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部控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擔負著及其重要的核心作用,它是企業從事各種經營活動的一項內部監督機制,也是企業進行自我約束和提升的重要途徑。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農網改造的實施,躉售農電企業的規模也隨之壯大,其資產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供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高度保障。現階段,國家對國有資產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加強對農電企業內部控制是很必要的。筆者結合在農電企業多年的工作實際談幾點看法。
一、內部控制的含義及意義
企業為了保證其業務的有效進行,保證其資產的安全性與完整性,同時,為了防止和糾正各種錯誤,保證會計資料能夠在真實、合法與有效的情況下進行制定和實施,必須在企業內部進行科學控制和管理,這便是企業的內部控制。企業的內部控制可以說是企業的核心,是企業管理的關鍵,也是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它對企業的經營起到重要的監督作用。建立和實施有效地內部控制,對企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保證企業遵守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所有的經營活動應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只有建立切實可行的內部控制機制,才能保證企業經營的合理合規,才能促使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和提高市場競爭的能力。
(二)保障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經濟組織,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是企業經營的最終目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建立嚴格的自我約束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經營管理,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利潤,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三)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
建立健全公司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強化經營者責任意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抓好對企業人財物的管理。
(四)保證企業創新經營有序進行
通過對企業內部環境的營造,內部機制的完善來強化企業的內部管理,進而為企業的創新提供基礎條件,也為企業提供了二次創業的良機。多年來在農電企業的管理與經營問題上,相關部門和人士也進行了多方面的努力,提出各種不同方法和解決方案,但是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往往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近年來多數企業將改革重點放在了市場上,而忽略了企業自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針對問題的應變能力。當企業在遇到經營困難時,企業內部人員往往會出現怨天尤人、消極等待的思想,這種思想最終會導致企業的發展停止不前。
(五)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企業會計信息真實完整既對企業自身影響重大,還
對整個經濟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二、農電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通過家電企業的不斷努力,企業內部的經營情況已經逐步走向正軌,其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執行也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財產管理制度的欠缺和其它一些制度的不健全問題。多數企業對內部控制的理論認識,基本上仍停留在傳統意義上的內部牽制狀態上,目前農電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內部控制體系尚需完善
隨著農電經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農電企業已建立了相關的內控制度。但許多單位內控制度的完整性不夠,企業決策與執行和資產方面的制度不健全;在內控制度執行的過程中記錄不嚴謹,控制過程不到位,缺乏有效性。
(二)應收賬款管理不力
電費收入是農電企業的主要收入,是企業經營成果的最終體現。長期以來電力企業“先用電,后付費”的傳統經營模式,使電力商品在供用電雙方交易過程中出現了“銀貨”交換不同期的現象,為一些信譽差的客戶提供了拖欠電費的條件,給電費回收帶來了一定困難,形成大量應收賬款。
(三)固定資產管理不到位
農網一二期改造結束后,企業固定資產規模擴大,數量增多,變化較快。近年來農電企業雖然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對固定資產管理進行了規范,但是仍然存在許多管理方面的問題,企業內部還普遍存對對固定資產管理忽視的問題。
(四)內部審計工作亟待加強
目前企業內部監督工作主要靠內部審計部門來實現,企業在幾個內審的職能表現上,僅限于對會計賬目的審計,往往缺乏對內部稽查、評價體系的控制和完善。這就導致企業各組織機構的執行能力得不到充分發揮,其工作效率也受到了相應的制約。
三、完善措施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到,要保證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必須為其實施提供良好的內、外部支持環境,這就需要從制度制定層面和企業實際操作層面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建立有效的財務內控體系,規范躉售農電企業的經營行為
對敗務進行高效的管理,首要任務便是建立健全財務的內部控制機制。躉售農電企業應該以《企業財務通則》和《企業會計準則》為基本依據,充分結合企業的經營狀態和發展戰略,對內部的財務會計制度進行細化和完善,使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更加全面,使內部控制的約束性和操作性得到充分發揮。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不但可以規范企業的財務管理行為和秩序,還可間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強化監督檢查,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隨著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對國有資產的監管力度和監管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這就要求農電企業必須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力度。企業必須在內部加速各種考核、監督的規范化進程,必須提高自己的風險防范意識和經營效益。農電企業應該不斷強化內部的監督管理機制,建立全面內部核查、審計和監管體系,保證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另外,農電企業還應該加強經營目標的考核,制定統一的績效考核機制,將考核的指標與企業的經營效益等情況進行有機結合,使各方面相互協調,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