計系統控制的基本思路就是通過對會計主體所發生的各項能用貨幣計量的經濟業務進行記錄、歸集、分類、編報等而進行的控制,會計系統控制要求單位依據《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適合本單位的會計制度,明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會計報告的處理程序,建立和完善會計檔案保管和會計工作交接辦法,實行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