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學校高校財務管理論文 > 地方醫學院校辦學經費狀況及對策思考

地方醫學院校辦學經費狀況及對策思考

 醫學是一門知識性、科學性、技術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科學。學科的特點對醫學教育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使得醫學教育對人、財、物三要素的依賴遠遠高于其他學科教育。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地方醫學院校籌資能力普遍偏低,財政撥款嚴重不足,醫學教育的發展舉步維艱。如何找到保證資金投入、滿足全面發展、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新途徑,是每位醫學教育管理工作者都應該關心的共性問題。本文試圖對地方醫學院校辦學經費窘迫狀況進行剖析,實事求是地找到破解地方醫學院校辦學經費窘迫的相應對策。
  
  一、地方醫學院校辦學經費狀況及成因
  縱橫相比,地方醫學院校當前的境況是:收入低、支出大、經費難保障。
  (一)收入低
  收入低主要體現在財政撥款、收費標準和創收能力三個方面。
  1.財政撥款少
  1999年全國71所高等醫學院校的調查統計顯示,政府撥款占61%,其余自籌(學費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捐資、經營收入)經費占39%。10年后變化很大,雖沒有詳細數據,以中國醫科大學為例,辦學總經費近3億元(不包括附屬醫院),政府撥款降至1/3,自籌經費占2/3,主要靠擴大招生收取學費,這是普遍現象。2009年以來,部屬醫學院校臨床專業生均定額撥款已由8 000元提高到11 300元,雖然部屬高校提高標準已經2年多,時至今日,除北京等大城市以外,大多數地方醫學專業生均定額標準還仍然停留在8 000元的水平(廣東2009年醫學專業的生均定額撥款是6 600*1.25=8 250
  元)。同屬醫學院校,地方醫學院校生均定額撥款比部屬院校少3 000元。
  2.收費標準低
  部屬院校,多是重點建設高校,收費標準普遍比地方院校高出10%,有的高出20%。目前各類醫學院校臨床專業的收費標準為:地方普通院校4 800元/生・年,地方重點建設院校5 280元/生・年,一本院校5 760元/生・年。同屬醫學院校,地方醫學院校每生比部屬醫學院校少收學費480元或960元。
  3.創收能力弱
  部屬醫學院校,依托其先進的設備、扎實的研發團隊,廣博的人脈關系,無論是科研經費還是經營收入,其“造血功能”都是地方院校望塵莫及的。本來附屬醫院是有向醫學院校上繳管理費的習慣的,可近年來,為了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醫療衛生主管部門禁止醫學院校向其所轄附屬醫院收取管理費用,地方醫學院校創收渠道越來越窄。
  (二)支出大
  根據研究顯示,1998年生均教育成本為1.2萬元。到了2006年,教育部研究課題指出:現今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的生均成本約每年1.5萬元。按現在的物價水平保守估計,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生均成本不下1.8萬元。醫學院校是培養救死扶傷人才的搖籃,這一特點決定了醫學教育的高成本性。同文科院校相比,醫學院校的支出境況是:教學材料消耗量大,用于學生見習實習代價高。
  1.教學材料消耗量大
  醫學教育特別是臨床教育總是少不了解剖教學,解剖教學少不了青蛙、狗、兔、鼠等實驗動物,同時還要消耗一定數量的人體標本。無論是人體標本的采購制作還是其他動物的采購飼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按照本科教育的要求,醫學院校的實驗課與理論課的比例是0.8:1。醫學教育專家研究成果顯示,實驗課課時與學生動手能力呈正相關,學生實驗動手能力與理論考試成績呈正相關,即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好的,理論考試成績也比較好,相反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差的,理論考試成績也差。對實驗設施的特殊依賴使得醫學院校生均成本遠遠高于其他學科。保守估計,醫科生的教學材料消耗應是文科生的1倍或更多。
  2.見習實習代價高
  一般地方高校,可由學生自主聯系單位實習,學校不必大包大攬。而醫科生實習操作是其“真刀實槍”工作的第一步,膽量信心需要通過實習操作來培養,操作技能需要通過實習操作來打造。越是病種多、病人多的醫院就越能培養人,更能得到實習生的青睞。過去,醫科生到醫院實習,醫院會引以為榮,醫院不僅會為實習生免費提供住宿、免費帶教,還會給實習生發放一定金額的生活補貼。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日益壯大的實習隊伍已經成為醫院難以承載的負擔。住宿緊張以及病人對實習生把自己當成學習工具的反感,迅速改變了“免費實習”的局面。如今,根據筆者向國內多所醫學院校調查了解,學校輸送實習生到醫院實習,除了要按市場價格支付房租以外(學校在實習醫院建設有住宅的除外),還要按每月每生50元至250元不等的價格支付帶教費,加上學校派出的督導小組的交通雜費,保守估算,醫科生的實習費用應是文科生的2倍或更多(文科生一般實習半年,醫科生一般實習一年)。
  (三)預算難
  1.觀念難統一
  過去,醫學院校一般都是單一門類的專業院校,臨床、口腔、麻醉、影像等專業的課程設置差異不大、教學投入差異不大、預算標準和經費管理的差異也不大。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單一專業醫學院校的格局基本被打破,通過合并或自行擴充其他非醫學專業等途徑,單一專業的醫學院校普遍發展成為多學科綜合性院校。綜合大學的文理滲透和醫法相融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大有裨益,但對于教學管理和資源分配所帶來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從單一專業發展起來的醫科院校,無論是從自身歷史積淀來看,還是從整個教育系統大視角來觀察,終究還是缺少成熟而剛性的專業門類資源配置指標。在資源配置中,各二級學院都過分強調自身學科的重要性,因而使得在經費預算和資產配置等環節的管理中,學校財務部門面對的矛盾日益突出。
  2.物價上漲快
  從歷史賬簿可以看到,2000年以來,實驗動物價格普遍都漲了1倍多(兔子由每只25元漲到現在的53元),汽車燃料價格升了近兩倍(93號汽油由每公升3元漲到了現在的8元多),人均薪酬升了1倍多(由原來的人均5萬元漲到現在的10萬元),總而言之,什么都升了,唯獨學費和財政撥款沒有升,如果算上大學擴建所帶來的還本付息壓力,這些年地方醫學院校校長不好當,財務處長也不好受,地方醫學院校步入了經費籌措難,經費分配管理難的窘境。
  
  二、解決地方醫學院校辦學經費窘迫的對策
  鑒于醫科院校教學材料消耗多,實習見習代價高,不同專業管理差異大等客觀情況,醫學院校在專業管理、教學手段等方面都應采取與其他院校有所不同的管理辦法。當前需要努力的方面是:
  (一)創新教學手段,減少教學材料消耗
  隨著病人維權觀念的增強,學生觀摩實習越來越不受病人歡迎,而火化的推行和人權政策的實施更令尸體來源越來越枯竭。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安排學生見習和解剖實驗所遇到的麻煩也會越來越多。標準化病人仿真教學、視頻錄像觀摩等替代工具的使用既是節約成本的需要,更是解決教學資源的無奈之舉(新加坡醫科院校已走上了這樣一條創新之路)。
  (二)更新管理理念,制訂合理分配標準
  多數醫科院校的其他專業都是在醫學院校這個母體中破殼而出的,成長過程始終洗脫不掉臨床專業的烙印。由于人們總是習慣地以臨床專業作為參照物來設定其他專業的教學業務費和設備購置費,資源配置不合理和教學成本居高不下在所難免。為了保證資源使用的合理性,醫科院校應多到其他院校參觀學習,在師生中形成不同專業選用不同分配標準的良好氛圍。國家物價部門核定學費標準的依據是學費大概占生均培養成本的25%,各個專業的收費標準和撥款標準可作為校內生均定額的參考依據。以廣東為例,當前省屬重點院校的醫學專業的學費標準是5 280元、財政撥款是8 250元,理工科學費標準是4 730元、財政撥款是6 600元,文科類學費標準是4 180元,財政撥款是5 940元,假如以醫學專業為標準的話,醫理文三者比例是1:0.839:0.747,即當醫學專業的生均定額為3 000元時,理工科生均定額應是2 517元,文科類學生定額應是2 241元。由于不同專業的收費標準不同、撥款標準也不同,因此,不同專業的學生選用不同的校內定額標準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根據筆者的體會,醫理文三種專業按1:0.8:0.6的比例分配校內生均定額標準也不過分。




  (三)結成教學聯盟,建立穩固的實習基地
  醫學院校學生實習見習都離不開醫院。醫學院校雖然一般都建設有自己管轄的直屬附屬醫院,但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直屬附院越來越滿足不了龐大實習隊伍的需求。尋找符合資質要求的非直屬醫院成為醫科院校非走不可的一條路。由于資源有限,各家院校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到資源較好的醫院接受教育,于是三甲醫院成了醫科院校學生實習搶手的香餑餑。為了避免相互爭奪實地基地而抬高帶教經費的現象,在實習資源的劃定上,各家醫學院校特別是名氣較大的醫學院校應該尊重歷史并尊重區域分布,采取協商合作的態度,共同維護各自的實習基地。
  (四)產學研結合,廣開創收渠道
  地方醫學院校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和專業性,在為地方經濟建設和醫療衛生事業培養人才的同時,還承擔著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文化引導等任務,任何地方醫學院校都應該也可以在區域性和專業特色上下功夫,找準自己的辦學定位,以特色求生存,以服務地方經濟求發展。地方醫學院校在藥品研發、醫療器具生產和診療技術攻關等方面應該有所作為,這是地方醫學院校在經濟籌措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途徑。
  
  三、結語
  通過分析,不難看到,物價上漲,人員待遇提高是地方醫學院校教學成本越來越高的主要推手;管理不精細,資源使用不合理是地方醫學院校教學成本越來越高的隱性推手;物價升了,人工費用漲了,學費和財政撥款標準連續十年不變是致使地方醫學院校陷入窘境的主要原因(最近廣東省研究生生均定額撥款已由原來1名研究生相當于1.5名本科生提高到相當于2名本科生,這是可喜的開端,相信接著下來,廣東省整個生均定額標準都會相應提高)。當前,在學費不與物價掛鉤的機制下,為了不增加學生家長負擔,提高生均定額撥款標準是解決地方醫學院校辦學經費的主要途徑。從長遠來看,適當提高醫科學生學費標準,適當控制醫學專業招生規模,走精英教育之路,更有利于保證醫學專業的教學質量,在財政提高生均定額撥款的同時,學校的各職能部門(包括各二級學院)的主要領導樹立起成本效益觀念,凡事精打細算,拓寬創收渠道,努力提高醫科院校自我造血功能,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尤為重要。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