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改革,財務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事實上,我國企業財務管理體制運營存在諸多風險,導致財務管理始終無法達到進一步完善,影響企業整體運營與戰略管理方案的實施。由此可知,有效控制財務管理體制運營風險是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本文將當前企業財務管理體制存在的風險與解決措施闡述如下。
一、財務管理體制運營存在的風險
(一)財務組織架構和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
財務管理是針對企業經濟以及財務流向而進行的管理學科,它是管理的分支,其與會計不同。但是從財務組織架構可以看出,我國財務和會計沒有明確分家,在企業中,二者是同一個體的描述統稱,二者被誤認為通用,正是因為我國長期以來對會計與財務的這種錯誤理解導致企業產生“大財會”的現象。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有企業沒有進一步清楚劃分財務功能,導致了其財務管理無法真正意義上歸其為管理科目。
除此之外,在財務決策方面,很多企業的財務程序和制度還不夠科學,盲目地籌措和使用資金,并且財務決策都是由個人來決定,導致財務決策專斷性較強,這些決策很容易受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缺乏科學性。
(二)高素質財務管理人員較為缺乏
我國諸多企業存在財務管理問題,能夠制定完善、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的企業少之甚少,此現象在中小企業尤為突出。
首先,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以及其它財務制度不健全,還有一部分企業的管理人員沒有準確認識內控制度,他們誤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誤認為內部會計控制。
其次,企業將資金和精力都放在了科研技術人員的開發和培養上,忽略了基礎管理人員的素質培養。現實中有部分財務會計管理人員缺乏先進的財務觀念,其財務管理基礎普遍較弱,而財務管理體制運營存在風險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少高素質企業財務管理人員。
(三)財務管理風險意識淡薄
隨著知識經濟到來,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大,企業面臨風險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企業開始采用多元化經營模式。這些企業在投資過程中,沒有分析全面透徹,導致固定資產投資數量較大,沒有有效控制好資金成本和資金運用效率,資金運用風險意識較弱,導致最后資金鏈斷裂,從而破產。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很多產品開發周期有所減短,但是產品開發風險越來越大,因為豐富的貨源會打壓商品價格。
由此可見,提高財務管理風險意識已經成為現代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無風險運營的一個重要措施。
二、財務管理體制運營的風險控制
(一)全面實行會計人員委派制
從以往財務管理來看,企業財務管理體制存在較多風險,急需控制。無論采取哪種方式來控制財務管理體制風險,全面實行會計人員委派制度是關鍵,它是保證財務體制改革,減少財務風險的首要步驟。
全面實行會計人員委派制度,首先會計工作秩序加強規范,進而使會計信息質量不斷提高;其次,進一步規范財務管理,促進反腐倡廉;再次,企業內部約束和外部監督機制進一步完善,促進現代化企業制度的建立;第四,財會改革措施要能夠適應現代企業發展,并且確保能夠實施到位。
(二)提升財務管理人員整體素質
財務管理人員素質高低與企業財務管理有直接聯系,為了控制財務管理體制運營風險,高素質財務管理人員的引進和培養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策略。
高素質財務管理人員能夠根據企業內部和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完善財務管理,進而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財務管理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要求財務人員必須隨著環境變化的需求而不斷提升自己,從法律法規方面來進一步完善理財。
企業提升財務人員素質的方式很多,如組織各種培訓來不斷提升財務工作者的整體素質。另外,在企業中通常會出現財務人員不了解生產知識等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委派財務人員到生產一線去學習,這種方法可以是定期也可以是不定期的,總之以財務人員了解生產流程為依托,提升自我業務素質,從而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業務水平。
(三)細化核算
細化核算是強化企業財務管理必不可少的任務。細化核算是劃小核算單位,這種方式是用分級分權管理來代替內部統一管理,用群眾共同負責經營代替少數人負責經營,將國家承擔企業經營風險方式轉變為由職工群眾共同承擔企業經營風險,讓職工群眾以主人翁的身份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劃小核算單位是將企業傳統的內部經營方式改變,使其能夠適應現代化企業的發展需求,將職工群眾的利益與核算單位的利益緊密聯系起來,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提高了企業經營效益。
總之,財務管理體制運營風險控制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子任務,其必須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控制措施,本文主要從全面實行會計人員委派制、提升財務管理人員整體素質、細化核算三個方面來闡述財務管理體制運營的風險控制,其為提升財務管理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