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一個城市甚至是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都離不開與之相匹配的物流產業的支撐,物流是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經濟健康發展離不開該地區物流業。物流擴大了城市和周邊區域的聯系,使城市起到了輻射作用,城市的發展帶動了物流發展,實現經濟和社會的互補、互動。同時物流是社會生產運動的橋梁,是建設和商品生產的物資保證前提,在國民經濟中起支撐作用,也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核心和利潤源泉。同時,物流是現代經濟生活中重要紐帶,是商品交易的重要環節。一體化、市場化的今天需要物流的社會化和專業化。
物流企業憑借市場機制優化配置資源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可利用的社會既有物流資源,進行產業升級,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過程叫作市場化整合。這樣的市場化整合不僅符合物流企業規模化和專業化發展的需要,還順應了市場需求的變化。因此,物流企業專業化,社會化程度不高的一劑良方就是物流市場化整合,它擔負著物流一體化構建和發展的“靈魂”作用。
通過資源的合理配置,使各個環節能夠有序銜接,組織結構能夠得到深化改革,區域經濟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除此之外,區域物流一體化的實施推進對于以點帶面的城市綜合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現代物流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現代物流系統的形成,有助于促進區域產業鏈的發展,提升該區域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強化城市聯系,優化城鎮體系和城市布局。現代物流的發展成為影響地區供應鏈體系之間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成為提升地區綜合競爭力不容忽視的方面。
1.有利于發揮區域協調性。這樣不但能充分優化各種資源,不重復作業,節約有限的資源,而且能充分利用各地區的優勢資源,在其所能達到的最大限度上合理組織區域物流。
2.有利于提高生產力。社會在不斷進步,生產力也從未停止向前發展。專業化分工,更能提高生產的專業性,帶動科技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一體化物流要求經營者專心從事自己主營業務能夠精益求精,能以更好的產品或是服務提供給客戶,極大地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
3.有利于改善投資環境。在北美、巴黎、紐約、倫敦、東京這世界五大都市圈,還有其他經濟發達的國家(區域),這些地方都是很看重區域物流協同性發展的。區域物流的協同性占據很大的比重,無論是區域自身的發展建設還是物流,即便你僅僅想改善投資環境,這個因素都不應當被忽視。
4.有利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物流企業在運用傳統的物流作業方式時,沒有規模經濟,再加上高成本,低利用率的人力資源,使得企業都是以自營物流為主。然而區域物流協同的出現打破了原來固有的局面,物流企業能夠通過規模化、專業化的運作方式,提高各種經濟效益。
三、物流企業的市場化整合
從一種角度來看,整合才能促進由于差異化導致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的提高。換一種角度看,整合的實質就是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最大化經濟效益而對地區內的各種資源進行重新分配。國民經濟的所有產業幾乎都能看到區域物流的影子,不言而喻,資源重新整合的意義深遠。
1.基于供應鏈理念的整合。企業迫于逐步深入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和不斷加劇的競爭,不得不抱團以改變孤軍奮戰不能應對物流發展的局面。供應鏈研究的深化推動了企業間的協同,企業就供應鏈理念而展開相互之間的合作,為物流企業的整合提供了一種思維模式。物流系統流程的改造得到更多企業的關注,以及企業對自營物流的不斷深入整合是一方面,各個企業揚長避短則是另一方面。(1)工商企業自營物流整合。越來越多的企業把對自己經營的物流采用供應鏈整合的方法,即便是跨地區的企業也是如此。目前,相當一部分企業還保留著物流設備,開展物流業務,隨著市場的擴大,企業也逐漸將更多的目光投入到企業物流系統的改造當中。有的企業已經運用供應鏈管理的方法對自身的物流系統改造,并且提高了競爭力。也并非所有的企業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尤其以大型,壟斷型或是商業連鎖企業為主。總而言之,各種各樣的物流形式繁榮了物流行業。(2)建立物流聯盟。企業之間除了競爭以外,有時還有合作,他們采取各種形式成為利益共享的組織。一旦組織聯盟的關系確立下來,各個成員利用自己的優勢資源在組織當中實現資源共享。這種做法不但更加高效,快捷和方便的為客戶提供了服務,從某種程度來講,對于企業自身長遠的發展也奠定了基礎,粘住了不少客戶群。這樣的組合通常沒有固定的模式,它的形成是基于共同的利益,是為獲取自身獲取不到或是難以達到的利益而互換各自的優勢資源。這樣的聯盟一旦建立,就會持續一段時間,本著互利共贏的目標,在逐漸的磨合與交互式溝通發展當中,形成一種雙方或是多方靠自身都無法達到的效益。成員越多,資源也就越多,從而為高效的整合做了最直接的鋪墊。從這個層面來講,物流聯盟的建立對市場的意義還是相當大的,它對資源的流動以及打破格局的重新排列組合,對于推動區域物流水平的發展,從整體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2.基于規模經濟的優化重組。企業供應鏈的競爭是市場白熱化競爭的直接體現。對于物流行業來講,各個企業之間的優化重組是資源合理高效實用的前提。物流企業需要通過對自身的深入剖析改革走規模化的道路。優化重組的方式多種多樣,總體可歸納為縱向整合和橫向整合,縱向整合是指物流企業對實體設施的成本削減以及服務質量的提高,而橫向整合則多是指物流企業對比其小的同行或是相似的企業的兼并和聯合。
DHL,Masers等等國際物流巨頭進入中國,使得本就競爭激烈的物流行業更是進入到了空前的白熾化狀態。優化重組的作用此時更加凸顯了。蘇州高新區物流中心和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之間的資源整合就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單靠自身的能力,兩家市場占有率都比較低,達不到理想的目標。然而通過整合,兩家的效率比原來從質上都有了飛躍。
物流企業走規模化發展道路可以采用資本化的重組,還可以采用兼并聯合的方式。兼并聯合這種方式體現在操作和管理。對于操作,包含高效生產要素的配置和自身的主營業務。例如,用新興的成本低的技術代替落后的成本高的技術。又譬如在運輸方面,制定最經濟的路線。對于管理,精簡機構的高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譬如不設職能重復的部門。
3.基于信息平臺的虛擬整合。虛擬平臺的整合,特別是港口,物流園區等物流產業相對集中的企業之間的整合在信息平臺的虛擬整合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虛擬整合是對工商企業需求信息的輸入和物流企業需求信息的輸出通過信息平臺中間組織進行信息的提煉,歸納和共享,在信息平臺的調配下,形成一個能夠把握住市場戰機的利益整體。這樣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自身資源不足而喪失獲利的機會。
物流平臺的中轉可以由碼頭、園區等聚集型的物流平臺來充當外,還可由綜合型物流企業的信息平臺來充當。物流園區或者諸如此類的企業將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有機的結合起來,采取分工協作的方式,不但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發揮出了規模經濟效應,而且對于各自的隱形知識交流也起到了促進作用,使得知識能夠轉化為財富。至于綜合型物流企業,通常是為了完成某個時間段的物流項目而通過協商借助彼此的資源從而建立起來的虛擬組織,它既可以優勢互補又能夠風險共擔,是非常適合大型物流項目高效完成的有效組織形式。
四、結論
1.基于供應鏈理念的物流企業整合,是按照現代流通規律,特別是按照現代物流技術和理念對現有物流系統及物流經營方式的轉換。處于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改造和集成業務流程,使跨區域的供應商、經銷商以及客戶建立協同的業務合作伙伴關系,真正成為以供應鏈為紐帶的群體企業。
2.不論是同地或是異地物流企業的規模擴張和網絡拓展,或是其它形式的優化重組都可以優化資源配置,產生規模化的產業。
3.虛擬物流企業是整合眾多中小物流企業而形成的多企業物流聯合組織,其組織成員突破了地域、行業、部門的局限性。在具體運作上,中小物流企業可以根據各自的核心競爭力,相互協作,為用戶提供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的“一站式”物流服務。以物流園區、港口等物流產業集聚區為信息平臺的虛擬整合,為物流園區扮演一種信息中介的角色,主要依托其計算機網絡資源,搭建一個虛擬物流交易的信息平臺,為物流服務需求商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通過信息平臺的處理,由其物流服務供應商使得該方案得以具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