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黨對高校領導的根本制度,是建設高水平大學內部管理體系的核心。高校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的構建需從把握內涵,健全機制、黨政協調三方面入手,在落實的自覺性、運行的保障性和實施的優越性三個方面應著重加強建設。
一、把握內涵,統一思想,提高落實高校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的自覺性
高校領導班子要認真學習《高等教育法》和《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在對“國家舉辦的高等學校實行中國共產黨高等學校基層委員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和“高等學校黨的委員會統一領導學校工作,支持校長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的規定積極主動、獨立負責地開展工作,保證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項任務的完成”等法律法規條款的理解上要把握內涵,認識到位。
高校黨委班子成員在貫徹落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時還應在以下四方面達成共識:首先,黨委是學校的領導核心,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統一領導學校工作。黨委書記是班長、對黨委決策和黨委工作承擔責任,校長要尊重和服從黨委集體作出的決定。黨委實行集體領導、民主決策的領導方式。領導責任主要是出思路、做決策、管干部,帶班子、抓人才,保穩定,促發展。其次,校長為學校事業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行政第一把手。校長在校黨委的領導下,積極主動、獨立負責、依法行駛職權,全面負責學校的教學、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第三,高校必須按照《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規界定黨委常委會和校長辦公會的議事范圍,黨委書記和校長分別對兩個會議的決定承擔責任。黨委具有對學校各項重大問題的決策權;校長具有對教學、科研和其他行政事務的管理權,實施黨委的決策并主持日常行政工作。黨員校長按規定程序進入黨委會,參加黨委的集體領導和決策。最后,高校黨政一把手關系是分工合作關系,校長是學校對外的形象,書記是學校內各個群體凝聚力的核心。黨委必須支持校長獨立負責地行使職權,不包攬具體行政事務;校長必須尊重黨委對學校行政重大問題和重要事項的決策權。這四個方面相輔相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有機的整體。
因此,構建高校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的體制,必須構建黨委領導重在抓大事抓決策,校長負責重在抓落實抓執行,教授治學重在抓學術抓業務,民主管理重在抓民意抓監督,社會參與重在抓外聯抓協作“五位一體”的內部治理體系,明確職責,理順關系,健全制度,全面推進高校科學管理、學術管理和民主管理的進程,打造各高校各具特色的大學文化。
二、健全機制,完善制度,增強運行高校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的保障性
要確保高校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能夠有效運行,首要條件就是要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并要在執行這些規章制度上下功夫。
一是要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集體領導是保證決策科學性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工作中高校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對重大事項的決定做到決策前充分溝通,決策中發揚民主,決策后堅決落實,形成師生參與、專家論證和領導班子集體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在實際決策過程中,高校行政要明確具體議題,分管領導要領題,帶領分管部門負責人具體單位和部門開展調研征求意見,同時要征求校內外專家和群眾意見補充完善,最后由高校黨委集體決定并在教代會形成決議由行政逐年推進落實。這樣的決策機制使各項重大決策既符合客觀規律,又能體現科學理性和人文關懷。
二是要建立民主的議事機制。高校要修訂完善包括《黨委(常委)會議事規則》、《校長辦公會議事規則》、《教職工代表會議工作規則》、《教授治教若干規定》、《社會參與學校管理有關辦法》等黨政議事制度,并要規范議事內容和程序,使民主集中制原則得以充分體現。在具體工作中,高校黨委首先要在召開黨委常委會之前,先發會議通知,將會上要研究的重要內容提前印發材料,使每人都有足夠的閱讀材料和思考問題的時間。其次,在決策過程中,與會人員要進行充分醞釀和討論,嚴格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進行決定。
三是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貫徹執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關鍵在于領導班子成員的相互溝通,特別是高校黨委書記和校長的事前溝通至關重要。書記和校長的溝通協調問題直接會影響黨政班子之間的協調,高校黨委書記和校長在工作上達成凡是上黨委會議的,會前書記要找校長溝通,上校長辦公會議定,校長要找書記溝通,要堅持不溝通不上會,不取得一致不定事。溝通交換意見,取得一致后,還要聽取其他領導和相關組織和部門的意見,然后再上會討論決定,這樣溝通后召開的會議才有質量,形成的意見才能科學,推行的決策才能落實,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四是要建立嚴格的督查機制。首先,在校級領導層面:高校黨委要通過召開班子民主生活會,對班子成員執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情況進行監督和定期檢查,成員之間互相談心,適時糾偏。同時,高校要堅持實行黨代表任期制和兩級教代會制,高校黨委書記每年要定期向全委會(擴大到黨代表)做黨委常委工作報告,校長每年要在全校教職工代表大會上做行政工作報告,接受師生員工的審查和監督。其次,在中層領導干部層面:要通過簽訂任期目標責任制和廉政建設責任書、加大經濟責任和干部離任審計力度,形成良好的黨風政風;在考核評價上,要通過班子集體匯報、述職述廉、民主測評、量化打分、系部與職能部門互評、分管校領導打分等環節加以量化,陽光操作,將黨管干部與校長治事有機統一,形成了良好的用人與干事環境。
三、黨政協調,共謀發展,彰顯實施高校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的優越性
高校黨委能否妥善處理好黨政之間、黨政一把手之間、領導班子成員之間的關系,能否否顧全大局,一切從學校全局出發,全心全意辦好讓人民滿意的大學,是對高校領導班子成員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的一種檢驗。
一要堅持處理好黨委與行政的關系。要進一步明確“黨委領導”是“校長負責制”的黨委領導,黨委不能包辦、代替校長行使法律規定的職權;“校長負責”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不能削弱黨委領導,更不能搞脫離黨委領導。每到事關學校發展的關鍵時刻,高校黨委要能研判形勢,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抓好方向,作出決策。行政要能科學組織,周密安排,集全員之志,匯全員之力,打好攻堅克難的戰役,保證各項工作目標的實現。
二要堅持處理好黨委集體與黨委書記之間的關系。這是一種特殊的個人與組織、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要處理好這個關系,黨委書記就要按照《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規定來開展工作,即“凡屬重大問題都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由黨的委員會集體討論,作出決定;委員會成員要根據集體的決定和分工,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黨委書記要當好“班長”,但不能當“家長”。在工作中要做到充分發揚民主,善于調動班子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善于正確集中“一班人”的智慧,適時作出科學決策。同時黨委書記要堅持把班子的團結作為重要原則,通過堅持原則達到班子的團結,這樣才能全面履行好黨委集體領導的工作職責。
三要堅持處理好高校黨委書記和校長的關系。黨委書記與校長的關系,是高校班子內部諸多關系中最核心的關系。高校黨委書記和校長的團結和諧,發揮好書記、校長的各自作用,是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得以正常運行的前提。黨委書記和校長要達實現工作上的默契配合,必須在互信、互補、互通、互讓四個方面下工夫。其中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很重要,黨委書記和校長不僅要在工作上溝通,更要在思想上溝通。互相之間不僅要主動溝通、及時溝通,更要有效溝通。凡提交黨委會、黨政聯席會、書記辦公會、校長辦公會研究的問題,書記和校長都要事先通氣,達成共識。對于事關學校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高校黨委書記與校長意見達成一致后,要進一步征求黨委常委意見后,最后通過召開黨代會或教職工代表大會及時轉化為全校師生員工的自覺行動。
四要堅持處理好班子成員之間的關系。作為正職要充分發揮副職的作用,屬于分管領導職責范圍內的事情誰主管誰負責,屬事關全局需要集體研究決定的事項,也要先征求意見,進行集體討論,集體決定。副職與副職之間要做到協調配合。每名副職不僅要關心和熟悉自己分管的工作,還應關心和了解同級副職分管的工作及全局工作。高校黨委班子成員可通過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在會上通報各自的分管工作,及時掌握和溝通各方面的信息和情況。在涉及職能交叉的工作時,分管領導之間要及時溝通,密切配合,要堅持做到會前廣泛交流探討,會上民主決策,會后步調一致。確保各項決策部署決策民主,執行有力。
總之,堅持和完善高校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將有利于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提升高校的辦學水平、服務經濟社會和傳承文化能力,增強高校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為開創高校科學發展、開放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的新局面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