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產與消費國家,水泥、墻體材料、平板玻璃、陶瓷以及石材等主要建材產品的產量已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目前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的建材工業已成為具有一定競爭力的產業,也為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建材工業近年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
一直以來,我國建材工業走的是一條高能耗、高資源消耗和高污染的“三高”發展道路,是一個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破壞較大的行業。努力發展綠色建材、生態建材、環保建材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建材工業長期以來形成的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生產方式,把產業自身的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污染治理有機結合起來是21世紀我國建材工業的戰略目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綠色建材也稱生態建材,是指采用清潔生產技術生產的無毒害、無污染、無放射性物質、有利于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建筑材料。綠色建材應在原料選擇、生產過程、產品使用、三廢處理以及回收循環使用等方面對地球的負荷最小,對環境最為友好。
1995年,滄浪牌丙烯酸酯合成樹脂乳膠涂料和大禹牌DC-818水性多彩涂料成為我國第一批實行環境標志的產品,標志著我們綠色建材的開發研究的起步。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我國在綠色建材的研究、生產方面已取得巨大的成績,
一、綠色建材產業發展存在問題
1.起步較晚,綠色建材在整個建材市場占的比重很小。目前,我國的綠色建材產品占建材產品的比重不超過5%,而在歐美發達國家,建材產品達到“綠色”標準的已超過建材產品總量的90%。
2.綠色建材生產企業生產規模小、實力不強、技術創新能力弱。雖然綠色建材市場潛在需求巨大,理論界、環境保護部門都積極呼喚建材工業要走綠色建材的發展道路,廣大消費者也企盼著綠色建材產品能進入家庭,但事實上,真正投身到綠色建材產品生產中去的生產企業并不多。許多大型的、有實力的企業往往是專業產品生產部門,一時難以轉產經營新產品。在這種情況下,市場靈活度高、易于轉型的中小企業和民營中小企業較早進入綠色建材產品的行業。但由于這些企業規模小,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缺乏綠色產品生產管理經驗,導致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不能取得質量和價格的優勢,挫傷了消費者的信心,致使生產出來的產品銷售不暢,企業的經濟效益不佳,阻礙了綠色建材生產企業的不斷發展,不斷壯大,從而影響了我國綠色建筑材料行業的健康發展。
3.綠色建材應用范圍小,使用比例低??蒲虚_發與生產相互脫節的狀況比較嚴重,是制約我國綠色建材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的又一主要障礙,目前以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和成果產業化開發體制和機制尚未建立。一些成果因不能及時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和核心競爭力,在市場競爭中失去“時效”,不能支撐企業的持續發展和核心競爭力提高。同時綠色建材產品的使用率太低,例如,我國的墻體材料改革已進行了20多年,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塊、板為主的墻材體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塊、紙面石膏板、纖維水泥夾心板等,但代表墻體材料現代水平的各種輕板、復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還不到整個墻體材料總量的l%。
4.綠色建材產品和普通建材相比售價較高。產品售價高是阻礙綠色建材產業發展的又一主要因素之一。盡管綠色建材產品具有高技術含量、污染少、維護成本低、壽命長等優點,然而高售價使消費者看到綠色建材產品的優勢時所用周期較長,因此綠色建材產品短時間內很難被市場接受。
二、我國現有的綠色建材產業經濟政策分析
發展綠色建材產業的意義已超出了這個行業的本身范疇,所以要完成這項事業,僅僅靠建材行業本身努力是不行的,必須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和社會的通力合作。近年來,我國在節能、環保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制定了包括稅收、財政信貸、生態環保和政府綠色采購等綠色建筑材料經濟政策。據統計,從1992年到2008年間,我國相關部門制定了近50項政策法規和優惠措施。
這些政策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具體表現在:
1.建材行業利用廢棄物利用量逐年提高,現已成為綜合利用廢棄物最多的行業之一。
2.隨著建材行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節能技術的逐步推廣以及高耗能生產工藝的淘汰,建材工業能耗增速低于生產量的增長率,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逐年降低。
3.建材工業對環境的污染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煙粉塵排放總體呈下降趨勢。
4.我國已經開展了綠色高性能混凝土、墻體材料、裝飾裝修材料等相關材料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某些成果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綠色建筑材料產品已深入人心,人們的綠色意識已顯著提高。使用綠色建筑材料的綠色建筑已經遍布國內。2004年起建設部頒布了《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管理辦法》,規定自2005年開始每兩年評選一次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至今已有76個項目(缺少2009年數據)獲得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
三、綠色建筑材料產業經濟政策的建議
雖然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出臺了許多強有力的支持政策,而且這些政策已初見成效。但是無論是與國際先進水平比,還是與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來比,都存在著不小差距,借鑒先進國家的相關政策,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大對綠色建材產業扶持:
1.加大對資源綜合利用的宣傳力度,使廣大民眾對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深刻認識,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
2.整合建材生產企業,正確引導企業創新發展,形成綠色建材產品大規模生產,降低單位產品的價格,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提高我國綠色建材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盡快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3.加大對綠色建材生產企業的扶持,繼續保持已有的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免征收優惠政策。同時由于當前有一些優惠政策屬于暫時性的,建議保持現有這些優惠政策的穩定性。同時建議對排污企業開征環境稅;對利用廢棄物進行生產的企業應給予相應的補貼。
4.加大對綠色建材的研發、推廣的資助,建立專項扶持基金,政府應加大對綠色建材研發的科技投入,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提升產品檔次。
5.完善政府綠色采購相關法律法規,建議政府部門實行綠色采購,在進行政府采購時,優先選擇綠色建材產品。通過對購買綠色建材的消費者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鼓勵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優先選擇綠色建材產品。
我國建材行業目前的發展還沒有從根本上完全脫離依靠投資增量擴張和以生產要素驅動的發展模式。產品種類、檔次、性能、質量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存在著較大差距,中低檔產品較多,技術含量相對低、效益比較差。產業集中度低、能耗高、資源消耗大、環境負荷重的現狀沒有得到根本改善,資源能源環境的瓶頸約束日益顯現,大力發展綠色建材產業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矛盾。
建材工業不僅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原材料產業,而且逐漸成長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支柱產業。21世紀是環保的世紀,是人類更加重視可持續發展、更加重視環境和健康功能的世紀。綠色建材產業代表著科學與技術發展的方向,符合人類的需求和時代發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