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對于會計政策的選擇普遍存在,我國也不例外。我國上市公司金融資產分類中 會計政策選擇的原因,包括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各個因素。本文試著從以下幾方面加以 分析。
(1)會計準則的不完善和會計實務的復雜性
會計準則是由一國的權威機構制定并頒布,其目的就是對企業主體具體的會計實務 的指導,但是由于制定者理性的局限性以及經濟發展的高速性,會使得制定出的會計準 則存在著一些漏洞,使得一些企業有機可乘。我國從198_5年第一部正式會計法律的頒 布和實行,到2006年2月財政部最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里 我國的會計法規也經歷了多次的修訂和完善,這也正體現了準則制定者與企業之間相互 博弈的動態過程。以我國第22號金融工具準則為例,雖然該準則比較全面、系統的規 范了金融資產的相關內容,但仍存在漏洞,按準則規定對于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但到期 口不固定的投資的分類,應依賴于管理層的持有意圖等,但持有意圖的難驗證性和不穩 定性,就會導致金融資產分類的不準確。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大的加深,企業的 經營模式口益多樣化,會計核算對象口益創新化,是現有準則所不能一一給出具體指導 的,這些也就給企業留下了會計政策選擇的空間。
(2)政治成本動機 我國的經濟體制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有些不同,我國的國有經濟在市場中的關鍵和 壟斷行業中占有優勢。在我國,上市公司中很多的公司為國有控股企業,在上市公司中 占有較大的份額。這些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很多都是由原來的國有企業改制而成,公司的 管理層很多都是由國有資產管理機構通過行政式的手段任命的,而不象西方國家那樣聘 請的是職業經理人,這就導致了我國的政治成本與西方國家政治成本的差異。在我國政 治成本不僅包括稅收、收費等,還包括了公司管理者的政治命運因素等。這些國有控股 公司的管理者一般情況下拿固定工資,并沒有類似于職業經理人的股票期權激勵等,并 且還要接受委派機構的監督管理和業績考核,如果業績考核達到標準,那么公司管理者 就有進一步被行政提拔的空間,如果達不到標準,則可能會被降職或停職。因此,國有 控股公司的管理者對于自身的政治前途比較重視,在任職期間會盡量去完成上級所下達 的任務,比如有穩定增加的年末會計收益,對國家稅收的貢獻等等,所以公司管理者往 往在對所持有的金融資產分類時,傾向于以金融資產的會計影響為依據,來倒推管理層 的持有意圖和風險管理需要,進而實施具體的會計政策選擇行為,來提升自己的經營業 績等。
(3)債務契約動機 任何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都不可避免的會產生負債。我國企業也不例外,目前大多數 企業借款的途徑為銀行借款和發行債券。債券的發行受到很多市場法規的約束,銀行借 款便成為大中小企業的最為普遍的選擇。不管任何形式的借款,一般情況下,債權人都 要與債務人簽訂債務契約,債務契約中會有一些條款對于債務人作出約束,如果債務人 沒有遵守這些條款,將會付出較大的代價,包括借款的收回、信譽的損害等,因此,債 務人也就是企業的管理當局會盡力去遵守債務契約[[38]。債權人對債務人公司監督檢查的 方式大多為查看企業的會計數據及財務報告等,所以企業管理當局在金融資產分類時, 可能就會考慮到該種分類會對企業的債務契約產生怎樣的影響,進而影響到企業的會計 政策選擇行為。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中國有股本占有很大比例,直接或間接受國有股本控制的上市 公司也不可避免的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發生貸款事項,有的甚至金額巨大。但另一方面, 我國的金融機構中,除個別外資控股的,大部分也為國有控股單位,這樣就造成了債權 人和債務人最終的所有者是相同的。因此,當某些國有控股單位欠下銀行巨款時,不能 保持完全中立的政府往往會斡旋其中,從而使得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債務契約沒有較 強的約束力。
(4)規避市場管制動機 盡管我國所推行的市場經濟已取得巨大成效,但資本市場還是在不同程度受到政府 的管制,政府還在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對市場主體行為進行規范。企業管理當局為了 達到這些管制的要求,就會傾向于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會計政策。
我國的《公司法》、《證券法》等對公司的股票上市、暫停交易和終止交易等都作了 比較明確的規定,其中很多就是以會計數據為依據的。股票上市的條件之一就是“公司 最近3年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表無虛假記載?!?,但如果“公司不按規定公開其 財務狀況,或者對財務會計報告作虛假記載,可能誤導投資者”,或“公司最近3年連 續虧損”等證券交易所將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交易?!肮咀罱?年連續虧損,在其后1 個年度內未能恢復盈利”或“財務會計報告作虛假記載拒絕糾正”的,證券交易所將終 止其股票上市交易。從中可以看到,會計收益及財務報告等會計信息會對上市公司股票 的交易產生重大影響,公司管理當局將會極力避免失去這種“殼資源”,所以對法律法 規所要求的會計數據管理當局會盡力達到。那么,在金融資產分類中,是否不同的分類 會對到企業最終的會計數據產生不同的影響,管理層都會加以考慮,盡量使得金融資產 分類后的會計信息有益于企業規避管制。
根據我國《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規定,上市公司增發股票,即向不特定對 象公開募集股份,應滿足“最近3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 0}o , “發行股票價格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書前20個交易口的公司股票均價”等。這條對于 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6%的要求,為很多想要增發股票的上市公司出了道難題,為了能 夠順利的在資本市場上籌集到所需的資金,就必須滿足這個“6 070”的要求,企業管理 當局就不得不運用各種手段,包括對會計政策的選擇,來實現自身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