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由來及實施模式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由來
合同能源管理,通常簡稱EMC,來源上一世紀70年代中期,而在我國正式引進這一概念是在1997年。它是基于市場的一種新節能機制,從本質上說,合同能源管理是指一種節能投資方式,主要是通過減少能源使用費用,再將節省下來的費用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采用這種方式,可以降低工程的運行成本,是因為可以使用未來的節能所得升級節能設備。近幾十年來,隨著能源危機的出現,新能源的開發滿足不了現代的需求,逼得能源費用不斷攀高,因而對于能源的使用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在我國節能型企業快速發展中,基于這種市場的專業節能服務公司(Energy Service Corporation,簡稱ESCo)也逐漸增多,發展迅速,它在公共節能服務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EMC已經成為新興節能產業不可缺少的管理模式。
(二)合同能源管理的實施模式
政府給予支持的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在市場上運行節能新機制,并由專業節能公司ESCo與用戶簽訂節能預期達到的目標合同。合同能源管理具有把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與融資、與融物流相結合的特點。
節能量保證型合同能源管理中,節能工程的投入是全部或者一部分由ESCo承擔。也就是說,用戶可以分期支付節能工程資金,節能服務公司提供全過程服務,保證節能的最終效果,用戶支付服務費。通過節省下來的能源費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客戶將擁有節省下來的能源費用用來升級或購買新設備。
二、合同能源管理的會計核算
合同能源管理的會計核算有幾種:(1)依據融資租賃的方式進行會計核算;(2)依據BOT的方式進行會計核算;(3)依據專業節能服務公司(EPC)的方式進行會計核算。而在現在的企業執行的會計準則以及其詳細解釋中,并沒有對合同能源管理即EMC的業務的核算作出明確的解釋。由于界定的不準確,導致在實踐中的會計核算處理出現較大的不同。因此,需要依據企業會計準或者是根據國際會計準則所規定的說明使用EMC會計核算方法。
我國的EMC會計制度明確指出:企業選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節能改造時,如若合理區分了購建資產與接受服務,并且能夠單獨計量,就應當依據照國家制定的會計準則制度進行核算;如不能合理區分兩者或者是不能單獨計量,企業用戶支付給EMCo的支出列為支出費用,EMC合同期滿后,用能單位和節能服務公司作為受捐贈與被贈與處理。
三、節能量保證支付企業的會計核算
(一)被服務的耗能企業EMC會計核算處理方法
實例:某一集團為執行EMC之前的一年內耗電約4000萬千瓦時,支付電費2400萬元。現在,這集團和某一節能服務公司簽訂了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有關節能服務合同方案的協議,由ESCo出資并提供合理項目的設計,設備的選擇購買,安裝調試與維護等一系列的服務,ESCo確保每月可節約電耗73000元。ESCo則是從節能的最終效益中獲取收益,以節能設備的使用壽命為10年計算,協議期為一年。
1.接受節能項目資產:
借:固定資產——視同自有固定資產 87.6萬元
貸:長期應付款——節能項目應付款 87.6萬元
2.月底,支付節能項目資產使用費.并計入成本:
借:長期應付款——節能項目應付款 7.3萬元
貸:銀行存款 7.3萬元
借:長期待攤費用——節能項目使用費 7.3萬元
貸:累計折舊 7.3萬元
3.月底,按節能項目資產的有效使用期計提折舊額:
借:制造費用——節能項目折舊
7.3萬元
貸:長期待攤費用——節能項目使用費 7.3萬元
4.節能合同期滿,注銷節能項目資產賬面價值及累計折舊額。
這樣,既能為節能服務企業日后進行維護保養等服務提供管理上的便利,又能提醒被服務企業按期將節能項目資產的折舊額計入相關成本。
(二)ESCo會計核算處理方法
實例:集團與某ESCo簽訂節能服務合同,ESCo提供項目資金150萬元,提供以上服務,總耗資37.6萬元。確保每月節電量折合電費為5萬元,節能合同內含利率為6%。ESCo從節電效益中獲取回報,超過承諾標準部分,其分成比例為6:4。協議期三年。設備使用壽命為10年。
1.提供節能資產及初始直接服務,形成應收款項:
借:應收節能項目款——某單位
187.6萬元
貸:節能項目資產 133.65萬元
遞延收益——未實現節能項目融資收益 16.35萬元
銀行存款 37.6萬元
2.分期收到節能設備投資成本,分攤初始直接費用時:
借:銀行存款 60萬元
貸:應收節能項目款——某單位
60萬元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節能項目融資收益 5.45萬元
貸:主營業務收入——實現的融資收益 5.45萬元
3.如節能量未達標,因賠償發生的損失:
借:管理費用/營業外支出
貸:應收節能項目款——某單位
4.每期分配節能收益時,應分攤初始直接費用,計當期損益:
借:主營業務收入——節能收益分成轉入 12.53萬元
貸:應收節能項目款——某單位
12.53萬元
5.分得超額節能量收益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節能收益分成轉入
四、結論
合同能源管理下的節能量保證型企業對節能事業發揮著重要作用。從上面的討論結果可以看出,針對不同需求選擇合適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節約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這種模式在市場的基礎還是比較好的,也具有了一定的組織基礎與管理實踐經驗,將會推動我國向節能產業的終極目標發展。可以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斷完善與健全相關的會計制度以及會計的核算方式和方法,合同能源管理新機制將得到廣泛的推廣并發揮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