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現行醫院成本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一)與新醫改不相適應
醫改新政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建立政府主導的多元衛生投入機制,而現行醫院成本會計核算制度主要是針對具有事業單位性質的公立醫院而制定的。在醫改新政下將助推民營醫院的快速發展,民間醫院執行什么樣的成本會計制度,目前國家尚無明確規定。醫改新政將積極穩妥開展公立醫院改革,將更多的體現醫院的公益性特征,這樣就將有不少公益性質的醫療費用開支,而現行《醫院會計制度》缺少必要的公益性會計科目,這樣就容易導致經營性成本核算和公益性成本核算混淆,人為調節成本的現象難以避免。另一方面,醫改新政將實行醫藥分開進行,現行醫院成本會計科目設有“醫療支出”、“藥品進銷差價”、 “衛生材料”等科目分別進行醫療和藥品收支核算,無法滿足新醫改的需要。
(二)衛生材料成本核算的不足
醫院衛生材料品種多、數量大,而且處在不斷的更新換代中,是流動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按功能大致可分為一次性醫用衛生耗材、化驗試劑、骨科耗材、放射專用耗材以及口腔耗材,這類材料專業性強,質量要求高。由于醫院只注重抓醫院業務收入,疏于對醫院衛生材料成本的管理,造成衛生材料的浪費。同時醫院內部控制建立不全,沒有將衛生材料的使用和科室的工作績效掛鉤。同時,后勤總務部門沒有建立專門的成本考核制度,導致水、電、氣的浪費嚴重,進而造成醫院總成本上升。當前,醫院信息系統建設滯后,雖然醫院的內部信息網絡對材料的消耗情況進行了登記,但由于信息系統建設滯后,當前無法滿足管理上的需要,管理信息不能隨著耗材的流轉而流轉,無法達到控制和考核衛生材料成本的目的。
(三)缺少成本的具體計算方法和成本列示
2010年國家頒布了新的《醫院會計制度》,改變了舊《醫院會計制度》沒有編制醫療成本表的缺陷,但新的《醫院會計制度》并沒有規定醫院成本計算的方法,這樣就導致醫院成本計算方法無章可循,只能采用統一歸類的方法,這樣對于跨年度重大病號或財政無法及時兌現的公益醫療項目無法進行成本核算,容易造成年末大額醫藥費掛帳現象發生。同時新的《醫院會計制度》只要求編制醫院各科室成本表和服務類科室全成本表,這樣要求雖然使醫院的成本核算變的簡單,但也造成財務成本信息過粗,無法具體反映項目類成本信息,導致成本考核只能籠統的在科室進行包干,無法嚴格區分成本和費用的界限,無法正確評價醫院的經營效益和效果,不利降低成本費用支出的經營決策,也不利于醫院進行醫療收費的合理定價。這樣不但導致醫院藥品收費價格和服務性收費依據性差,也無法為財政補助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礎,使“以藥養醫”的局面無法根本改變。
二、新形勢下醫院成本會計核算的對策思考
(一)不斷適應醫改新政對醫院成本會計核算的要求
醫改新政條件下,醫院的內外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這就需要通過客觀合理的成本會計核算來客觀、真實的評價醫院的經營成果,而醫院現行的成本會計制度難以滿足醫院多元化經營發展的需要,改革迫在眉睫。要充分借鑒國際非營利性組織會計制度的成功,結合我國醫改新政的實際情況,一是制定統一的成本核算制度,要細化經營性成本核算和公益性成本核算的邊界,防止為了經營效益或虛領冒用國家財政資金現象發生。二是要在成本會計核算上增加公益性會計科目,如增設“公益性成本”、“ 公益性成本費用”會計科目,既能準確衡量其承擔責任、義務,也有利于醫院績效考評和經營管理。
(二)完善衛生材料的核算和管理
在醫院網絡管理系統中建議設置一級衛生材料庫,增加衛生材料的購入、撥出、領用、盤存、退貨及月結等功能,以明確材料的流向,同時在使用上和科室的績效掛鉤,確保醫院工作人員特別是后勤人員的責任意識和節約意識,從而減少跑、冒、滴、漏“現象。另一方面,要建立衛生材料內部控制制度,住院病人消耗的衛材由收費執行科室消耗庫存,病區藥發送的衛材,由病區藥房消耗庫存,同時要堅持按月盤存制度,防止衛生材料的多度占用而影響到采購工作,進而造成了采購成本的上升,同時也可以通過盤存發現管理中的漏洞和成本”出血點“,進而通過管理上的完善來不斷降低衛生材料的消耗成本。
(三)明確具體成本計算方法和細化成本報表列示
一是要明確成本計算方法,對于正常的經營性質按照病種或科室進行具體的成本計算,對于醫藥費高的重病可以采用品種法或分類法進行成本核算,對于一般的小病或門診可以采用分批法進行成本核算。二是要嚴格區分經營性質和公益性質以及成本類和費用類的醫藥費用的界限,防止互相擠占導致成本計算不實。三是要細化成本報表列示,在新的《醫院會計制度》只要求編制醫院各科室成本表和服務類科室全成本表的基礎上,可以編制一些內部的成本報表,以反映項目性成本開支,正確評價醫院的經營效益和效果,找出降低成本費用支出的的途徑,為醫院的醫療收費的合理定價提供客觀依據,也為財政補助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礎,以實現改變“以藥養醫”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