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鐵行業經歷了2011年比較嚴峻的考驗,特別是第四季度受經濟增速放慢的影響,市場需求萎縮,鋼材價格大幅回落,鋼鐵企業盈利水平降低,10月份至12月份的平均銷售收入利潤率分別為0.48%、0.43%、1.04%。雖然十二月份的利潤率相比前兩月略有提高,但是有的企業到年底綜合平衡全年效益的因素,在扣除企業投資收益、非鋼產業利潤的影響后,整個第四季度鋼鐵主業處于全行業虧損狀態。
從2012年前兩月開局來看,鋼鐵行業將面對更加困難的局面。如何制訂有效措施來應對市場的不利影響呢?每一個鋼鐵企業必須明確目標,找準主攻方向,才有可能解虧損之急。筆者在分析了2012年鋼鐵行業經營環境的基礎上,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以期對鋼鐵企業在目前環境中的經營有所借鑒。
一、今年面對的經營環境
(一)市場消費弱勢,難以拉升鋼材價格
從2012年1、2月份國內鋼材市場運行來看,鋼鐵企業對鋼材價格思漲心切,一些品種如熱卷、中厚板等小幅拉漲,但下游需求動力不足,沒有形成穩定的消費局面,導致鋼材庫存有所上升,進而致使更大的資金被庫存所占用,這就給原本就緊張的資金周轉和資金成本帶來更嚴重的打擊。
(二)居高不下的生產成本,預期年內無法扭轉
鐵礦石的價位是鋼鐵企業成敗的命脈,轉過2011年后,礦石價格一直堅挺,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今年回調的空間有限。如何扭轉鐵礦石談判中的被動局面,成為鋼鐵行業致勝的法寶。
(三)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嚴重影響資金流
目前,各家銀行嚴格控制對“兩高”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鋼鐵行業被作為產能過剩行業,銀行加大了對鋼鐵業貸款的監管力度。而且,在這種形勢下,銀行也由增加信貸規模創造效益變為增加單位收益,提高利率水平,造成企業財務費用上升,致使企業利潤降低,再加上生產成本的影響,企業盈利實屬奢望,資金流面臨考驗。
二、明確主攻方向
(一)轉換鐵礦石的談判話語權
在國家層面如何動作,鋼鐵協會如何組織,鋼鐵企業怎么配合進行聯動制衡,這樣的大事不定,如同丟了西瓜撿芝麻,必會造成巨大效益流失,鋼鐵企業依舊會陷于鋼材價格內斗的混戰局面。如若目前礦石談判的被動局面沒有破解策略,那么,鋼鐵企業就需要集中心思,把主攻方向放在“撿芝麻”上。
(二)降低工序成本贏得利潤空間
在原材料成本和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的市場環境下,如何降低工序成本贏得利潤空間是企業面臨的難題。企業要想降低工序成本,必須做到工序細分、環節細化,從而掌握每步的成本、費用構成。同時,筆者認為降低工序成本指的是降管理成本,而不是降低原材料成本,因為原材料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產品的質量。
(三)兼并重組以效益為先
追求做強鋼鐵產業不再是在“求大”上做文章,企業的兼并重組要適機而動,以效益為先。同時也要意識到,淘汰落后產能是各級政府的職能,企業不能以犧牲自身的利益去取代政府的作為,越俎代庖的結果不是產生雙贏,只會兩敗俱傷。
(四)調整結構方能走向強大
結構調整是鋼鐵業走向強大的必由之路。如何調整,因企業實際情況而定,涉及到生產基地的布局、產品結構的定位、設備結構的配備等。特別是大型鋼企集團,結構調整是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走出目前困境、渡過難關、實現企業主動的有效途徑。
(五)打造完整產業鏈以適應現實環境
打造完整的產業鏈對鋼鐵企業至關重要,鋼鐵業必須能夠適應現實環境,延伸產業鏈,打通上游的資源、下游的鋼材深加工,形成穩定的消費渠道,提高鋼材的直銷比例,從而減少中間環節。所以,誰贏得安全的產業鏈,誰就能贏得市場。
三、應對措施
實現結構調整,就要求做到產品結構升級,科研攻關目標要解決“僅能生產大路貨,高端產品能仿不能造”的現實。企業必須有明確的規劃要求,進一步提升建筑、機械、輕工、造船、汽車等行業用鋼的產品質量,增強質量穩定性。同時,提高用鋼質量標準,替代進口鋼材,再輔之以完善的加工配套服務體系,實現上下游供需對接。鋼鐵業的結構調整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作為突破口。
(一)爭取最大的協同效益
集團企業必須在內部資源協同上進行統一規劃,首先,技術協同戰略能在較短期限內使兼并重組企業獲取“軟件”資源,企業從而能在鋼鐵產品核心技術上形成競爭優勢;其次,管理方式上,采取先進的管理理念,把企業內成熟、有效的管理模式予以推廣,管理經驗充分交流是一條提升管理水平的捷徑;最后,實現采購、銷售、資金的集中運作。集團資金籌措借助集團化運營的優勢,通過統一籌融資、統一授信,爭取貸款優惠利率和減少日常營運資金占用等措施,大大降低財務費用。集中采購、銷售爭取穩定的資源渠道及銷售渠道,取得規模采購帶來的優惠效益;利用銷售經驗,擴大直銷范圍,從而取得直接效益。
(二)強調產品結構差異化戰略,推行品種專業化分工
鋼鐵產業大而全的時期已經過去,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推進技術創新,積極實施差異化戰略,進一步加大效益品種開發的力度;創新營銷思路,滿足客戶的個性需求,完善客戶服務體系,樹立品牌形象,從而增強產品競爭力。實施差異化戰略的同時,要避免走極端思維,不計成本付出,片面追求用戶需求,否則難以形成規模效益。筆者認為,在產品差異化的安排上,應遵循有市場、有前景、有效益、能批量生產的原則,推進產品結構升級。同時,注重營銷方式的差異化,通過對區域市場的調研分析,拿出針對性強的營銷策略。首先,進行營銷產品的定位;其次是方式的選擇,直銷或是分銷、產業鏈或是轉投資,通過市場的細分,能夠形成快速的市場反應機制、靈活的營銷手段,以過硬的產品質量打造知名品牌,贏得市場先機。
(三)注重拉長、延伸和拓展產業鏈,力求保證產業鏈的安全
鋼鐵行業處于下游需求和上游原材料供應整個經濟產業鏈的核心地位,這就決定了鋼鐵行業自身不但要提高綜合競爭力,更要重視與鋼鐵行業發展息息相關的上、下游產業的發展趨勢,并要與之平衡、協調發展。在鋼鐵企業發展中,誰能贏得安全的產業鏈,誰就能贏得市場,就能提高競爭力,否則就可能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命運。
(四)改變一味強調降低生產成本的觀念,側重降低管理成本
鋼鐵行業多年來一直強調降低生產成本,基本按照鋼鐵企業生產工序中的工藝流程、分工序制訂定額指標、核定工序標準成本、分工序進行核算,按照工序的標準成本實行成本控制,有針對性地分析成本偏差的原因,提出改進措施,進而指導選擇工藝路線、優化資源配置、改善品種結構、明確成本管理責任、落實成本考核,實現低成本戰略的一種成本管控活動,目的是剔除工序中的非增值作業部分。
就目前情況看,需要追求科技進步和管理優化的理念,走科技進步和管理優化之路應是大勢所趨,如首鋼自主開發的“轉爐少渣煉鋼工藝技術”得到全面應用,轉爐噸鋼白灰消耗量22—24千克,與傳統轉爐煉鋼工藝相比,噸鋼消耗量降低40%,大大降低了煉鋼工序成本,對節能減排發揮了重要作用,此項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五)資金籌劃早做綢繆,拓展融資渠道
面對內外交困的環境,鋼企對外融資受到格外“關照”,被列入嚴控范圍;對內因虧損的增加造成自身積累不足,資金流量、流速矛盾凸顯,如不及時運籌,后果嚴重。企業資金籌劃必須早做綢繆,從強化資金預算開始,做好各項資金平衡,要突出工作重點,嚴控目前庫存的增加,大力降低資金占用。企業需要分別對大宗原材料、備品備件、半成品、產成品進行計劃控制,預則立,不預則廢;拓展融資渠道,采取不同途徑、不同層次的多手段籌集資金,具備條件的企業,適當調整融資結構,發行企業債及中長期票據,形成穩定的資金量;建立現金流量分析,規避資金風險,通過分析查找問題,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強資金結算紀律,資金越緊張越要增強大局意識、時間價值意識,通過嚴明的紀律約束,形成管得住、管得好的良好局面。
四、小結
2012年的形勢是嚴峻的,所有鋼企如何才能攻堅克難、擺脫困境,解決這個問題已經刻不容緩。針對目前的形勢,鋼鐵企業必須早做綢繆,才有立于不敗之根本。正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朱繼民所講,在當前嚴峻的形勢下,鋼鐵企業之間更要加強自律、搞好團結,穩市場、控產量、調結構、保效益,形成共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