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建設共青生態城的基本依據
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西省第一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區域性發展規劃。國務院要求江西要把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成為全國大湖流域綜合開發示范區、長江中下游水生態安全保障區、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帶動區以及國際生態經濟合作重要平臺。
共青城地處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圈內。為此,作為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內重要實驗區和示范區建設的共青城理所當然就要發揮起先行和示范作用。根據共青城生態城市建設的基本構想和思路,強調未來共青城生態經濟的建設,就是要按照經濟文明、生態文明、社會文明高度統一的示范區的標準,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追求綠色GDP,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共青城、國際化的共青城、低碳化的共青城。具體來說主要做好五個方面工作。
1.要大力發展注意力經濟。世界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克魯格曼指出,影響區域發展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偶然事件,主要包括某種決策和制度安排,從共青城來看,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分關心共青城,省委省政府和團中央大力支持共青城,從而推動各種要素資源不斷匯聚共青城,吸引社會各界的注意力紛紛聚焦共青城。注意力經濟形態是新經濟的第三種形態,我們將繼續宣傳造勢,進一步唱響共青城品牌,同時著力營造便捷高效的辦事環境和低成本的投資環境,努力使注意力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優勢。
2.要抓好項目建設。抓住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爭取一批項目;集中力量主攻重點地區和重點產業,引進一批項目;積極推進城鎮化,實施一批城建項目;實施金融創新,設立金融服務區和產業投資引導基金,扶持一批高新技術項目。
3.要打造綠色園區。按照一流生態園區的標準,制定全國青年創業基地60平方公里控制性詳規,要妥善處理好建設開發與生態保護的關系。
4.要大力培育生態產業。堅持不走同業競爭的“套路”,不走低質增長的“老路”,不走犧牲環境的“彎路”,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
5.建設生態城市。具體我們主要是要實施好四大工程:一是中芬共青數字生態城工程,建立低碳城市發展新模式,創新人居理念、創優人居環境;二是“金太陽”能源工程,推進太陽能屋頂計劃,建設光伏發電示范城;三是“一大四小”工程,計劃投資5000萬元進一步綠化、美化城鎮;四是生態文化培育工程,加強教育宣傳和引導激勵,推動生態文化進機關、進單位、進校園、進社區。
6.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建好鄱陽湖模型研究基地、國家網球訓練中心、中航文化產業園、90洞高爾夫球場、五星級酒店,做旺人氣,做美景點,做精線路,力爭2012年以后,實現每年來共青城觀光度假的游客達100萬人次以上,實現旅游收入10億元。
以上的幾點規劃和思路,筆者認為關鍵在于第二條,抓好項目建設和管理。抓好生態經濟區的建設,首先要做好立項規劃,立項規劃做好了,才能借船下海、借雞下蛋、借腹生崽。同時,還要為項目的建設搭建好各類融資平臺,這樣,才能引得鳳凰來。因此,當前共青城政府要做的核心工作除了提供政策支持以外,就是要全力以赴,全體動員,分工協作,多方論證、立項,同時,搭好各類融資平臺,確保生態示范區建設上規模、上質量、上臺階、上效益。有道是找不到項目是無才,抓不住項目是無力,管不好項目是無能。
二、共青城生態立項的幾點基本參考思路
當前共青城發展生態經濟所做的幾大亮點工程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級的生態示范區,共青城十分注重發展經濟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注重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型城市。筆者認為,建設共青生態城除了由政府主導和推動,還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助推作用。建設共青生態城的基本思路可拓寬,可在立足鄱陽湖地區的優勢基礎上發展下列生態項目。
1.可開發生態旅游項目。鄱陽湖寬廣的湖面,深淺不一的湖水,不僅具有良好的濕地生態系統,而且也孕育了豐盛的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資源,為水禽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餌,成為鳥的樂園。每到秋冬季節,成千上萬的各種珍禽候鳥,不遠萬里,從西伯利亞、東北、西北等地成群結隊,飛往鄱陽湖越冬,形成獨特的候鳥景觀。不僅有珍稀豐富的鳥類資源,還有受獨特水文地貌特征影響形成的珍奇的植物資源,豐富的魚類資源以及浮游動物、軟體動物等。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不僅增強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也是科學考察、科普教育、教學實習的理想場所。為生態旅游和生態教育功能的實現,提供絕好的場所。同時,保護區內空氣清新、幽寂恬靜、平川無銀、綠茵似氈、水清草美,是開展生態旅游、生態保健的好去處。環湖地區有豐富的水資源,可以對現有水面進行改造,劃出水上活動區及垂釣區,開展水上游艇、劃船、垂釣等活動。同時,開發漁俗風情活動。鄱陽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產(捕魚、養殖)、生活(水上人家)和禮俗禁忌、服飾飲食、節慶活動,對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水上生活,水上勞作,漁家婚嫁,漁家節慶,漁家習俗, 漁家飲食(全魚宴等),魚鷹捕魚等。還可以以湖邊成片的季節性草洲和草洲附近的沙山為基礎,開發草洲帆船、沙灘排球以及草種辨別等寓教于樂的生態旅游項目。共青城南湖大橋建成后,就可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建設鄱陽湖水上游樂中心,做好景點規劃和設計,開發水上摩托艇、水上降落傘、水上游船等服務。可以借此打造一個集高爾夫、胡耀邦陵園和湖上休閑觀光為一體的一條龍立體觀光線路平臺。同時與即將上市的“廬山旅游”聯營,建設幾個標志性的如美洲大廈、歐洲大廈等涉外酒店,吸引眾多海內外游客,使共青城不僅成為南昌與九江的旅游休閑后花園,也將成為影響海內外的重要休閑度假勝地。相信一個有山有水的“東方日內瓦”一定為期不遠。建議將這一規劃項目盡快申報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之中。
2.可開發風能和光伏項目。在自然界中,風是一種可再生、無污染而且儲量巨大的能源。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能源危機,各國都在加緊對風力的開發和利用,風能的利用主要是以風能作動力和風力發電兩種形式,其中又以風力發電為主,以風能作動力利用風來直接帶動各種機械裝置,如帶動水泵提水等,這種風力發動機的優點是:投資少、工效高、經濟耐用。建議共青城在環湖地區進行科學考察,上馬幾個風電項目,相信開發風能這一項目的潛力也一定很大。
目前,江西省正在規劃建設幾個光伏產業基地,這是一個好契機,可充分利用“金太陽”能源工程,建設好共青新能源示范城。
3.可開發生態農業項目。生態農業是以生態學理論為主導,運用系統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和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因地制宜地規劃、組織和進行農業生產的一種農業。
共青城已制定了較為詳細的生態農業園規劃方案。本人認為,共青城的生態農業應向現代化、城市化和觀光化邁進。共青城是生態農業極為豐富的地區,適應超級雜交水稻生產為主的農林牧副漁綜合經營的地區很多,可以通過先進科技加強低產田的改造,具有花錢少、見效快、潛力大、效果好等優點,是一項治窮富民興農的好措施。農業優質水稻、無公害蔬菜瓜果、花卉苗木及藥材和黃鱔網箱養殖等項目都可以上馬。還可走一條生態農業與生態觀光一體化之路,以綠色生態旅游為切入點,大力發展生態休閑觀光游。如開發出休閑垂釣、生態觀光、自助采摘水果(米糧鋪柑橘)等生態農家游等休閑項目,不斷謀劃發展壯大農業與旅游的結合點,創新農業發展的新路。
4.可開發漁業項目。漁業一般分為海洋漁業、淡水漁業。漁業可為人民生活和國家建設提供食品和工業原料。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有魚類136種,占長江魚類種數的36.76%、江西魚類種數的66.34%,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鑒于共青建市后的行政區劃優勢,共青城可對環湖幾個鄉鎮加大漁業的發展,規劃和建設好幾個集觀光與漁業資源綜合利用的漁人碼頭,這對共青城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也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共青城生態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融資問題的解決途徑分析
通過對共青城生態產業融資問題的深入分析,我們必須認清當前形勢,抓住機遇與挑戰,采取一系列的綜合性措施解決生態產業融資問題。本提案結合共青城發展生態經濟產業融資問題提出了幾個具體措施。通過對生態產業融資對策的完善進一步加快共青城經濟的全面提升和發展(如圖所示)。
(一)加大政府投資力度
1.政府可采用直接管理的融資方式。(1)可以采用“補”的方式:政府對高風險、高技術強度的項目可以進行專項資金的調撥,運用專項資金進行項目開發。例如:生態旅游這種較大的項目。
生態旅游發展初期為盡快改善當地經濟環境需要從外部(如國內外企業事業單位、非政府組織、政府、私人組織或其他實體)引入資本。發展生態旅游雖只需為旅游者提供適度的實用而衛生的食宿條件和導游服務,但在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科學研究等方面投資巨大。湖北神農架在生態旅游發展過程中采取了國家和省政府給予資金扶持優惠待遇,國內或國際銀行貸款,外資和國內企事業投資贊助等籌資方式。共青城人民政府可利用新設市的優惠下放充分借鑒神農架生態旅游項目的融資方式來發展本地區的生態旅游項目。(2)可以采用“減”的方式:共青城人民政府可出臺政策,在生態項目開發中的稅收方面給予減免,從而減少成本支出,使其有更充分的資金進行項目開發,從側面反映出了政府對湖區融資的支持。如對于生態農業進行補助。
政府在對生態農業的稅收方面可制定諸多優惠政策,如對從事農業機耕、排灌、病蟲害防治、植保、農牧保險以及相關技術培訓業務,家禽、畜牧、水生動物的配種和疾病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對單位或個人將土地、水面等發包(出租)給其他單位或個人從事農業生產所收取的承包金,免征營業稅。對重點龍頭企業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和農林產品初加工業取得的收入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為了鼓勵農業重點龍頭企業加快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在企業所得稅前進行扣除。重點龍頭企業所屬的控股子公司,其直接控股比例超過50%(不含50%)的,且控股子公司符合相應規定的,可享受重點龍頭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2.可采用以政府為主導,其它金融機構介入的融資方式。(1)致力擴大國際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迄今為止,我國已成為亞洲開發銀行的最大受惠國之一,但對世界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等國際金融機構的資金利用顯然不足。我國是世界銀行創始會員國之一,可以利用世界銀行為我國提供和組織長期貸款和投資,解決我國發展經濟的資金需要。國際開發協會是世界銀行的一個附屬機構,國際開發協會的宗旨是,專門對較貧困的發展中國家提供條件極其優惠的貸款。國際金融公司也是世界銀行的一個附屬機構,其宗旨是鼓勵會員國(特別是不發達國家)私人企業的增長,以促進會員國經濟的發展。據筆者所知,目前,世界銀行每年都在給江西鄱陽湖治理工程提供無息貸款,所以我們更應該爭取省政府與國家的支持,積極地利用國際金融機構的優惠政策,從而更好地為環鄱陽湖經濟圈提供良好的資金支持,以使其更好地為共青城生態項目開發作出貢獻。(2)充分利用國內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利用政策性銀行進行融資,政策性銀行可以通過湖區的項目進行專項投資,作專款專用。近年來國家開發銀行提高了對中部地區開發性貸款占全國的比重,結合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加大對中部地區農業技術的開發與推廣,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糧食基地建設,小麥、畜產品、水產品的深加工以及農副產品的運銷儲存項目等農產品基礎基地建設的貸款支持。進出口銀行的專項信貸資金應積極向中部地區傾斜,在保證資產質量的基礎上,優先支持中部地區企業出口項目,重點保證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大企業、大項目的融資需要,優先辦理中部地區外國政府貸款轉貸項目,進一步支持中部地區的基礎設施、環保、交通、能源等國家重點項目的教育,公共衛生等領域,配合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政策性銀行應增加在中部地區分行及代表處的數量,更直接地為中部地區提供貸款支持,以進出口銀行為例,應在中部地區組建更多的分支機構,給與分支機構充分的權利,更直接更有效地支持中部地區企業的進出口業務。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銀行融資是企業籌措資金的主要方式,利用商業銀行進行融資,以政府為擔保進行貸款,加大融資力度,同時商業銀行也面臨著很大的風險,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信用風險,造成信用風險的主要原因是借款人和貸款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致使的借款人主觀上不履行還款義務而使銀行蒙受損失的可能。基于此我國商業銀行必須借鑒國際上先進的信用風險管理經驗強化信用風險的管理。還可以利用保險公司進行承保等。
(二)擴大地方財政自主權,加大地方資本投入
當前,共青城剛設市不久,仍處發展初期。產業收入則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主要來源之一。應充分利用南昌和九江工業基礎較強,科研和文化事業發達,可以較好的發揮中心城市的擴散效應,投入技術和資本帶動共青城市的開發。充分爭取和享受“省管市”的優惠政策,即擴大共青城市自身的經濟調控權,實行省管縣財政體制,甚至可以進一步實施“鄉財縣代管”試點。所謂省管縣,就是在財政收支劃分、專項撥款、預算資金調度、財政年終結算等方面,由省直接分配下達到縣、市,縣(市)財政和市(地)本級財政一樣都直接同省財政掛鉤。這對于促進共青城經濟的發展具有相當大的意義,不僅可以減少資金流轉的中間環節,使國家和省里的專項資金能發揮最大的能效,而且可以使地方政府擁有較大的財政自主權,有利于發揮壯大縣域經濟,激發他們自主投資、建設家園的積極性。
(三)增加信貸資金的投入
當前許多項目融資方式多采用政府補貼方式,不能很好的發揮主動性。政府的融資遠遠滿足不了共青城大規模長期發展的需要。而政府資金有限,對生態項目的支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只能起到“輸血”的功能,要想真正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發揮各方面的力量,鼓勵信貸資金對共青城生態項目的投入,這樣不僅可以改變生態產業投入對財政資金的過多依賴和以貼補為主的方式,也可以實現生態產業發展資金由“輸血”向“造血”功能的轉變。比如說可利用信貸資金進行風能、旅游等產業的開發。
(四)采用項目貸款的BOT融資方式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縮寫,意為“建設-經營-轉讓”,是私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方式。我國一般稱其為“特許權”,是指政府部門就某個基礎設施項目與私人企業(項目公司)簽訂特許權協議,授予簽約方的私人企業來承擔該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融資、建設、經營與維護,在協議規定的特許期限內,這個私人企業向設施使用者收取適當的費用,由此來回收項目的投融資、建造、經營和維護成本并獲取合理回報;政府部門則擁有對這一基礎設施的監督權、調控權;特許期屆滿,簽約方的私人企業將該基礎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部門。由于BOT項目融資的獨特性,有時也被稱為“暫時私有化”。國外一些大型農產品專業市場的籌建,就采取該種融資方式,如荷蘭的花卉市場。目前,我國在農業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BOT項目融資,但在工業上已有很多的成功經驗,借鑒工業和國外大型農產品專業市場的經驗,這種融資方式在發展生態農業方面也一定會發揮巨大的作用。任何有益的經驗在不同的客觀條件下都會有不同的實施結果,只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地借鑒他人的經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生態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的一種方式,代表著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只有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審視自己,不斷吸收他人的經驗才能順利快速地實現既有目標。對于共青城未來生態農業項目的開發可以采取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減輕開發項目眾多所造成的的壓力,另一方面可以使項目開發更具有專業性,提高開發效率。
(五)加大證券融資方式
1.可以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股票融資是指資金不通過金融中介機構,借助股票這一載體直接從資金盈余部門流向資金短缺部門,資金供給者作為所有者(股東)享有對企業控制權的融資方式。這種控制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重大決策,收取股息,分享紅利等。共青城人民政府應重點做好對生態項目進行資產評估,進行資源整合、優化資產,可將“共青生態城”進行整體包裝,爭取券商支持推薦上市。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籌集資金,這種融資方式如果運用到共青城生態示范區建設的項目開發中就可以增加生態項目開發的所有權資本。
2.可以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進行融資。債券融資是指企業通過借錢的方式進行融資,債券融資所獲得的資金,企業首先要承擔資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債權人償還資金的本金。債券融資的特點決定了其用途主要是解決企業營運資金短缺的問題,而不是用于資本項下的開支。比如共青城曾經發行的“丫丫”債券,這種籌資方式以政府的信譽及當地稅收作為還款保證,一方面可以解決生態產業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在為當地民間游資找到增值渠道的同時,有效地降低這些游資圖謀增值的風險,可謂“一箭雙雕”。而且一旦條件成熟,實行債轉股上市流通,其收益也是驚人的。
(六)設法吸引外資投入,即吸引外資投向共青城生態產業
據說,共青城是江西省最適宜外商投資的十佳縣市之一。共青城應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在對外合作與交流這一點上,共青城已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比如共青城與瑞典布羅斯市結為友好城市,并實現了雙方的友好互訪;正在大力建設中加綠色經濟貿易區(中加論壇永久會址),進一步加強同加勒比海國家的交流。到目前已有格林納達總理和格林納達、多美尼克等國家的大使來共青城訪問;同時還在進一步加快推進中芬共青數字生態城建設步伐,推動共青城與芬蘭的技術合作與交流。
今后共青城仍應大力發展、開拓現有多邊和雙邊的外資利用渠道。重點引進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跨國公司的投資項目一般規模較大,而且能帶來最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和出口市場。如引進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尋求國外資金與共青城生態企業的合作。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建設共青生態城是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共青城自身發展的需要。要真正把共青城打造成生態示范區,除了做好規劃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好生態項目的規劃和管理,同時搭建好各類生態項目的建設融資平臺。唯有這樣,共青生態城的建設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相信鄱陽湖畔明珠――一個真正能吸引海內外目光的初具規模的共青生態城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