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和資本市場的全球化,國際經濟交流與合作的日益增加,包括中國和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將本國的會計準則進行了重新修訂,以進一步促進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就日本而然,針對當前西方國家以意大利、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為代表的大陸體系和以英國、美國等為代表的英美體系這兩大法律體系,日本在接受兩大體系影響的同時形成了具有兩大體系相結合特點的獨特的法律制度,這無疑為國際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提供了有價值的成功經驗。而日本的會計制度和文化背景與我國有著很多共同點,因此對日本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借鑒對加快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化進程具有很大啟示。
一、日本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狀況
日本的會計標準化遠遠先于中國。2001年4月IASB之后,日本會計準則的制定機構由原企業會計審議會更改為財務會計準則基金會(FASF)和日本會計準則委員會(ASBJ)。前者職能是籌集資金,對重大事項提出建議,促進財務信息的披露及鞏固資本市場,為了確保會計準則審議過程中的透明性,對審議通過的事項對外公開,廣泛聽取各界意見;后者則以制定日本會計準則為基礎工作,同時制定道德規范,提高獨立性,排除特定團隊的干預。2004年7月ASBJ在《會計準則理事會中期運營方針》中,明確了日本會計準則國際化方針,IASB主席戴維.泰迪向ASBJ提出了減少國際報告財務準則與日本會計準則之間差異的議案。2005年7月,歐洲證券監管委員會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對日本現有會計體系中26個需要完善和修改項目提出了技術性建議。2006年7月,為鼓勵各利益相關方推進日本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日本金融服務局計劃和協調委員會發布了關于《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報告。隨著日本會計準則的不斷完善,確定以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差異最小化為目標,促使通過趨同提高會計的準則質量,由此加速了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進一步推進。2008年12月歐盟委員會最終決議,宣布日本會計最終與歐盟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現了等效。
二、日本會計準則制定的變革背景存在的差異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飽受不良貸款的困擾的日本各大銀行,對企業發展的強大資金支持力度不斷降低,很多大型企業不得不轉向資本市場以尋求資金支持。因此如何根據國際公認的會計準則進行信息披露以籌措足夠的股權資本來增加企業的競爭力便成為當務之急;同時國際資本市場對日本的會計制度深存疑慮。為提高國際社會對日本會計體系的認可和信任,建立為國際公認的會計準則尤為必要。
日本具雖有適應國際會計準則的會計體制,但與國際會計準則之間仍存在差異,趨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待解決。在日本商法、證券交易法和稅法中,各法律對于企業管理人的責任、股東利益分配額、應稅所得額以及提供投資決策信息的側重點各有不同,但商法對會計制度的制約作用仍處于主導地位。日本經濟界及企業關心的是利潤和應稅所得計算和影響企業未來發展的利潤總額,而沒有充分注意向外界提供有用的投資信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證券、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充實對投資者提供投資市場信息的會計準則十分必要。作為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者,IASB承擔對監管者、市場參與者的受托責任,因此更要充分聽取受會計準則影響的利益雙方的反饋意見,密切監督和審議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發展和修訂,使以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為基礎的分類標準數據項目中的數量與國際標準保持一致,消除兩者之間的差異。
三、 日本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措施
在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方面,日本表現態度積極并發揮了重要作用。在IASB首屆理事會的14位委員中,就有一席位被日本爭取,那么帶來有更多的機會進言獻策,甚至使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度會顧及日本本國的國情,例如日本對所有合并的企業仍然采用權益法而拒絕采用購買法,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3號》中“企業合并”條款不符。為適應市場經濟的國際化,充實對投資者提供投資信息的國際化會計準則,按日本專業人士提出三種建議方案:第一,將證券交易法從目前的商法、證券交易法和稅法這三個主要法律中獨立出來,以便企業會計審議會能獨立自主地制定以投資者為向導的會計準則; 第二,如果證券法不能完全獨立,商法上有關會計規定盡可能向國際會計準則調整修訂,最大限度地縮小差距;第三,在現有體制基礎上,不受商法及公司所得稅法限制的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 ASBJ認為,概念框架趨同是會計準則的前提,在概念框架一致的情況下來消除不同準則之間的差異更是首選之策,這樣可以合理客觀地對會計準則之間的差異做出確認和評價。
四、對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啟示
我國現有的會計準則無論在內容還是方法上,很多是科學和合理的,我們不應強求形式上的趨同而要在吸收借鑒先進的會計理論和方法的同時保留自己的特點,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和有效。會計準則國際化趨同不單純是會計問題,它是涉及諸多方面的系統工程,為使會計準則得以積極有效地貫徹執行,用法律規范來約束企業會計行為是促進本國會計國際化的有效途徑,而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監督權威機構是增加會計國際化影響范圍和影響力度的堅實基礎。同時我們還應積極爭取在IASB中的發言權,擴大我國國際會計準則制定中的影響力,減少差異爭取更多的利益,要研究國際會計準則發展變化增加應變能力,積極借鑒日本成功經驗,健全現有的尚不完備的會計、財務方面的法律制度,為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創造一個良好的經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