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我國毒品違法犯罪概述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本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在本文中,毒品違法犯罪僅指吸毒違法行為及我國《刑法》中所規定的毒品犯罪行為。
毒品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強制性地使吸食者連續使用該藥,并且不擇手段地去獲得它;(2)連續使用有加大劑量的趨勢;(3)對該藥產生精神依賴性及軀體依賴性,斷藥后產生戒斷癥狀;(4)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會產生危害性后果。①基于此,毒品泛濫與環境污染和青少年犯罪并列,被視為當代世界三大公害。
目前,我國吸毒現象有愈演愈烈之趨勢。1988年,我國首次公布全國登記在冊的吸毒者為5萬人,2000年為86萬,2004年則達到114.04萬。2009年為133.5萬人,其中男性占84.6%,女性占15.4%,35歲以下人員占58.1%。截至2010年底,全國共發現登記吸毒人員154.5萬名,35歲以下人員占56.8%。其中海洛因成癮人員106.5萬名,占69%。按照一個顯性吸毒者背后有4~7個隱性吸毒這來計算,中國吸毒人口在600萬以上。這個數據可以得出禁毒工作面臨著嚴峻挑戰的結論。同時,濫用合成毒品問題更加突出,截至2010年底,僅查獲登記濫用合成毒品的就有43.2萬名,其中新查獲11.94萬名,多數是25歲以下青少年。青少年濫用新型合成毒品趨勢愈演愈烈,基于此,2011年國際禁毒日主題為“青少年與合成毒品”。
在毒品犯罪方面,2010年,全國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8.9萬起,其中部級毒品目標案件140起,同比上升288%;摧毀制毒工廠、窩點378個;打掉毒品犯罪團伙2700余個,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10.1萬名,同比分別上升14.5%和10.8%;破獲10千克以上毒品大案400余起,繳獲海洛因5.3噸、鴉片1噸、冰毒及片劑9.9噸、氯胺酮4.9噸、大麻3.2噸,有力打擊和震懾了毒品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②
二、北京市毒品違法犯罪現狀
對于北京市而言,毒品違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幾種狀況:
(一)毒品違法情況
1.吸毒人員狀況。北京市吸毒人員持續增長,呈現低齡化的趨勢。北京市登記在冊2.6萬余名吸毒人員,35歲以下的青少年達到2.2萬余人,占88%。而實際吸毒人數遠遠大于此,全市16個區縣均有人員涉毒。
北京市吸毒人員成分復雜化,各行業人群均發現有吸毒現象,同時,復吸率保持較高水平,在強制戒毒和勞教戒毒的1萬余名吸毒人員中,被勞戒或強戒兩次以上的占63%。
北京查獲的吸毒人員多為外省市籍貫,其中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員比例上升。例如,2009年北京1月―5月查獲吸毒人員1674名,北京戶籍的占36.5%;查獲的吸毒人員中,新發現的918名,其中18歲~35歲濫用冰毒為主的男性吸毒人員占76.1%。目前,北京市傳統毒品濫用雖已得到有效遏制,但并沒有明顯萎縮,同時,合成毒品濫用情況突出。
2.毒品交易和吸毒完全轉入地下。2007年,北京市公安局首次公開披露了本市三個主要的毒品市場:豐臺區的萬泉寺、宣武區的灣子、海淀區的魏公村。警方表示,在持續大規模的打擊下,這些地方的毒品交易已不再像原來那樣呈半公開化,毒販和吸毒者在交易時已經完全轉入了地下。這意味著,警方打擊毒品交易已取得一定成效,同時,北京市吸毒、販毒現象仍然存在,但更為隱蔽,采取有效措施防毒控毒的難度增大。
3.毒品誘發其他社會問題。北京注冊的海洛因吸食者為1.2萬人,實際上,北京吸食海洛因的人數大于4.8萬人。按照一個中度成癮者,每天平均消耗海洛因為1克,以每克400元的價格計算,他一年用于吸毒的費用為14.6萬元。照此計算下來,北京一年消耗海洛因17.52噸,合計費用為70.08億元,而這僅僅是海洛因的吸食費用,使本該用于拉動北京市經濟增長的消費資金流入了毒品黑市。
同時,毒品問題還誘發大量違法犯罪活動和社會丑惡現象,以販養吸、以盜養吸、以搶養吸、以賭養吸、以娼養吸等涉財型獲取毒資的違法犯罪情況日益突出。刑事拘留和治安拘留的對象中涉毒人員比例不斷上升,毒品問題已成為影響北京市社會治安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毒品犯罪情況
2000年至2003年,北京市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5600余起,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6100余名;查獲吸毒等毒品違法案件1.5萬余起,抓獲吸毒人員1.7萬余名;繳獲各類毒品1000余公斤。
2006年至2009年,北京市各級公安禁毒部門共破獲毒品違法犯罪案件13860余起,抓獲嫌疑人16600余名,查獲吸毒人員11100余名,查處涉毒娛樂場所38家,收繳各類毒品770余千克。
2011年共破獲毒品違法犯罪案件近4000件,同比增長5.8%。破獲千克級以上毒品大要案22起,同比增加10%,抓獲吸販毒人員4800余人,收繳各類毒品120余千克。特別是2011年第四季度,北京警方共破獲毒品違法犯罪案件460余起,其中連續抓獲30人以上吸販毒團伙6個,抓獲毒品違法犯罪嫌疑人480余名,收繳各類毒品43.6千克,各類槍支11支,同比均有大幅上升。
三、北京市毒品問題發展趨勢
北京作為正在發展的特大型國際大都市,毒品販賣作為一種經濟行為(即使其違法),在高額利潤的驅使下,呈現出明顯的市場化特點,北京市現有和潛在的毒品消費市場,對毒品違法犯罪活動是極大的刺激。隨著毒品的全線滲透及北京毒品消費市場吸與販的相互刺激,毒品問題將日益突出,主要呈現以下幾種趨勢:
(一)毒品消費趨勢
1.北京市吸毒人員將增多,尤其是青少年吸毒人數所占比例將會更高,毒品消費市場將繼續擴大。眾所周知,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終生想毒。戒毒人員復吸率是極高的,相關研究表明,我國一般戒毒人員脫毒治療后半年內復吸率高達90%以上③(筆者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戒毒成功是指離開戒毒所后10年內不吸食毒品)。按照世界禁毒教育慣例,把毒癮戒斷期定為3年半,換言之,一個吸毒者通過生理脫癮和心理脫癮的戒毒治療后,還必須做到在3年半的時間里完全不沾染任何毒品,才可視為“戒斷毒品”。而這3年半戒斷期的慣例只不過是一個“平均值”,是人為規定的,實際上,每個吸毒者的毅力、環境千差萬別,這些都制約和影響著毒癮戒斷。在如此之高的復吸率下,再加上毒販為了高額利潤而擴展吸毒人群等原因,在沒有更好的戒斷毒癮的醫學方法下,吸毒人口必然會持續增加,毒品消費市場繼續擴大。
2.吸毒人員的年齡會降低,由以前文化低層次為主的人群向學歷高層次多元化人群發展,海洛因等傳統毒品市場將繼續萎縮,吸食冰毒等新型毒品人員增加。吸毒人員在需要巨額毒資的壓力下,以販養吸,有違法犯罪記錄的人員增多。同時,在北京警方嚴厲的打擊下,會出現破案數和抓捕數顯著上升的趨勢。
(二)毒品過境趨勢
當前北京市的毒品問題,主要是本地消費和過境販毒。
1.境外走私販毒到北京,“金新月”已成為傳統毒品(海洛因)主要來源地,日本、緬甸等國成為新型毒品的主要來源地。由于北京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不少國際毒販開始通過鐵路、航空等途徑把目標瞄準北京,試圖把北京作為毒品中轉站。在北京,跨國毒品犯罪組織已經完成萌芽階段,在不久的將來,將完成發展和惡性膨脹的階段,很可能在北京利用毒品犯罪取得販毒收益。
2.就國內販毒到北京,主要是云貴、兩廣、新疆、甘肅等地通過公路、鐵路、飛機、汽車等交通工具將毒品運進北京。主要仍是利用車輛、人體、箱包夾層、食物、藥物、鞋子、衣物、液體、郵寄特快等藏毒方式運輸到京。因此,北京的地理優勢和便捷的交通物流,販毒分子將北京作為銷售、運輸的跳板,形成立足北京,輻射周邊的態勢。
(三)毒品犯罪趨勢
北京市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對毒品犯罪呈現出有效控制的趨勢,這是因為北京市對毒品犯罪一直采取“嚴打”的刑事政策。在未來幾年里,北京將重點打擊毒梟、首犯、主犯、再犯、慣犯等主觀惡性大、危害嚴重的毒品犯罪分子,嚴厲打擊具有將毒品走私入境,多次、大量販毒,向多人販毒,誘使多人吸毒,武裝押運毒品,暴力抗拒緝毒等情節的犯罪分子。對實施嚴重毒品犯罪的犯罪分子,依法應當重判的,會堅決重判。對于極少數罪行極其嚴重,多次實施犯罪,犯罪數量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和嚴重后果的犯罪分子,依法應當判處死刑的,會堅決判處死刑。在高壓的態勢下,毒品犯罪的增長將會得到有效的控制。
四、北京市青少年禁毒對策
禁毒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是一場“持久戰”,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實現北京無毒化城市這一目標的。目前,北京市毒品違法犯罪行為低齡化日趨嚴重,特別是在當今社會環境越顯寬松及法制管教倡導人性化的背景下,有什么方法能令主體的人對客體的毒品以及毒品的利潤產生拒絕,這是關鍵更是難點。那么,僅就禁毒對策而言,筆者認為,關鍵在于對毒品違法犯罪行為的預防,正如古人所說:“同進忠有三術: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謂之防,發而止之謂之救,行而責之謂之戒。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④由此可見,預防為治本,但同時不要忘記嚴厲打擊毒品違法犯罪行為,戒毒工作合理有效,此為治標,標本兼治才能產生有效的禁毒效果。筆者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北京市青少年禁毒對策:
(一)強化禁毒機構建設,加大禁毒資金投入
北京市委市政府對禁毒工作高度重視,下屬單位北京市禁毒委員會承擔著打擊毒品犯罪,嚴格執行禁毒法律法規、有關禁毒行政管理、禁毒宣傳教育等職能。但是,北京市禁毒委員會,主要是由政府相關部門領導組成領導機構。這個機構是松散、非常設的機構,領導的方式主要是會議形式。具體辦事機構設在公安部門,大量的禁毒工作實際上就落在了北京市公安局的身上。對此現狀,筆者作如下建議:
1.禁毒委員會為常設機構,強化禁毒主管機關職能。筆者建議將北京市禁毒委員會升格為北京市政府專門委員會,正廳級單位,北京市財政撥款,下轄緝毒公安處、禁毒處和禁毒決策辦公室這樣的正處級業務部門。
(1)緝毒公安處。作為北京市公安局的派出機關,負責領導北京市緝毒、打擊毒品犯罪工作,這項工作也要求邊防、武警、海關、鐵路、民航等部門的配合。緝毒公安處人員編制由禁毒委員會來確定,業務由市公安局統一管理,警銜的評定由市公安局審核,工資由禁毒委員會負責。他們與森林、鐵路、海關等公安一樣,同屬于專業警察編制,是人民警察的一個專門警種。
(2)禁毒處。除緝毒外,負責所有禁毒業務,負責打擊吸毒違法行為、預防毒品違法犯罪、禁毒宣傳、統一戒毒機構設置與隸屬、加強戒毒管理等工作,承擔著指揮、統籌、協調司法、科教文衛等職能部門在禁毒方面的工作職能。
(3)禁毒決策辦公室。負責制定禁毒對策和禁毒經費計劃。明確三大業務部門職責,減少交叉重疊,就會在實踐中既重視打擊毒品犯罪,又重視戒毒工作的展開。
2.在人員構成上。目前,北京市專業緝毒人員少,而禁毒工作量大,緝毒人員疲于奔命。因此,筆者建議,北京市禁毒委員會的人員構成上,不宜再從其他單位抽調人員或身兼數職,應有固定的人數較多的成員,例如要增加緝毒民警的編制,提高緝毒民警執法素質、年齡結構要合理。按照《公務員法》的規定與要求,經過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決議,通過北京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來確定禁毒委員會的組織機構設置、行政級別、人員構成及數量。
3.在禁毒經費劃撥方面,北京市雖然有一定的禁毒經費投入,但對于禁毒工作所需經費而言,只是“杯水車薪”,甚至部分基層公安禁毒部門經費無法得到保障。而北京的經濟形勢良好,因此,加大禁毒經費投入是當務之急。
(二)完善舉報毒品違法犯罪獎勵制度
筆者建議,設立禁毒獎勵制度――這也是“群眾路線”的表現形式。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也是禁毒工作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毒品違法犯罪行為隱蔽性強,且都是在毒品違法犯罪人員圈內進行,偵察很難進行,信息情報難以獲取,嚴重地影響了對毒品犯罪的打擊力度。禁毒舉報獎勵制度的設立,也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市場規則,重獎之下必有勇夫。一些國家和地區都采取了這一措施,如俄羅斯設立了吸毒舉報辦公室,韓國、菲律賓制定了對提供情報人員給予現金報酬的制度。北京市雖然已經在2005年6月,規定了吸毒舉報線索一經查實,舉報者就將得到北京警方的獎勵的規定,并在2008年《北京市禁毒志愿者激勵和表彰獎勵辦法》第7條也規定了:“禁毒志愿者參加毒情調查,通過查訪,上報毒情信息,經公安機關禁毒部門查證,根據信息的價值,對有功人員給予1000~10000元的獎勵。”但是,北京市的舉報毒品違法犯罪獎勵制度并不是很完善,何謂有功,怎樣量化,如何保護舉報者等問題都未明確規定。限于篇幅,在此不作展開。
(三)北京市禁毒教育宣傳應落到實處
北京市禁毒委員會在禁毒宣傳教育中開展了大量工作,禁毒教育宣傳不斷深入。以北京禁毒教育基地為依托,以北京禁毒教育在線(網絡)為載體,禁毒教育進社區、進單位、進學校、進農村、流動人口聚居地、城市娛樂場所等區域,采取立體式的宣傳模式,全方位的落實禁毒教育宣傳。北京市禁毒志愿者已經達到2萬余人,可以說,北京市在青少年禁毒宣傳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也存在著宣傳缺乏力度和深度,受眾面不夠,特別是對青少年缺乏直接教育的缺陷。
學校教育是預防吸毒最為重要的一環。筆者建議,要與北京市教委做切實溝通,強化對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學生的禁毒宣傳教育。將毒品預防教育作為所有學校德育和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學校日常教育工作之中,編寫與年齡智力相當的禁毒教材,聘請專業師資隊伍,落實禁毒教育進課堂,要有課時量,要有考核測評機制。建議北京市政府應把對中小學生的禁毒預防教育作為禁毒工作的基礎工程。
(四)嚴厲打擊毒品犯罪行為
北京警方應一直保持對毒品犯罪的嚴厲打擊的態勢。北京警方要正確適用法律,創新偵查模式,完善偵查機制,通過開展涉毒重點地區專項整治、娛樂場所毒品問題綜合治理、堵源截流、省際禁毒協作等多層次、全方位的工作,嚴厲打擊各類涉毒違法犯罪活動,以有效遏制毒品犯罪迅速蔓延的勢頭。
(五)加大對戒毒工作的投入力度
北京各區縣在未來幾年內,將按照“以人為本、依法管理、科學戒毒、綜合矯治、關懷救助”的原則,探索以向日葵社區為載體,以強制隔離戒毒、戒毒康復、社區戒毒(康復)為平臺,集生理脫毒、身心康復、融入社會為一體的戒毒康復體系建設。
綜上所述,只有形成全社會禁毒的共識,通過深入開展禁毒人民戰爭,將禁毒工作如同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樣納入到各級黨委的議事日程,納入到綜合治理整體工作體系之中,才能達到良好的禁毒效果。
五、結語
毒品猛如虎。禁毒是長期、艱巨、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對于北京市青少年毒品違法犯罪行為的關注,積極有效地開展預測預防,仍是今后北京市禁毒工作中必須高度重視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