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的高等教育不斷擴招,在校生人數不斷增長,高校的辦學形式、資金來源等多方面都趨于多樣化,作為高校管理重要組成部分的財務管理同樣面臨著新的挑戰。在高校大量的經濟活動中,財務報賬是最基礎性的工作之一。財務報賬就是指經辦人從相關經濟業務活動中取得真實、合法的票據,通過具有審批權限人審批后,到財務部門辦理報銷手續的行為。財務報賬是會計信息準確的基礎,更影響到財務管理職能的發揮,更是學校相關經濟決策的重要依據。
一、高校財務報賬存在的問題
(一)報賬信息不對稱
報賬信息是指財務報賬過程必須遵循和依據的法律、高校的財務規章制度、財務處內部的有關報賬簽字等的管理規定。財務報賬需要按照現行的法律、法規和高校的規章制度等進行嚴格把關,但是師生對報賬信息的了解有限,這導致了師生在辦理報賬業務時往往需要多次往返財務處,降低了辦事效率,使師生對財務人員產生不滿情緒,甚至認為財務部門是在故意刁難。同時,財務部門對財務信息也難以做到實時更新,師生有關財務方面的疑問無法得到方便快捷的答復。
(二)財務報賬等候時間較長
雖然高校財務實行了電算化管理,然而業務量的急劇增長使得報賬排隊問題日益嚴峻。經辦人對原始憑證的分類不得當,憑證粘貼不符合規范等問題也極大地影響了報賬速度。特別是每個學期的期初和期末,因為教學計劃、科研項目結題、學生實習等因素,報賬的業務十分集中,短期業務量的急劇增長,使得財務人員高負荷工作,勢必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有所影響。
(三)財務人員偏少,工作能力參差不齊
近年來高校普遍開始施行定編定崗的人事制度改革,對各單位的人員編制有明確的限制,加之高校的不斷擴招,人才的引進工作也偏重于專業教師的引進,有的高校對引進人才有比較高的硬性要求,如本科、研究生均畢業于211高校等,這些對財務人員的引進造成了諸多影響,是目前高校財務人員偏少的主要原因,也由此造成了財務人員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另外,高校的財務人員來源渠道多樣,財務人員的素質、工作能力等良莠不齊,對高校的財務報賬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雖然高校的財務報賬過程中存在著以上制約報賬效率及質量的問題,但制約報賬效率的關鍵性因素是報賬流程本身。一般高校的財務報賬流程是經辦人分類整理取得的票據,單位領導審批后到財務處經財務人員核算、報銷。整個財務報賬流程是“串聯”的關系,一定要按照流程的先后順序才能完成整個財務報賬過程。因此各類票據也重復地在經辦人、審批人、財務核算人員和資金支付人員之間反復核算、復核。整個報賬流程最耗費時間的會計核算環節一方面是財務人員繁重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報賬人漫長的排隊等待及由此產生的抱怨。這種“串聯”的報賬流程注定是一種耗時且低效的報賬流程,必須改變這種報賬流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報賬難的問題。
二、優化高校財務報賬方式的建議
(一)建立網上預約報賬系統
目前高校報賬難的關鍵在于現有報賬流程的串行性,只有對這一流程進行重組,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報賬難的問題。流程重組的基本思路是:將在財務核算中最耗時的單據錄入工作分離出來,將單據的錄入工作交由報賬人員提前完成,在現有的財務管理系統中引入網絡預約報賬系統,報賬人員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以B/S方式向預處理服務器進行報賬業務的單據錄入,報賬系統按照系統預設的規則將報賬人員錄入的數據填寫到預設的相關業務模板中,自動生成記賬憑證。由此最為費時的會計核算簡化為對原始單據的審核和接受預處理服務器的數據進行簡單的修改。重組后的報賬流程如圖1。
以上的報賬流程從以下幾個方面轉變了報賬方式,提高了核算效率。
1.網上預約報賬
網上預約報賬系統通過校園網實現,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職工可在校園網終端進行申請、預約;財務核算人員根據教職工提交的內容提前了解、安排報銷,對原始憑證審核后,自動生成記賬憑證。這樣首先保證了財務信息的及時性和完整性。其次系統按照高校財務制度的要求對記賬的科目進行了預設,大大提高了財務記賬的規范性,加強了會計基礎工作。財務人員工作由原來的原始憑證的審核、計算及記賬憑證的錄入、復核簡化為簡單的復核工作,大大減少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下面以X大學2010年的會計資料進行統計分析。2010年X大學會計核算共計錄入記賬憑證11 318筆,編制記賬分錄49 484筆,其中屬于撥款、學生辦理的繳費、退費等業務的只有1 114筆,報賬支付業務占到90.2%。實行網上預約報賬后,90.2%的記賬憑證錄入工作分散到廣大的教職工,減少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和教職工到財務報賬的等候時間,財務工作逐步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以期為教職工和領導提供更多更好的財務信息分析,為決策提供信息支持。
2.構建無現金報賬模式,實行銀校直聯支付
無現金報賬模式是指在賬務處理過程中利用網絡信息傳遞技術,將傳統的現金收付方式轉變為銀行卡轉賬方式,報銷人員無須到出納窗口繳、領現金就可以完成報銷任務的一種方式。無現金報賬模式借助工資卡來實現,減少了財務現金交易量,降低了財務的安全隱患,優化了崗位設置,減少了崗位間的流轉環節。工資卡數據從工資發放系統直接調用,避免了手工錄入的差錯,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財務人員的工作量,無現金報賬采用“T+0”模式,通過銀校直聯方式實時發放到教職工的銀行卡。同時為了對賬的方便,在銀行設立專戶用于支付每天的報賬款項,這樣既減少了與銀行對賬的壓力,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無現金報賬的實施,避免了財務報賬受銀行上班時間、銀行取款提前預約等因素的限制,減少了師生在財務處等待的時間,節約了師生的報賬時間,提高了報賬人員的效率。以X大學為例,2010年全年的報賬現金支付情況如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X大學2010年3月至9月日均現金支付達到了167 565元。該校從10月份開始實行無現金報賬模式,10―12月份現金支付額分別為71 416.92元、56 933.5元、218 269.09元,日均現金支付減低到3 851元,現金支付量減少97.7%,而無現金報賬方式在10―12月共計支付款項13 518 512.44元,無現金報賬方式付款量占到業務總量的97.5%,無現金報賬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實現財務核算系統與資金支付系統的對接
傳統的財務核算模式,通過匯款方式支付款項需要經辦人填寫匯款通知單送達財務核算窗口,核算科財務人員登陸網上銀行進行匯款錄入,匯總后將匯款明細送至資金科進行復核,復核通過后核算科、資金科分別進行賬務處理。通過支票方式付款的,經辦人將發票或支票領用單送至核算科,核算科開具內部轉賬支票送資金科復核后開具外部轉賬支票,一筆轉賬業務核算科與資金科進行了大量的重復性勞動。以X大學為例,資金科2010年的銀行業務達到了6 080筆,其中資金支付業務為4 092筆;核算科2010年資金支付業務為3 007筆,占資金科支付業務的73.5%。轉變報賬流程后,匯款業務由經辦人網上預約報賬,錄入收款單位的詳細信息(包括收款單位名稱、賬號、開戶銀行等),經財務核算人員導入財務核算系統復核后,轉化為資金核算及支付系統的付款信息;采用支票付款的直接打印支票,采用匯款方式付款的啟用銀校直聯的“T+0”模式,匯款實時到賬,這樣資金科73.5%的資金支付業務借助計算機技術進行了高度集約,減少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整個財務部門的工作效率。
(二)實行報賬員制度,提供預審票據等事前服務
在“統一領導,集中管理”財務管理模式下,設立報賬員。報賬員負責做好財務規章制度的宣傳和解釋工作,對教職工提供的原始票據進行歸集、整理,檢查手續是否完備,項目經費是否允許列支,有無經費預算,項目經費支付進度等。實行報賬員制度,可使高校財務報賬工作前移,使得各類收支項目做到收入規范、支出合理、憑證真實、核算準確,方便了教師,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各部門核算的準確性和支出的合理性。
(三)建立健全財務信息網絡
首先,充分利用校園網平臺,積極宣傳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學校的規章制度,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其次,在財務信息網上公布各類報銷結算的規范化流程,讓教職員工了解報賬規定,最大程度地減少因信息不對稱出現的差錯。再次,加快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為校內各單位提供項目經費的查詢,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財務信息共享,實行透明化管理。最后,以開通互動信箱等多種形式搭建與師生溝通的平臺,方便快捷地答復師生提出的有關財務報賬等方面的問題,切實有效地提高溝通效率,借助于現代化的信息工具,最大限度地提高財務工作的效率和服務質量。
(四)重視財會人員隊伍建設
財務工作是一項政策性極強的工作,財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素質直接關系到會計核算的質量。因此高校加強財會人員隊伍建設尤為重要。一要不斷加強財務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建設一支思想過硬、業務全面的會計隊伍。二要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和最新的法律法規和有關學科的培訓,不斷地拓展現有人員業務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三要建立相關的內部激勵機制。激勵機制應根據不同的崗位,明確職責確定考核目標,參考財務核算系統統計的工作量公平、公正地評估財會人員的工作業績,業績突出的應該給予不同形式的獎勵,并大力推進和加強黨員先鋒崗等的示范效應。四要有計劃地引進財務管理相關專業的應屆畢業生,不斷地改善會計隊伍的年齡結構。為了適應會計電算化后對計算機系統、網絡等硬件設備維護的需要,也要適當地引進一些計算機方面的專門人才,以改善隊伍的知識結構。同時財務人員應樹立強烈的服務意識,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加強與報賬人員的溝通和交流,為高校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