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國家為進一步鼓勵大學生創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為推動大學生創業營造了很好的大環境。同時,當前在高職院校學生中,也普遍存在渴望了解創業并進行實踐的愿望,高職院校順應這一形勢,為學生進行恰當引導和創造更好的校園創業教育環境十分必要。校園創業教育環境包括影響學生創業活動和實踐的各種因素和條件。學生在校園里的創業實踐會為以后的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
一、從三起案例看高職學生創業教育影響因素
例1.唐某在高三時對電子商務非常感興趣,高考后依據成績選擇了我院電子商務專業,想在校時多學知識,等到高職畢業時再創辦自己的網站和電子商務公司,目標非常明確。為了提前體驗經營,他在暑假進行了一些社會活動,有些收益,入學后繼續開展業務,但是一年后,最終卻因創業而退學。為什么呢?因為他首先遇到的是時間的沖突。高職的學生和本科生相比普遍缺乏較高的學習自覺性,為了加強學風建設,在院校的學生管理中要求必須要參加早操鍛煉和晚自習,上課不得缺席,如果無故曠課達到15課時,要接受處分,缺勤率達到1/3則取消考試資格,下次再修。唐某自感覺壓力過大,無法兼顧學業和創業,又認為商機重要不等人,不能放棄創業,開始有退學的念頭。輔導員為了鼓勵他,同意在班級管理中免于他的早操晚自習出勤,同時報到系里,系里同意。他表示感謝,但覺得受了優待,擾亂了紀律,心里也有一些不安。隨著生意的擴大,需要大量時間上網和批貨送貨,唐必須要起早摸黑,不能正常到課,即便是到課,也是暈暈沉沉,無法聽課,最后期末考試一門不及格,唐的自尊心極強,這大大地打擊了他的信心。再加上比爾蓋茨退學創業的事例也影響了他,唐某認為只有退學才能全心全意搞創業,最終選擇了退學。盡管后來也創辦了自己的公司,還比較成功。但總是留下了一些遺憾,畢竟沒有完成學業。
例2.狄某一直努力學習,在大三時找過幾份物流工作,但是覺得物流太累,不如自己開辦公司,由于在杭州一些大城市看到旅游業自行車租賃較好,于是想在合肥開辦自行車租賃業務。但是一無資金,二無租賃地點。聽說高校創業有各種優惠政策,在一次高校政策宣傳會上,找到了宣講并負責此塊的領導,領導直言確實執行起來比較難。這對他潑了一盆冷水,后來他想到校門口有一排門面房,能否在門口由學院免費提供門面進行試驗。在輔導員的幫助下,報告層層轉達,領導都非常重視,但是終究因沒有這樣的制度而告吹。此時學生心灰意冷,徹底放棄了創業的念頭,最后參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戰士。
例3.宣某在高中就在酒店做過服務,知道社會的艱辛。入學一開始,在校園里賣電話卡非常成功,在第一年內,由于生性活潑,樂于助人,人緣較好,同學們要買的書和日常用品都交由他去辦理,他總是能以比超市便宜的價格買到,久而久之,就成了學生總代理。一年級暑假為同學介紹工廠做玩具,第二年暑假帶領班級同學到上海打工,有些同學不領情,抱怨說太苦,他沒有生氣,說:“生活就是這樣艱辛的?!钡勤A得了大部分同學的認可和贊同。三年級實習的時候,他選擇和他人合作創辦了教育公司,得到了同學們的大力支持,目前公司處于起步階段,但基本上已經初具規模。
從以上的三個案例中,可以看出以下幾個因素對高職院校在校大學生創業具有重要影響(如下表所示)。
從上述案例來看,雖然說學生創業成功與否主要在于本人對待創業的態度、個性及個人能力,但是校園創業教育的環境對其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并且校園的創業教育也可以對學生的個體態度和能力進行教育引導。當然,影響創業教育的因素其實并不止此,但是本文僅就上述因素展開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二、優化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環境的對策
1.推進對支持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共識。當前,對于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中,還存在一些模糊的認識,在思想上還趨于保守,口惠而實不至,影響了對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開展。因此,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推進需要在各級形成共識,需要各級的關注和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才能更好地有序推進。無論是領導層還是教學及學生管理的人員,都應當充分認識到學生創業教育在深化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中所起到的作用,在觀念上有所改變,要從保守求穩的思想觀念里走出來,主動加強組織籌劃,教學、管理、就業等部門也應積極按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共同推進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
2.制定完善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運行制度機制。制度機制是推動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開展的根本。在狄某的創業案例中,不難看出,因為缺乏執行層面的制度安排,可能出現互相推諉而難以落實,往往使在校大學生創業缺乏有效的支持和管理,也是制約大學生創業的因素。因此,制定和完善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制度和機制顯得尤為重要,在制度安排中要明確“誰來抓、抓什么、怎樣保障、如何運行”等問題。
3.采取靈活的教學和學生管理方式。在唐某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因創業而退學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創業和學校的教育管理方式發生了“沖突”,而難以調解,不得不做出兩者擇其一的選擇。這種矛盾是客觀存在的,但并非不可調和,可以在教學和學生管理方面把“管嚴”與“管活”相結合起來。在教學上,可以采取靈活的教學管理方式。如實行學分制,學生通過拿到學分即可畢業,不必拘泥于必須上課?;虿扇∽杂蛇x課制,老師掛牌上課,只對教師上課的時間做出安排,學生可以在全校范圍內選課。在學生管理上,可以盡量安排創業學生仍住在院內,必要時,可以拿出一小部分房間,有償供給創業學生使用,對申請在校外居住的學生,進行嚴格審查后,與其家長和本人簽定安全責任書,可以允許其在校外居住,但要堅持學生報告、輔導員跟蹤聯系制度,確保創業學生的安全。
4.建好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平臺和載體。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平臺和載體,可以成為他們創業教育的有效依托。如狄某的案例,可以看出如果學校可以利用現有資源為他提供相應的幫助,有可能使他的項目啟動并成功。實際上,一些院校已經在校內建立了學生創業園,運行良好、效果顯著。這樣可以讓大學生在校內搞自我服務,先從校內創業開始積累經驗,再擴大發展。也可以組織一些活動,如開展創業設計大賽等,為他們提供更多更好的鍛煉平臺。
5.加強對在校大學生創業的評估和教育引導。要把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從當前的自發、無序的狀態,引入健康有序的軌道,對大學生的創業項目進行一些評估和進行適當的引導是非常必要的。要鼓勵在校大學生在創業前提交(包含可行性論證的)創業申請報告,學校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審查,并提出相關建議,及時反饋給學生,并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告知相關情況。對一些不符合實際的創業項目,要及時建議學生終止。
還要加大大學生創業的教育引導力度,防止一窩峰,大家都去創業,而要正確認識自己的個性與能力。尤其是在選擇創業后,要正確面對創業中的困難,培育和鼓勵學生有執著的態度,在創業的過程中,培養和鍛煉學生和他人的合作精神等。在講創業成功案例的時候,重點要引導學生學習成功人士創業的精神,而不是具體的路徑,如唐某的案例,學生受到了比爾蓋茨退學創業這種路徑的影響,決定退學創業,盡管創業成功但是留下了學業未能完成的遺憾。另外要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在高職的三年中,應進行合理適當的職業規劃,不斷積累創業的經驗,如宣某案例,由于有分階段的積累,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宣某的成功。
優化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環境不但對于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較好的引導和鍛煉作用,也是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重視和推進這一環境的優化,需要不斷總結和探索適應高職院校的特點和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