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豬保險實際開展的過程中,根據與畜牧局相關負責人員的會談紀要,總 結了目前已經遇到普遍存在的問題,具體為以下幾點:
(1)死亡理賠成本較高.以資中縣為例,資中幅員面積寬,鄉鎮離縣城距離 較遠,生豬養殖也相對較為分散.已參保生豬平均每天會存在小量死亡,連續氣 溫高的情況下會達到二三十頭,而死亡生豬會被要求拍照作為證據,但多數鄉鎮 畜牧獸醫站并沒有配丑相機,因此,需要專門租車請專人前去拍照,如此一來, 大大增加了生豬保險的運營成本.
(2)道德風險難以管控一方面,農民紊質參差不齊、養殖戶數t較多、規 模小、經營分散,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個別村動物防疫員、鄉鎮畜牧獸醫站職工 覺悟低,由于與養殖戶有較緊密的地緣性聯系,往往在死亡生豬的稱重上、死亡 鑒定上做出有利于養殖戶的奉情以及可以讓養殖戶對生豬進行多次編保.另一方 面,參保生豬身份難以確定.由于目前生豬所用耳標易脫落或耳號數字易擦掉或 模糊不清,個別養殖戶以此為由,把未參保生豬充當參保生豬,編取保險賠償金; 也有少數養殖戶以部分生豬參保,一旦有生豬死亡,圈內所有生豬都能得到賠償.
(3)保險公司現有人手少,導致理賠的不及時.由于人手過少,參保農戶生 豬死亡后,一般要兩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得到相應賠償金,長的可能要半年之久, 為此,農戶怨言頗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豬保險工作的順利開展,影響農戶 的投保滿意度.
(4)政策性生豬保險開展效果不明顯.目前農村生豬養殖回報率太低,抗病 風險能力較低,以至政策性生豬保險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農戶在生豬養殖上的 收入回報,但總體對增加農戶養殖收益的效果并不明顯,主要原因在于農村墓礎 設施建設明顯落后,嚴重制約農戶生豬養殖規模、養殖成本以及后續的儲存加工. 因此,加大基礎建設力度尤為重要,對此的投入對養殖戶的生豬養殖顯得至為關 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