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路橋施工項目部的積極性的調動,資源的合理配置,項目管理的規范化,施工消耗的降低,分包價格的控制,合理的標后預算目標值在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的路橋施工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規模,現代企業需要的是精細化管理,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經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不斷細化和改進傳統的項目管理體系是目前的首要任務,形成一套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狀況的管理流程和標準,力求更新、更細、更便于操作,有利于路橋施工企業朝著更遠更好之路前進。
一、路橋施工項目標后預算費用組成
預算總成本、切塊費用、稅金這三部分共同組成了標后預算的費用。
(1)預算總成本,包括直接費、其他直接費、現場經費這三部分。簡而言之,在施工過程中工程實體的構成并有助于其形成所耗費的各項費用就是直接費,具體有材料費、人工費、施工機械使用費。
其他直接費,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的除直接費以外的直接用于工程的其他費用。
現場經費,包括現場管理費、臨時設施費,主要是指為施工準備、組織施工生產和管理所需的費用。
(2)切塊費用,由施工技術裝備費、間接費和計劃利潤構成;為施工企業逐步擴大施工技術裝備的費用稱之為施工技術裝備費;間接費主要包括財務費用和企業管理費兩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施工企業應該取得的利潤就是計劃利潤。
(3)稅金,主要是指按照國家的稅法規定應計入建筑安裝工程造價內的營業稅、教育費附加及城市維護建設稅。
二、路橋施工項目標后預算控制
從路橋施工企業層面來說,以標后預算的實施和運行的總體狀況為標準,制定或修訂相關制度、辦法并進行發布。檢查正在實施進行的項目和重點工程項目,必須通過檢查指導、年度預算與結算、月度、季度以及年度經濟活動分析等這一系列的工作。
而在子公司的層面,對清單單價、工程量和各項項目經營目標進行全局的管理和監控,則必須經常的巡視、指導、檢查項目部,而且還要進行年度的預算和結算以及按周、月、季、年的時間周期進行經濟活動分析。
在項目部層面,以項目部制定的成本預控文件為限額,以公司下達的標后預算為指導,通過建立全面成本管理體系,對各個項目階段性的施工預算成本目標進行測算并進行班組承包,提高周、月、季、年度的經濟活動分析強度,全面實現成本管理目標。
三、工程實例
(一)項目經理部精細化動態管理
1、組建合理高效的項目部
作為承包一級施工單位的X路橋公司,自從采用了
標后預算的管理辦法之后,X路橋公司就不再實施以往的“中一個標組建一個項目部”的模式,而是以公司發展戰略和一體化、區域化為目標,以精干高效為原則組建項目部,并嚴格控制項目部的總數。公司日常考核項目部的基本依據包括已落實產值和上交費用、待落實產值和上交費用、項目部人數、民工工資指標、工資指標、獎金額和獎金系數和承攬合同額在內的氣象指標。項目部需要設置包括領導班子,管理職能人員,操作工人在內的一共53個定崗職工,必須在部門下設立能夠對項目部所有工程進行管理的四部二室,這是應質量健康安全環境管理體系的硬性要求。在標后預算管理中,下移了管理的重心,標后預算管理的核心變成了項目部。
2、成立管理標后管理小組,明確分工,動態控制
在項目部成立后,標后預算管理小組的成立要在項目正式實施之前,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和總工程師分別擔任組長和副組長,人事員、材料員、預算員、機務員、施工員和財務人員、行政管理人員等相關職能人員充當組員。標后預算一經公司下達,標后預算管理小組人員必須進行仔細的研究、風險分析和充分論證,并得出能進行實際操作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藝及組織措施,按照人員的崗位職責進行項目部的明確定位和分工,精細化動態管理標后預算。
3、分包單位精細化動態管理
(1)嚴格分包單位進場制度,分包工程招標制,簡單來說,就是在利潤最大化的前提下,項目經理部采用的以招標制為基礎,標后預算為準繩的管理制度。將競爭機制引入至招標過程,中標隊伍的確定要經過招標小組的嚴格評審。根據公司經濟管理規定,對分包單位的資質,項目經理部必須進行嚴格的把關,進行工程分包的單位必須擁有安全許可證。
■
圖1 分包單位進場流程圖
(2)強化分包單位過程控制,分包隊伍確認之后,項目經理部要對其進行包括每一道工序的質量、安全、工期在內的系統的交底,負責人必須進行簽字確認,并對每個工程的技術工藝流程和質量標準進行充分的了解。
對于財務管理,只有等分包單位提供了與付款等額并且加蓋其財務專用章的發票之后,項目經理才能支付分包工程款,而且還要檢測每張發票的真偽。《分包工程款支付賬單》制度是工程款和進度款申請和支付所必須遵循的原則,流程控制還必須從物質、技術、質量、安全、合同等方面進行。
四、結束語
標后預算管理有很明顯的成本控制效果。只有使成本控制環節得到很好的管理,標后預算管理體系機構才能完成,標后預算管理體系脫離了成本控制根本就無法落實。以施工項目標后預算為中心,建立嚴密的體系、合理的考核、應用正確的分析方法以及密切配合預算管理體系,保證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進而達到標后預算管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