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地勘單位事業部分會計核算制度
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地勘單位事業部分會計核算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帳表不符。帳表不符在影響地勘單位事業部分財務管理的同時,還直接影響著地勘單位的管理發展。針對造成這一問題的相關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我國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中結合著地質勘查單位的特點,制定了《地質勘查單位財務制度》,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地勘單位的事業屬性日漸突出,地勘單位會計人員在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若按照企業類會計制度進行核算,在編制事業類會計報表的過程中,則會與其產生較大的矛盾。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地勘單位財務管理人員在財務核算的過程中,至今仍依據我國財政部發布的《地勘單位會計制度》,然而在實際管理中,《地勘單位會計制度》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無法滿足地勘單位的實際發展需求,無論在經費管理上還是在項目經費上,都與現實存在一定的差別,尤其是在職人員的相關經費以及辦公經費都無法進行準確的落實、管理。在地勘工作撥款的整個過程中,除了包括離、退休人員經費和地勘項目的相關經費外,還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在職人員經費、公用經費、醫療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等內容。針對這些內容,現有的《地勘單位會計制度》并沒有對其做出具體核算規定。由此可見,由于缺乏完善的會計管理制度,導致地勘單位的財務管理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地勘單位事業賬冊管理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導致賬冊得不到科學、有效的處理,如:會計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以及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等相關問題。在當前地勘單位事業部分財務管理的過程中,針對財政支出,除了需要嚴格按照相應的預算開支進行支出外,還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到專款專用,且要保障資金不能混合、交叉使用。然而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地勘單位會計制度》對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以及固定資產折舊費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三者費用在使用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財政資金被擠占、挪用等現象,財務管理人員在管理的過程中,也只是對財務的總數進行核算,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資金管理混亂、賬表管理不一致的現象。
二、新形勢下地勘單位核算方式的思考
在勘探單位定位的過程中,能夠肯定的是勘探單位屬于事業單位,但是在具體類型定位的過程中,則需要各地政府依據自己的管理狀況以及當地的經濟發展實情進行準確定位。但目前仍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勘探單位仍享受國家財政補貼。結合著當前我國地質事業單位的發展,其資金的主要來源仍是國家財政撥款。而國家在撥款的過程中,則是以地質事業發展資金為主要途徑,由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對單位的實際發展狀況進行預算為依據,科學、合理的使用好財政撥款和其他國有資產。在促進地質事業發展的同時,還能為地質單位提供可靠的資本保障。為此,國家財政部根據《事業單位財務通則》以及國家相關規定,結合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以及地質事業單位的特點,制定出《地質事業單位財務制度》,以便在運用的過程中,為地質單位的財務管理提供可靠的管理依據。
該制度在運行的過程中,主要針對我國各個級別的地質事業單位,以便在其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從根本上規范地質單位的財務管理,避免貪污、侵吞、挪用等現象發生,科學、合理的使用每一筆國有資產。在整個《地質事業單位財務制度》中,對地質工作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做出了具體規定,無論是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還是事業收入及經營收入,都需要地質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對其做出科學的管理,確保每一筆資金都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率。此外,針對完善后的《地質事業單位財務制度》,除了在原有的基礎上對財務管理制度進行規范外,還在很大程度上對地勘單位的使用范圍做出了明確規定。在地勘單位經日常發展管理的過程中,針對單位自身實施獨立的財務核算、自負盈虧并具有法人資格的各類多種經營企業執行《企業財務通則》和相應行業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這些都不屬于該制度的整體核算范圍內。
基于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已有的《地質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無法適應地勘單位的實際管理需求由此就需要相關單位部門能夠從我國社會的實際發展狀況出發,充分將經濟發展以及地勘單位的實際管理狀況聯系到一起,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地質事業單位財務制度》進行完善,使其在運用的過程中,能夠真正為地勘財務管理指明方向,真正指導全國各地勘單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地勘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基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原有的《地質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無法滿足地勘單位的財務管理,在影響地勘單位日常發展的同時,還制約了我國地質行業的發展進步。由此就需要相關部門能夠結合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實際發展狀況,對原有的《地質事業單位財務制度》進行完善,在推動地勘單位發展的同時,還能從根本上推動我國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