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廣東千億養老金“入市”的誤讀近日被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糾正,但城鎮職工養老金的內控話題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社會保障資金涉及百姓生活保障和社會的穩定,保證各項社會保障資金的安全是資金管理者的首要目標。對此,2月15日,財政部發布《關于加強和規范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強調,除可轉存定期存款或購買國家債券外,地方財政部門不得動用基金結余進行任何其他形式的直接或間接投資,地方財政部門要建立健全基金保值增值制度及運作機制,在確保基金支付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保值增值。
不僅是財政部門在嚴格控制資金、保障資金安全,記者從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官網獲悉,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受托投資運營廣東省部分養老金,也將采取更為審慎的投資方針。該項資金將主要投資于國債、銀行存款、企業債、金融債等有固定收益的產品。
穩健性和安全性原則是養老金投資重點考慮的原則。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副教授姜英兵贊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內控措施,他認為,國債、企業債、金融債、長期銀行存款是有固定收益而且監管成本比較低的產品。國債的收益率比銀行存款利率高,安全性也不錯。信用評級較高的企業債也比較好,既有一定的安全保證,又可期望獲得比國債適度高些的回報。
現代資本市場上,風險與收益是并存的。平衡資金收益與風險的關系,主要通過多元化風險分散等手段來實現,將資金投資于不同風險和收益水平的投資項目是分散風險的重要手段。
在當前形勢下,養老金需要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增值。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看,在最大程度上分散養老金投資風險,既可以保證養老金的安全,又可以獲得高收益。針對我國資本市場的特點,北京工商大學會計學院副教授何玉潤認為,“可以通過將養老金投資于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來有效分散市場風險。將養老金劃分為若干部分,一部分投資于風險較高、收益相對較高的權益證券;一部分投資于風險較低、收益相對固定的固定收益證券,如公司債券等;一部分投資于各種形式的金融期權、期貨和利率互換合約等套期保值交易;再有一部分可以投資到實體經濟中。”據何玉潤介紹,城鎮養老金要在做好內控、保證資金安全的同時獲得較高收益,可以在考慮我國基本國情的前提下,參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養老金管理制度,例如美國的401K計劃、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制度以及香港強基金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