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英語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環,是提高專業知識所必須學習一門重要課程。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專業外語作為選修課開設,學生學習效果不好,這里除了學生自身認識的問題,更主要的是與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教材內容中存在的問題相關。特別是在今天電子技術發展迅猛,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對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專業外語人才需求更大,因此提高該專業英語的教學質量迫在眉睫。
一、準確定位,提高對課程的重視程度
現行電子類專業英語教材主要問題就是太“專業”,教材信息量小,如測控專業英語教材、自動化專業英語教材等,書中內容大部分集中于幾個點,而忽視了他們之間的相關性。實際上,電子類涉及的專業較廣,如測控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微電子、自動化等許多專業都是“電子”類相關專業。那么對教材的要求就比較高,要求知識覆蓋面廣,使學生學習后,真正掌握一些專業知識,而不是僅僅本專業的幾個英語單詞。
首先,專業英語是基礎英語教學的延續和擴展{1},是學生從學英語到用英語并掌握英語實用技能的關鍵環節。它側重語言的應用及有關專業方面的英語知識,是從理論向實踐的具體轉化。
其次,專業英語不同于雙語教學。專業英語是基于專業知識的語言學習,而雙語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用雙語(一般為中、英文)來傳授專業知識,二者的教學目的不同。專業英語都是選用一級學科非常通用的專業詞匯來組編內容,而雙語教學都是該專業基礎課程,屬于二級學科甚至三級學科,專業性非常強。因此二者的教學內容也有所不同。但是,二者的終極目的是相同的,而且專業英語可以為學生擴充專業基礎課必備的基本英語知識,對雙語教學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因此,專業英語是從基礎英語教學向雙語教學過渡的一座橋梁,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應提高對專業英語的重視程度,把該課程設定為必修課和考試課,并且適當延長學時數,讓學生打下扎實的專業英語基礎,為開展雙語教學做好充分準備。
二、選擇合適的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
1.教材選擇。教材是教學中重要的一環,現行許多專業英語教材選編隨意性強,各單元的內容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知識上關聯不大。專業英語教材的選編過于強調語言,其練習類型仍以語法詞匯練習和英漢互譯等操練型的練習為主,根本不適應真實性評估的要求和實際工作的需要。特別是專業之間的交叉性、融合性沒有體現出來,存在的問題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教材組織�構、知識難易程度不符合當前學生認知規律、知識基礎和心理特征,教材內容“偏、難、繁”,較少考慮學生接受能力。(2)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過于單調,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各種能力培養。(3)教材對新知識、新技術反映不夠,與生產生活聯系不緊密,內容更新慢。(4)部分教材行業特色不明顯,缺乏實用性和趣味性的有機�合。(5)部分教材由于編寫倉促,缺乏深入研究、認真修改,語句表述錯誤較多。
教材的選用應基于對相關教材的評價之上,即從使用對象、目的、內容、教法等方面主觀分析(即從教材的需求來分析該課程)和客觀分析(即對正在被評價的教材進行分析)。從一定意義上講,教材的設計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模式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模式。
一套教材若能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除了要包容某專業的基礎知識外,還要做到教材選材及練習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和語言課堂的可操作性相銜接,而其中的關鍵就是教材編寫理論的正確應用要堅持全面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原則。
針對這些情況,我們為一線教學教師編寫了《電子技術專業英語教程》,已經于2009年8月在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該教材首先把電子類相關專業知識融合{2},主要內容包括半導體器件、運算放大器、電源、電子儀器、線性電路分析、數字邏輯電路、集成電路、數字多媒體系統、電子系統、EDA工具、IC手冊。教材信息量大,選題新穎,習題編排主要以summary和keywords為主,貼近科技英語寫作。
2.教學計劃的制定。選定合適的教材后,關鍵就是制定一個合理的教學計劃,專業英語一般院校為36個學時,如何更好地利用這36個學時,合理的教學計劃至關重要。教學計劃關鍵的問題是針對性要強,不能搞一刀切,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使學生能真正地掌握專業外語知識。
三、促使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1.教學模式的改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除了以上談到的兩個問題以外,首要的問題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講解詞匯、翻譯課文,學生被動聽課、記筆記,學生對教師和課本的依賴性很大,缺乏學習的主動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發展和創造精神的培養,導致專業英語授課效果差。因此,應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積極參與者,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應避免學生“一對一”的簡單翻譯模式{4},解決該問題主要的方法還是要把重點放在聯系實際上,就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闡述清楚專業外語的用處,怎么用,什么時候用,不能使學生感覺專業外語就是英譯漢。
2.教學方法的創新。對傳統的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課堂提問、聽寫和討論等互動教學方法提高改進,說到底,核心問題就是從“一言堂”變為“多言堂”的課堂教學。教師還要把握每次完成任務的時間和難度。這些因素會影響學生是否能自始至終地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
3.高校基本普及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可以給課堂提供大量的信息(如以圖表方式給出文章脈絡、介紹一些專業背景知識等),也可以利用圖片、動畫等帶來輕松、有趣的課堂氣氛。模擬實際應用場景(如專業學術交流和學術報告等)可以增強學生的現實感,從視覺和聽覺上吸引學生,相比單一的課本顯得更加豐富多彩,同樣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
四、深化考試模式的改革,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素質
考核深化是手段不是目的,對學生的考核方式應改變過去單一的考試成績加平時(作業及出勤)成績的方式。要將考核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平時多一些小型測試以檢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考核方式也不僅僅是筆試,可以是對專業知識的口頭表達能力測試、翻譯能力測試和對課堂任務完成情況的評價。特別是最近兩年,學生就業和考研,專業英語口試還是占有很重的分量的。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督促學生學習,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以便教師調整教學進度和改進教學方法,達到學習的最終目的。
對英語專業教師可以通過進修專業課程來提高對專業知識的理解{5}。此外,還可以組織教師到國內知名大學去作訪問和交流,到外資企業參加社會實踐和學習,并組織專業英語教師定期進行教學研討,互相交流教學經驗和心得,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