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角度上來看,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財務管理工作在管理對象、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方面,都呈現一種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路徑。基于財務管理工作的這種整體發展態勢,我國高校也必須順應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在積極探索財務管理的新途徑的基礎上對學校財務管理工作加以完善。因此,本文筆者將以高校財務管理作為基點,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完善提出幾點意見與對策。
一、高校財務管理的發展形勢分析
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優化與完善需要立足于其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現狀,同時還需要將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所處的市場環境、制度環境和技術環境等作為基本考慮因素。立足于我國高校財務管理的現實條件來看,其財務管理工作面臨的形勢可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經濟全球化及市場經濟發展不斷深入
從經濟環境方面來看,經濟全球化以及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不斷深入,社會經濟的全球性、多變性和復雜化使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面臨全新的挑戰。
首先,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上來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實條件下,高校教育工作不僅受制于國內的教育環境,同時還要承擔來自國際教育環境的制約與挑戰。在現有的教育條件下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不斷提升國際教育合作,成為我國高校發展的整體趨勢。而這種國際化的發展取向決定了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也必須面向國際化的水平進行發展。
而從我國經濟體制方面來看,市場經濟著力于對各種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及對各種生產要素的有效調節和組合,進而將資金的無償使用變為有償利用。盡管市場經濟體制下,高校財務管理已經進行了必要的調整,但計劃經濟的根深蒂固使多數財務管理無法適應角色的轉變,觀念中依然將財務管理看作是對學校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反映、揭示以及對財務收支及財務計劃進行編制的一系列處理活動,認為財務工作與會計工作之間無所區別。而在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條件下,這種財務管理的基本理念已經嚴重滯后,亟待改善。
(二)知識經濟的發展對高校財務管理提出新要求
目前,世界經濟體系向知識經濟的轉化趨勢日益顯著,知識資產早成為全球經濟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同時,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地位也不斷提高。因此,作為知識的園區,高校知識資產在學校總資產當中的地位與作用也更加突出,學校在知識方面的更新、增加、擴散及加速應用,對其管理活動形成了較為深刻的影響,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也因此而向著更高的層次進行演化,財務管理實現學校利益與財富最大化的基本目標也將逐步被知識的最大化所取代。
(三)現代信息技術使高校財務管理面臨信息化挑戰
在現有的信息環境下,基于信息技術尤其是現代網絡技術的全面應用,推動了我國電子商務環境的形成。據相關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有近7.4億的電子商務用戶。基于現代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高校教學管理、營銷活動及財務管理等的融合性將進一步提升,學校內部以及學校與外部之間的信息傳遞、業務處理等都將通過信息網絡的形式來實現,這無疑將使其財務管理的基本模式發生重大轉變。因此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全面應用下,我國高校的經營及其財務管理工作都將發生相對深刻的變革與轉變。
可以看出,在新經濟形勢下,我國高校財務管理面臨著全新的挑戰,要順應新形勢的發展需求,高校財務管理也必須在創新和調整中進行完善。
二、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完善策略研究
針對以上對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所面臨的新形勢的分析來看,要滿足新形勢的發展需求,實現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優化,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可對以下幾點意見和策略加以利用。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財務管理新理念
一直以來,我國高校都將物力資源作為投資的重點,智力資源則被看作是一種影響學校運營與管理的外部性因素。這種錯誤的財務管理理念并不適應新形勢下高校的發展需求,尤其是在現有的知識經濟環境下,智力資源可以說已經成為高校內部重要的一項生產要素,在其教學及管理活動中發揮著主導性的積極作用,成為創造高校財務的核心力量。因此,高校必須從思想觀念上進行轉變,樹立起“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調動學校內部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創造性,以期從財務管理主體方面進行提升;參與財務管理的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風險意識,對現有的競爭環境進行全面的觀察與了解,建立起科學且準確的財務預測機制;另外,高校在提倡以人為本這觀念的同時,需要為知識的創造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在充分利用知識資本的同時,以期通過智力因素實現學校利潤的持續性增長。
(二)對財務管理的基本方法進行合理選擇
目前,高校的發展處于一種復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中,如何通過對市場的準確定位找準學校的發展契機成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研究課題。因此,在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對財務管理的方法進行合理的創新和選擇,認真做好各項業務活動的事前預測,通過對預算方案的編制、比較、評價和選擇,作出慎重的財務預測,以便于降低學校財務風險。與此同時,在“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下,財務人員需要利用財務的基本原理,將財務目標分解到不同的部門和崗位,形成內部責任成本管理體系,通過每一名員工的積極配合與協同來實現其財務管理目標。
(三)對現有的財務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分配
一般意義上看,高校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是通過對資源的合理分配與使用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優化。而隨著現代網絡經濟和信息經濟的發展,高校所處的經濟形勢發生了重大轉變,具備可轉移性和共享性的知識資本成為學校發展的主導因素。知識資本的更新、增加、擴散及加速應用要求財務管理工作在對各種因財務資源作用進行尊重的同時,還必須對知識和智力這一類軟財務資源進行重視,并將其置于相對重要的戰略地位,使財務管理可以對相關的財務利益要求進行有效兼顧與均衡。
(四)進一步加強對財務管理的分析與評估
對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分析與評估是對經營預測和經營決策的一種檢驗與總結,同時也是高校未來財務管理的重要依據。在現有的經濟和教育環境下,高校資產的內容及其資本結構都處于不斷變化狀態,因此,財務管理工作必須進一步加強對財務管理的分析與評估,將資本結構、資產產值、智力資產效益、人力資產效率等都納入財務管理分析評估的范疇之內,在切實體現財務管理“以人為本”的前提下,提升財務管理的整體水平。
總之,在現有的外部經濟環境以及教育環境下,我國高校財務管理面對各方面的新挑戰與新形勢,財務管理的內容、手段及方法等也都處于不斷變化狀態,因此高校必須在全面分析財務管理所處形勢的基礎上,加強對財務管理完善策略的探討,以便于保證財務管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