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現階段高等院校理財環境的改變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全球化時代,同時還是教育國際化時代。在當前知識和經濟互動、教育和科技并重的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也走入全面深入擴大改革以及積極探索產業化辦學的嶄新領域,國內高等院校辦學形式的多樣化態勢使得高校投資主體更加多元化、經濟行為更加市場化。隨之而來的便是高等院校后勤社會化、財務關系復雜化。在此種宏觀背景下,我國高等院校開始了一條不斷整合內部資源、大力拓寬籌資渠道、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擴展辦學規模、努力強化市場競爭力之路,高校在市場環境中不得不展開對辦學效益提升的思考和實踐。
顧名思義,高等院校理財環境指的是對高等院校財務管理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的綜合,其包含了宏觀理財環境與微觀理財環境。其中,前者如高等院校財務管理所受影響的各種政治、經濟、法律等環境,后者則如高等院校財務管理所受影響的體制、機制、籌資以及投資等環境。知識經濟時代到來后,尤其是我國“入世”產生的重大影響,國內高校理財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其具體表現為:以知識為導向、以現代化科學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形勢促進了人力資本價值的顯著上升,高等院校作為知識產品的生產者,受到了較強的促進作用,在逐步從買方市場走向賣方市場轉變的過程中,高等院校開始思考應對更高層次和水平人才資源競爭的對策,隨之而來的便是對財務管理模式創新途徑的考慮,以及人力資源成本和價值的衡量。因此,高校財務管理開始注重人力資本的開發、籌集、管理、使用、監督和控制。經濟全球化為高等院校帶來了更為開放和市場化的理財環境,更加廣泛和頻繁的教育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著高等院校逐步樹立全球化的理財理念,努力抓住金融全球化的機遇,最大限度地擴展高校籌資與投資渠道,提高國際競爭力。
“入世”之后,教育壁壘被打破,在國外教育資源涌入中國教育市場的同時,國內高等教育陷入極大的考驗中。為了在激烈競爭中贏得生存與發展的空間,高校必須致力于投入減少、成本降低、產出增加、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提升的道路。信息化的出現和信息技術的使用,為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奠定良好基礎,財務管理者更要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出色完成財務信息搜集、整理、加工、傳遞、存儲及檢索等任務,及時、準確、科學地進行信息的預測和決策。此外,高校產業化、高校后勤社會化以及國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均成為高校理財環境改變的重要力量,其在推動教育投資主體多元化、后勤社會化改革的基礎上,還加強了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在高等院校財務管理中的分量和影響。
二、影響高等院校財務管理改革的主要因素
.高等院校財務管理改革首先受到財務管理環境的影響
高等院校財務管理環境主要包含了經濟環境、法律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等三大環境因素。經濟環境表現為高校財務管理產生影響的各種經濟因素,諸如經濟體制、財稅政策、經濟發展水平等。經濟體制指的是國家為配置有限資源而制定并執行的各種機制;經濟發展水平則主要是國家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法律環境指的是對高校財務管理產生影響的各種法律因素,主要包括對高等院校籌資、投資、收益分配等方面產生影響的各種法規;社會文化環境則囊括了科學、教育、藝術、文學、體育、理想、世界觀、新聞衛生、道德、信念、習俗、與社會制度相適應的道德觀念及價值觀念等一系列因素。
.高等院校財務管理改革還受到財務管理觀念的影響
當前,高等院校財務管理面臨著人本化財務管理觀念、知識化財務管理觀念、風險財務管理觀念等新興財務管理觀念的影響和沖擊。高等院校財務管理必將在此形勢下立足于以人為本的思想,憑借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現代化知識實施財務決策、解決財務問題。同時,還要在風險財務管理觀念指導下,密切關注一些外部因素對高等院校財務安全、財務管理改革帶來的雙重影響,其中包括教育供給與需求的市場變化、教育管理體制的調整與改革、國內政治經濟影響以及其他影響因素等。
三、高等院校財務管理改革的有效策略
高校應在改革整體部署下,積極進取、大膽突破,立足于財務管理客觀規律,探索新的財務管理模式和手段。對此,高等院校應致力于如下幾點。
.積極構建新型辦學模式
高等院校應積極構建一種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的多渠道籌措辦學經費的辦學模式。財、稅、費、產、社、基、科、貸、息應成為高等院校籌措教育經費的基本來源,其中:“財”是國家財政撥款;“稅”是國家按照《教育法》所征收并用于高等教育的稅收或者具有稅收性質的資金,還包括國家對高校所辦高科技產業實施稅收優惠政策而減少高校支出的部分資金;“費”是學生上繳的學費與住宿費;“產”是高校利用校辦產生而獲取的收入;“社”是高校從社會上得到的捐贈贊助收入;“基”是高校從國內外企業、社團以及個人在校內所設的存在指定用途或者無指定用途的基金而得到的收入;“科”是高校在承接國家科研課題或者和企業共同進行科研合作而得到的收入;“貸”是金融機構貸款或者外資貸款;“息”是利息收入。
.建立健全高校財務預算制度
作為高等院校來說,預算管理也是其整個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是高校進行經濟活動的依據。預算工作將直接影響高校的財務狀況以及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完善高校財務預算的編制,首先,應當貼近其自身的實際情況,實行規范化的預算管理,盡可能地減少人為因素對預算執行的影響,加大對預算支出的分析力度,分清輕重緩急,優化支出結構;其次,在強調預算工作權威性和嚴肅性的同時,必須提高預算的透明度,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在校長的直接領導下成立財務預算編制委員會,組織相關部門對學校的重大收支情況進行預測和協調等;再次,對相關的預算執行過程進行必要的控制和監督,從而保證學校財務預算工作的順利進行。
.提高資金使用的效益性和科學性
要想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必須樹立效益觀念。在新形勢下,高等院校的財務管理工作要盡量摒棄過去那種辦學完全依賴政府的舊觀念,應當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糾正并且強化理財觀念,堅持效益優先的理財原則。
大力推廣校園一卡通
校園一卡通是針對學校的綜合管理而設計開發的。校園一卡通的廣泛使用,為校園管理提供了具有開放性、靈活性的服務管理平臺,是促進高校管理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重要舉措。這一舉措必將是強化財務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強管理水平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