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保險基金更是老百姓的保命錢、養命錢,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尤為重要。本著這個認識,許多地區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內部控制作為一種管理手段,引入了社會保險基金的日常管理活動中。本文將從三個方面來討論內部控制制度。
一、建立社會保險基金內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在我國,財政部從會計的角度將內部控制定義為“單位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對企業來說,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是非常具有必要性的。
第一,是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需要。在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運作中,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對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和崗位進行合理地控制、協調和考核,促使各部門及人員分工明確、履行職責,保證基金有序、高效地運行。通過對基金運行各個方面的監控,及時發現問題,進行風險分析,以規避風險,避免基金損失,確?;鸢踩】颠\行。同時,薄弱的內部控制的一個嚴重后果就是滋生了領導人的腐敗。由于領導的權利過于集中,如果內控不嚴,缺乏對領導有效的監督機制,領導者常常會利用手中的權利謀私利,侵犯人民財產,損害國家利益。所以,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也可以從源頭上徹底根除領導干部經濟犯罪與腐敗。
第二,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可發揮咨詢功能,為領導提供可供參考的信息,有利于領導層決策。正確可靠的會計數據室企業經營管理者了解過去、控制目前、預測未來和作出決策的必要條件。內部控制系統通過制定和執行業務處理程序,科學地進行職責分工,使會計資料在相互牽制的條件下產生,從而有效地防止錯誤和弊端的發生,保證會計資料的正確性和可靠性。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領導決策層通過對這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政策調整,根據基金運行的實際情況作出有利于基金健康運作的決策。
二、社會保險基金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內部控制認識不足
內部控制制度是建立起來了,但是由于認識的不足,重視度不夠,導致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停留在表層,離內部控制的內涵相差較大。具體問題表現在:第一,內控制度并未健全。領導授權制度還未建立,在授權范圍、批準方式、權限、程序和責任等方面較為模糊。甚至于內部控制制度完全照搬其他地區、機構的規定,做不到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第二,形式主義嚴重。有些單位雖然建立很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但仍停留在紙上談兵,在實際控制活動中執行力不夠。制度成了只說不做的擺設,極易挫傷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第三,對決策管理者的行為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內部控制制度局限于業務層面,致使領導者游離于內部控制之外。機構領導者權利過大,一手便可遮天,容易決策失誤,影響內部控制力。
(二)內部控制組織松懈
一些企業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崗位之間缺乏相互制約的機制。特別是市級以下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常常以人員緊張為由,將一些不相容的崗位和部門并在一起來工作,人員之間、部門之間喪失了相對的獨立性,這樣勢必會影響工作的順利展開。另一方面,問責制度不夠明確,風險意識淡薄。權利重疊、責任不明的現象時有發生。具體的業務,沒有落實到確定的某一個人身上,誰都可以管,誰都可以不管,發生問題時又相互推卸責任,責任主體缺失。
(三)內部控制目標狹隘
目前,各保險經辦機構在制定內部控制管理的目標時,都將重點放在收支平衡、控制財務活動和規范業務流程上,對基金運行過程中的效率、風險管理關注不夠。特別是對自然災害和社會公共安全等存在隱性的安全威脅的事項有所忽略。這些雖然看起來與基金的收支平衡沒有關系,但是其發展結果卻影響了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從而給社會保險基金帶來風險。
(四)尚未形成對內部控制的監督檢查機制
為了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科學合理性,必須對其進行定期檢查和日常監督。因為一項制度從最初建立到最后實施,都不會是完美無缺的,再加上公司的情況總是處于不斷變化之中,需要工作人員因時、因勢對已建立的內控制度加以改進。而在現實中,各機構人員往往被動執行,無法執行的部分甚至擱置不理,對內外環境的變化也缺乏應有的主觀判斷性和應對能力。
(五)對內部審計重視不夠
內部審計工作其實就是對內部控制進行必要的監督,是內部控制體系監控的重要方式,它不僅包括審核會計賬目、稽查和評估內部控制管理的完善程度,還包括對各組織機構工作效率的審查,及時向上級反饋相關問題,便于決策層根據審查的信息作出合理的決策。但在實際中,負責內部審計的稽核科由于人員緊張,未能充分發揮作用,有的地方甚至未設立稽核科,內部審計并入財務部門。
三、加強社會保險基金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議
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是科學管理社會保險基金的有效手段。完善社會保險基金內部控制制度,構建良好運行的內部控制體系,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強化基金內部控制意識
第一,強化基金風險管理的理念。我國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在不斷的進行中,管理環境也面臨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所以社會保險將會面臨越來越多的風險,如信息系統風險、投資風險、決策風險等,這就要求保險機構在管理基金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對基金風險的管理。對各種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全面分析和防范,將風險扼殺在搖籃里,從而把風險降到最低。
第二,建立全面管理理念。雖然內部控制是管理基金的有效手段,但不意味著只要建立內部控制就可以一勞永逸了,它絕不是萬金油。必須要將內部控制與其他重要的管理手段結合起來,相互補充、共同管理。
第三,建立領導責任追究制度。領導不能游離于內部控制之外,應當充分發揮監管部門的核心作用,針對機構領導的職責建立約束機制。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組。對于領導的不作為與亂作為,能夠有效追究其責任,遏制舞弊。
(二)加強內部組織控制
加強內部組織控制,可以從三方面著手:第一,加強內部組織結構控制。對各科室、各崗位間的設置力求做到科學合理,定期對其進行分析檢查,保證在機構內部形成各司其職、協調運轉、有效制衡、運作規范的治理結構,創造一個良好的管理環境。第二,完善內部牽制制度。根據各崗位之間的關系,對不相容的職務進行合理分離,保證各部門各人員之間的相對獨立性。部門之間、控制人員之間都是平等的關系,在內部控制制度方面應一視同仁,某些部門某些人員決不能搞特殊,耍大牌。第三,重視內部紀律的控制。各保險經辦機構應跟據內部控制的特點,針對不同的崗位制定相應的內部紀律,明確其在內部控制體系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須要做,及將懲罰機制,增強內部控制的剛性。
(三)注重發揮內部審計作用
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監控方式,各保險經辦機構應充分發揮內部設計的作用,建立內部審計機構并設置專職內部審計人員,定期對內部控制體系的有效運行進行評估與監控,形成關于基金運行效率、合規性的書面報告,向基金管理者提出管理意見和參考建議。在日常業務審查時,除了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這些傳統的審查重點外,也應加強對單位總體的合規性的審查,注意檢查基金的流量和流向,評價基金的資產狀況等。
(四)完善內部管理控制
第一,樹立正確的內部管理目標。具體包括:確?;鹗罩胶饧柏攧栈顒雍弦幮?;保障基金的安全與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善性;重視基金運行的效率及效果,合理實現基金增值保值;按機構主管部門特殊的授權進行業務活動;防止和發現舞弊與錯誤;保證財務報告的質量并及時提供可靠的財務信息。
第二,整合區縣經辦資源。由于編制不足,加之失業、醫療、工商生育等各種保險經辦機構的分設,導致區縣的人員嚴重不足。經多方面考慮,應從整合經辦資源著手,讓資源在省市和區縣之間合理配置,建立集中統一管理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堅決避免因為人員不足而導致的區縣社會保險基金的正常運作。
第三,完善內部業務流程控制。所謂內部業務流程是指在日常業務處理過程中所遵循的流轉環節和處理手續。對于各項內部基礎性業務,要規范相應的制度,把好控制關。對具體的業務流程,進行必要的整理,盡量使其順暢快捷,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對各崗位和科室做好監督管理工作,各項職責落實到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問責制度,避免出現問題時互相扯皮的現象。互聯網的發展,可推進內部控制工作的信息化建設,開發建設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