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眾多企業已經逐漸認識企業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對于風險管理和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仍做的不到位,并且很多企業不能以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待企業內部控制,最終給企業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以下筆者針對風險管理以及企業內部控制進行分析和討論。
一、正確認識風險管理和企業內部控制的關系
(一)風險管理
任何企業在發展中都會遇到風險,風險可能來自于企業內部,也可能來自于企業的外部環境。而風險對于企業的影響可大可小,嚴重的甚至會直接的摧毀企業。所以面對這些無法預料的風險,企業必須制定出一些專門應對風險的管理制度,即企業的風險管理。風險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針對風險進行預測、識別和衡量,并且制定出有效的手段和計劃避免風險,或者將風險的損害降到最低,由此來保證企業的安全。
(二)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企業內部管理組成部分之一,企業通過內部控制來制定有關制度與實行,并且促使各種內部管理制度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實。使企業的業務和目標都可以達到,并且可以順利完成,由此有效的提高企業的利益,以及推動企業的發展。
(三)兩者的關系
通過上述的定義,我們就可以發現風險管理屬于企業內部控制,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門,兩者的最終目的都為了使企業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并且風險管理和企業內部控制都會對對方產生極大的影響,一個企業如果連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都做不好,那么他的風險管理工作也不會多么優秀,而如果風險管理出現問題,那么就會導致企業內部控制出現漏洞,嚴重的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
二、目前我國企業的風險管理和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風險意識較低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風險都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企業面臨的風險種類也逐漸增多,目前主要的風險包括:經營風險、信貸風險、市場風險、法律風險等。而這些風險對于企業的影響和損害是無法估計的,所以企業首先具有較高的風險意識。
但在我國企業中的實際情況卻是很多企業都嚴重缺乏風險意識,大部分企業只將大部分精力和資金都投入到可以為企業賺取利潤的項目中,看不到潛在的風險,也沒有針對風險進行有效的防治手段。而當風險真正的發生時,企業自然就會手足無措,眼睜睜的看著風險的來臨。
(二)缺少風險防范措施
對于任何經營來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而收益和風險卻是正比,也就是說,企業如果想獲得
高額的利潤就必須冒著極大的風險。而目前很多企業總是將目光放在高額的收益上,卻看不到高額收益身邊站著的風險,看不到風險自然就不會針對風險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而卻少了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一旦風險真的來臨,那么高額利潤背后的高風險會給予企業極大的打擊,嚴重者甚至會造成企業破產、負債等嚴重現象,這對企業的發展來說是致命的。
(三)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目前在我國諸多企業中都存在管理層的內部控制意識薄弱,只將目光放在企業的利益上,忽略了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甚至有的企業認為內部控制可有可無。還有部分企業構建了內部控制體系,但內部控制體系不科學、不合理已經成為阻礙很多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很多企業中,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都由管理層來進行制定,而這種制定方式會出現管理層只看重自己的利益,而導致內部控制制度出現不公平的情況。這種方式制定出的制度也不符合職權分離原則,而很多企業雖然知道這個問題、看到這個問題,但卻未將這個問題重視,也并未給予一定解決方式,而這種內部控制制度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會起到一種阻礙,嚴重的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
(四)執行力不夠,缺少有效評價機制
從過去的案例中我們可以到,很多企業由于內部控制執行不到位,最終導致了企業的破產或者損失大量的資金。例如很多企業出現巨額資金消失的現象,這就是內部控制執行力不到位的結果,讓內部控制制度只成了一則文書,卻不能發揮任何功效。
不僅如此,我國很多企業還缺乏對內部控制的有效評價機制,而缺乏了有效的評價機制就無法知道在特定時間段內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正確、是否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缺乏專業人才
無論是風險管理還是內部控制都必須要有人來進行操控和執行,而目前很多企業操控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人員并不是專業人員,只是企業在其內部隨便挑選出的人員。而這種員工對于風險管理工作根本無法做出專業的決策,對于內部控制管理也無法做出正確決定。所以企業如此選用人才的結果最終導致風險管理部門和內部控制部門只是虛設,根本無法起到作用。
三、從風險管理角度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以風險為導向進行內部控制工作,并有效提高企業上下的風險意識
要做到以風險為導向進行內部控制工作,首先要做好企業的授權工作。通過過去國內外的案例就可以發現,很多企業出現內部舞弊案件的原因都是因為授權不合理而造成的。所以企業在授權時,必須要從保證企業的經營有效運行、內部管理制度有效的執行等幾個方面來考慮。具體的來說,首要責任應是企業的CEO,各級經理為支持作用,由此才能保證整個企業的人員都可以具備風險意識,大大的推進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水平。
(二)加強各環節的風險控制、建立有效的考核機制
對于任何企業來說,想要將內部控制工作做到全面
是不現實的,所以企業應該針對一些關鍵點進行有效的風險控制,并構建對應的控制制度。而企業中的關鍵控制點就要包括企業業務以及經濟活動中比較容易出現風險的環節,在對關鍵控制點進行確認后,還要對其進行量化的分析,模擬計算出其會給企業的正常經營帶來多大的危險,并且根據風險制定出相應的措施。除了針對風險制定有效的措施以外,還必須針對企業關鍵環節的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教育,將風險意識植入到關鍵環節的工作人員的腦里。
最后必須建立規范、科學的考核機制,明確各員工、各崗位的職責,通過規范、科學的考核針對員工進行考核,通過考核有效的強化員工的風險意識。
(三)創建有利于風險管理的內部環境
企業內部環境對于企業風險管理的實施來說具有重要影響。單憑企業的內部監督也的確能夠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但這種方式是一種被動的方式。所以企業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教育和培訓有效的加強員工的素質、道德以及品質,由此就可以將被動轉變為主動,形成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而企業內部良好環境的形成對于企業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來說,會起到一定的積極影響。而只有企業建立了有效的風險管理部門,才能讓企業面對風險時將企業的損失降到最低點,這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結語
任何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步并且平穩的發展,那么就必須做好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以及風險管理工作。只有企業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進行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才能更好的推動企業的發展,讓企業面對任何困難時都可以平安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