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板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場的二板證券市場,主要是為了扶持中小企業,尤其是高成長性企業而設立。2009年,我國創業板于二級市場上市,其在財務指標與數量方面雖然比主板市場略顯寬松,但對中小企業來說,內控方面的需求并未降低。所以,一套完善、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對中小企業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它不但是維護投資者利益的根本手段,也是維持企業持久、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
按照中小企業板塊上市公司特別規定中的有關要求,企業應該在股票上市的半年之內完善好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以期實現對企業財務狀況的有效監督與控制。不難看出,內控制度逐步演變成為中小企業邁向資本市場的“通行證”,因此,企業必須重視起自身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好一套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努力保障其切實執行到企業的實際工作當中。
一、我國中小企業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與作用
中小企業是與所處行業的大企業相比,資產規模、人員規模與經營規模都較小的經濟單位。內部控制是指經濟單位和各個組織在經濟活動中建立的一種相互制約的業務組織形式和職責分工制度。通常情況下,內部控制包括有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等幾個相互聯系的要素。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健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下述四個方面:
(一)保障中小企業的財產完整性與安全性
如何提升財產的完整性與安全性一直是企業重點進行關注的問題,它也是企業實現自身穩定、持久發展的重要保障。內部控制制度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當中,是一項十分復雜、繁瑣的系統工程,它能夠深入到企業內部的方方面面,企業通過內部控制可以實現對采購、保管、核算、驗收等環節的有效監督,從而提升企業物資的使用效率,避免貪污與浪費現象的發生,有效防范了物資破損,從而提升了企業財產的完整性與安全性。
(二)保障中小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會計信息的質量對中小企業管理層進行的重大決策產生直接影響,而高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保障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以及完整性,同時,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也為中小企業樹立了良好的公眾形象,提升了企業的社會效益。有助于企業的健康、持久發展。
(三)保障中小企業能夠切實執行國家法規
企業的任何規定與政策,都應該積極響
應國家的法律法規,應該符合國家規定的相關內容,中小企業只有合理合法發展,才能不斷變強、變大。一套完善、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保障中小企業能夠切實執行國家法規,從而實現企業的合法、合規、健康發展
(四)保障中小企業不斷提升經營效率
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實現企業內部的合理分工與合作,它將眾多獨立的部門與單位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大家在各司其職的基礎上還能積極配合其它部門的工作,努力做到信息最大化共享,從而不斷提升了中小企業的管理經營效率。
二、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我國中小企業具有生產規模中等或微小、對市場變化的適應性強、點多面廣、成本較高、資金薄弱、籌資能力差等特點,想要完善好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必須積極結合上述特點,具體說來,可以考慮如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一)做好企業內部的員工培訓工作
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中小企業人員總體素質參差不齊,可能會對內控工作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企業可以考慮通過一系列的繼續教育與培訓工作,來提升企業員工的基礎知識與專業技能,使其能夠更好地勝任自己的工作,給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執行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與氛圍。
(二)不斷提升高管層的觀念與意識
中小企業的高管層對內控制度的建立與執行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一般而言,中小企業的決策經營權相對集中,企業的管理者必須從思想上認識到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從而帶動企業從上至下的全體員工都能認識到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進而才能保障制度的切實執行。
(三)內部控制的實施范圍
中小企業的員工數量有限,組織結構較為簡單,這就要求企業的內控范圍的選取應恰當,應該分清可控因素與不可控因素,找出重點的控制對象與范圍,可以考慮先在小范圍里進行實施與推廣。
(四)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見效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如果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效果,就會對管理者的工作起到很到的鼓舞,增加其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從而從側面上加大了內部控制的支持力度。
(五)保障較低的內部控制制度成本
從中小企業的經營特點來看,其內部控制實施的能力較為有限,企業不必追求過于完美的內部控制制度設計,要保障內控從制定、實施到最后的監督與控制全過程的成本在一定的合理范圍內,使其內控制度更具個性化,也更為實惠。
三、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一)構建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環境
首先,要提升企業高管層的內部控制觀念與認識。中小企業的高管層是內部控制活動實施過程中的主體,對內控實施的效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的管理層要具有較高的自覺性,從觀念與意識上提升對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視程度,從而有效規避企業風險,保障企業全體員工都能夠積極響應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與實施。其次,應健全與完善良好的企業組織結構。中小企業處在初期發展階段時,員工數量有限,組織結構較為簡單,但隨著企業日后不斷的發展壯大,必然要對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完善各個部門與單位的權利、責任、義務,按照管理幅度對管理層次進行劃分,根據崗位的特點選擇最合適的員工。最后,要不斷提升企業全體員工的綜合能力與素質。任何制度被制定出來,都是要由人來實施與執行的,因此,想要使內部控制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企業的員工也是一項極為關鍵的要素,應該對其加以重視。就目前情況而言,員工素質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企業應該積極開展教育培訓工作,樹立起員工的工作熱情與職業道德,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更好地為企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