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我國初中階段和普通小學教育在校生人數分別達到53423332、99407043人,如此龐大的學生規模,在國家對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除其全部或大部分的費用的現實背景下,必須有完善的經費保障機制和成本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的提高經費利用效率,確保義務教育的可持續性、健康發展。
一、我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與成本管理體系日趨完善
總體來看,我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日益健全,經費成本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為義務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后勤保障。
(一)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不斷健全
首先,從經費投入主體來看,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中央、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州)、縣按級責分擔的經費投入機制,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主體明確。其次,從經費支出額度來看,2010年,中央完成農村義務教育支出731.8億元,1.3億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享受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教科書政策,2900多萬名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享受免除學雜費政策。2010和2011年,國家兩次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中西部地區小學、初中生均經費分別達到500、700元/年,東部地區分別達到550、750元/年。再次,從經費支出范圍來看,目前已建立涵蓋中小學校舍,學校圖書、教學儀器設備以及寄宿,教師培訓,生活補助,隨遷子女入學,營養補助等領域。如近三年中央和地方各投入280、2000多億元用于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校舍進行加固改造。2010-2011年,中央財政共安排79.6億元獎補解決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較好的地區。
(二)義務教育經費成本管理不斷規范
首先,義務教育經費成本管理制度不斷健全,《義務教育法》、《國務院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中央專項資金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法規為義務教育經費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義務教育經費成本管理手段不斷健全,國家通過合理調度資金降低資金使用成本,通過督導等方式強化成本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如國家教育督導團、全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等機構對義務教育經費使用情況進行督導。再次,義務教育經費劃撥與支出管理更為科學,通過財政預算、財政直接撥付、在銀行開設專項資金賬戶等來減少義務教育經費支出中間環節,提高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可控性,降低管理成本。
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與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統籌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
雖然國家努力加大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但我國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存在區域、城鄉不均的客觀現實,國家對經費的統籌安排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大。如2011年,中西部地區農村小學、初中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分別為東部地區的90.91%和93.33%,從歷史存量來看,這一差距更大。因此,未來還需進一步完善不同省份、同一省份不同地區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以提高義務教育的公平性、均等性。
(二)決策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從參與的面來看,無論是義務教育經費預算、劃撥、使用,還是事后監督,社會公眾、中小學甚至包括鄉鎮一級的基層政府參與都還不夠。即使參與了相關經費的監督或者討論,也難以影響到決策。從成本控制來看,有關資金的使用有著嚴格的限制,使用單位(中小學)在擁有使用權的同時無法參與更多的決策,降低了成本控制效果。
三、改進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與成本管理的對策建議
改進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與成本管理,必須在體制機制上下功夫,在資金籌集、使用與監管方面求實效。具體而言可以從以需求為基準多方位籌措資金,以公平為基準進行資金投入,以效率為基準強化成本管理等方面著手。
(一)以需求為基準多方位籌措資金
首先,要充分的了解義務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基本情況,了解未來義務教育對資金投入的需求,在此基礎上明確各地義務教育經費需求情況。通過調查歷史投入、使用損耗等情況了解資金經費保障水平,制定資金保障規劃,為進一步加大投入提供決策依據。其次,要根據需求建立多層次的投入體系,在增加財政預算,明確各級政府部門投入責任與力度的同時,努力吸引社會公益資金等資金投入,擴充資金來源,提高資金保障水平。
(二)以公平為基準進行資金投入
首先,要以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差異,促進義務教育均等化為目標進行經費保障,避免教育資源過渡向部分學校集中,以此來提高經費總體保障水平。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義務教育經費保障仍然要以農村、進城務工子女為重點,以貧困家庭為重點進行經費保障。其次,要以公平為導向拓寬經費保障寬度,要以提高公平享受義務教育為目標,著力保障農村特別是邊遠地區師資建設、營養供給、環境改善等方面資金的供給,著力提高義務教育“軟環境”保障水平。
(三)以效率為基準強化成本管理
首先,要建立切合實際的經費保障與成本控制評價體系,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通過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選擇合適的評價方法如加權求和的方法等來對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進行評價,對資金使用成本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措施。其次,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在對義務教育資金投入進行責任分解的基礎上,通過明確責任人、責任單位等方式來提高責任人的責任意識,確保義務教育經費落到實處,降低整體成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