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并且能夠不斷的發展,除了采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降低生產成本,稅收籌劃也是納稅人的必然選擇。本文結合各種稅收優惠和稅收政策,談一談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籌劃。
一、基于納稅人身份的納稅籌劃
根據稅法對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的判定標準,企業可以利用“實際管理機構地標準”與“登記注冊地標準”相結合的辦法,按照企業所得稅法中相關政策的要求,通過合理的設定納稅身份來實現減稅的目的。
二、基于稅前扣除項目的納稅籌劃
我國的企業所得稅法中明文規定,包括企業生產成本、稅金、以及其它支出費用在內的與企業實際生產經營相關的合理支出,都應作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扣除項目予以稅前列支。
(一)借款利息支出籌劃
據稅法規定:一是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應按實際數額扣除其向金融機構所借款項的利息支出;二是如果納稅人如果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非金融機構所借款項的利率不高于同類金融機構的同期借款利率則可以將借款利息扣除;三是如果納稅人注冊資本中一半以上的數額都是從關聯企業借來的,那么就不能在稅前將這些款項的利息扣除(按規定同樣適用于對外投資的借款)。由此可見,這對借款利息的籌劃是很有必要的。
借款利息支出籌劃前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在利息支出時要注意利息支出的合法性。首先應當取得合法的憑證;其次借款人項應于賬內寫明債權人的真實姓名和地址,這樣利息支出才可以認定。
在向金融機構以外的借款時,利率如果超過金融機構相應的利息則不可以認定,因此應盡量向金融機構貸款。如果確實需要向非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參照同期金融機構借款利率,然后用其它的方式進行彌補。
(二)利用工資支出的稅務籌劃
在有關規定中,企業實際發生的合理的職工工資,可以扣除。
企業可依照國家的有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為職工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和基本社會保險費可以扣除。企業為員工或投資者繳納的商業保險費用不得扣除(有關部門規定可以扣除的除外)。
職工的福利費、職工的教育經費、工會的經費等,在稅法規定的比例范圍內給予扣除。
節稅思路:第一、提高職工的生活水平,籌劃增列費用,減少名義工資收入。第二、利用住房公積金制度轉化工資收入。
三、基于免稅收入的納稅籌劃
免稅收入就是指針對那些權益性投資收益和非營利組織的收入以及國債利息收入等特殊收入,所給予的所得稅優惠。 因此,企業在進行投資前,應做好投資項目的比較工作,科學估算項目的收益率,在同等收益率的情況下優先進行權益性投資和購買國債。同時在
進行納稅籌劃時,要明確非營利性組織的營利性收入和非營利性收入,科學利用免稅收入進行納稅籌劃。
四、基于優惠稅率進行的納稅籌劃
在我國不管是外資企業還是內資企業(不包括享受優惠稅率政策的企業),其企業所得稅稅率都是25%。 其中對小型微利的企業,稅法采用了應納稅所得額、從業人數、資產總數三個指標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納稅。因此,現行企業在設立時,首先做好本企業的規模和人數的規劃工作,如果規模較大,可劃分為兩個獨立的納稅企業;其次要把握好年度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當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接近臨界點時,可以采用加大扣除以及延緩收入等方法來降低稅率。這樣企業就可以實現對稅收優惠政策的靈活應用,從而達到減稅的目的。
五、基于產業優惠政策的納稅籌劃
針對產業差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了不同企業的稅率差異,其中對從事國家規定的產業給予了很多優惠。
國家大力支持的高新技術產業的所得稅減按15%征收。
給予從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以及資源綜合利用的產業和項目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這樣一來,就實現了產業優惠政策的與從事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和安全生產的產業和項目產業相關優惠體系的有效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企業的環保、安全生產以及節約能源的意識,從而有效的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六、基于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的納稅籌劃
為了鼓勵企業大力發展科技和實現技術創新,我國企業所得稅法對從事技術革新的企業給予了相關的稅收優惠條款,這就為企業做好納稅籌劃工作提供了空間和條件。
對于那可以進行技術轉讓的企業,一般可以減征,甚至免征其企業所得稅。規定一般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不超過500萬元的那部分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金額,免征其所得稅,而對于超過500萬元的那部分所得金額,減半征收其所得稅。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在開發新技術產品以及在進行新工藝研發時的各項費用。
新技術產品和新工藝的研發作為提高企業經濟利潤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保證,需要進行大量金額的投資,因此,相關企業應當充分利用國家所給予的稅收優惠政策,科學合理的進行納稅籌劃。
七、基于安置特殊人員就業的納稅籌劃
我國企業所得稅稅法中明確規定,對企業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時,應將安置包括殘疾人員在內的其他國家鼓勵安置的就業人員所支付的工資給予100%加計扣除。
企業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適量招收一定比例的殘疾人作為員工,在合適的崗位讓其從事適應其身體狀況的工作,這樣不僅為企業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而且為企業節約了成本,并能充分享受稅收優惠,從而減輕稅負。
總之,中小企業如何進行所得稅納稅籌劃,以達到降低稅負,合理避稅,已經成為當前所得稅納稅籌劃工作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我們從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戰略框架出發,結合具體環境因素,制定所得稅納稅籌劃方案,保證合理避稅,降低企業稅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