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面臨的第一問題即是就業。能夠迅速就業的,首先是那些接受了完整的對口專業培訓,同時具有發展后勁的優秀畢業生。中專課程設置中,計算機課程貫徹“雙元制”教育思想,就要在課程的設置和教學實踐中,充分認識“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統一,“學校”和“企業”的統一,“個人”和“社會”的統一。
1 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實施
1.1 教材的選擇
當確定了某一具體課程后,圍繞其課程的目標,將展開一系列的教學活動。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教材的選擇,即教學內容的選擇。
以《信息技術基礎》這門課程為例,現在中等職業學校普遍采用的是華東師范大學或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教材。雖然這本教材書采用的是以“任務驅動”為教學主要手段的編排方式,從具體任務的提出,任務解決步驟的描述,知識點的穿插,都較好地體現了以技能為主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思路,但是該教材所編寫的內容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問題一:內容太廣泛,針對性不強;問題二:有實踐,但缺少鞏固練習。雖然《信息技術基礎》是公共基礎課,涉及面比較廣,但是其主要內容還是以計算機的資源管理、文字處理、表格處理等Office軟件,再加上瀏覽網頁、收發E―mail等為主。在現用的教材中包括了很多信息處理的內容,包括在實際使用中較少用到Photoshop等圖形處理軟件、光盤刻錄、機器人控制等專業性較強的計算機操作。作為在第一學期就開設的公共基礎課程,應明確其教學目標,對于那些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如文秘專業、行政管理專業等,他們將來主要使用電腦進行文章的撰寫、表格數據的統計、上網的資料查詢,所以在這門課程中應得到充分的練習。只有在反復的實際操作中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使學生能夠牢固地掌握各個知識點和操作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運用。除了要加強以上內容外,對于那些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信息技術基礎》課程內容還應使學生在管理計算機資源,軟硬件的維護和使用上得到充分的練習,為以后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打下基礎。
根據“雙元制”教學模式的特點,在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材選擇上也應該充分體現出“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以圖形處理Photoshop課程為例,Photoshop軟件的教材有很多,我們應該選擇以實例為主的教材。教材內容每一章節的知識點都是通過具體制作實例來展開的,從實例綜述分析,實戰演練操作到技巧點撥,經驗總結,到最后的舉一反三,讓學生能夠明確目標,抓住重點難點,循序漸進,掌握操作的技能,解決實際的問題。
當然并非所有專業所有課程都是以實際操作為主,即使是操作性很強的計算機課程也有很多是純理論性的,那么對于職業學校而言,特別對于以“雙元制”為指導的職業學校而言,則在計算機課程的設置上就應加以合理的選擇,可以摒棄那些純理論的課程,而將相應的理論知識滲透到實踐課程中去。
1.2 課堂教學
選擇合適的教材是第一步,合理地安排教學過程,使用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方法開展課堂教學,是以“雙元制”為指導的課程實施的關鍵性的第二步。
對于計算機專業課程,也應減小理論知識的講解,以實例為主,讓學生多動手操作。除了一些無法上機操作完成的內容可以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進行講解或演示以外,其他的都應讓學生通過親自實踐來達到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目的。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起到引導、組織、控制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掌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重點學會“如何去做”,而無需過多地關注“為何要這樣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正視學生的特點,分層教學,重點抓兩頭。對于起點高,能力強的學生,應增加拓展性和探究性的教學內容,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而對于那些能力較差的學生,則應增強基礎性教學內容的學習,反復訓練,培養他們最基本的技能,以達到企業的所需。
1.3 考 核
考核一般應包含基礎性教學內容作為必答部分,包含拓展性教學內容作為選答部分,包含探究性學習內容作為附加部分。而每一部分又都應包含理論和實踐兩個側面。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應有基礎性、拓展性、探究性3個層次。
而對于操作性要求很高的計算機課程考核來說,基礎性、理論性知識可以放低要求,而直接采用實際性的考核。如文字處理軟件Word部分可以制作幾頁圖文并貌的校報版面;Excel部分可以制作學生數據匯總、統計圖表;Powerpoint部分可以制作各學科某些章節的教學課件;Photoshop部分可以制作各種效果的廣告圖案;Flash部分可以制作網頁動畫;Vb部分可以編制圖書管理程序等。當然這對教師考核內容(包括知識點和技能的把握)的準備,考核過程的安排、監控,考核成績的評定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過對“雙元制”教學理念的理解,教學改革的實施和深化,這樣的課程考核完全可以從理想化轉變為現實。
2 總 結
很好地利用“雙元制”教學模式中去企業實習的機會,把學校所學的東西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是對學校階段性教學的真實檢驗,也可以及時地把問題反映出來,并反饋給學校,以對課程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改進學校的教學,提高教學效果,以達到企業的實際要求。
“雙元制”教學模式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實踐運用的可能和相應的實踐環節與之對應;“雙元制”教學模式的每一個環節,都有理論體驗的可能和相應的理論環節與之對應。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在教學中保持知識目標的統一,能力目標的互補,以及教學過程的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