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證不同風險偏好下的會計信息可比
中國農業銀行財務會計部處長張玉璽
從概念框架上來講,會計準則是一個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在提高信息質量及透明度方面,巴塞爾協議是銀行監管體系的基礎,在實質上加強了銀行抗風險的能力。
如何保證不同風險偏好下的會計信息可比性,對此我提出一些政策建議,一是實現貸款撥備會計計量與風險防范的科學對接。具體來講,按照會計準則計提貸款損失準備,對于按照要求的風險防范做一般計提。二是實現一般準備不同監管標準的合理對接。三是推進貸款撥備資本政策與國際標準的對接,建議考慮貸款撥備和可進入附屬資本的額度,引導銀行文件審慎的提取撥備。四是提高貸款撥備的稅務政策的支持力度,建議增加 允許稅前扣除的比例,減少地緣資產的規模。
預期損失模型的應用思考
中國民生銀行財務會計部會計控制中心副處長董升
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是持續趨同的,而監管是逐步滿足巴塞爾資本協定要求的,在這種情況下,在現有的監管模式和會計標準的實施下,如何在商業銀行進行應用,我們提出了一個思路:預期損失模型與國內監管下的貸款風險分類的結合。
預期損失是以多年的歷史數據為基礎,采取統計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得出的,理論上能夠更為準確地反映銀行面臨的平均損失,這樣在經濟實質上是要保持一致的,以客戶違約概率確定客戶評級,以違約損失率確定債項評級,通過這兩個評級來確定貸款綜合評級。
貸款撥備分析
德勤金融服務聯席領導合伙人王鵬程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ASB)制訂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 —金融工具》用以替代現行的《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 —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這將對銀行業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尤其針對貸款撥備,將是銀行運營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
經過分析以后,我們得出如下結論:一是國內銀行的不良貸款比例遠遠低于國外銀行,而撥備水平遠高于國外銀行;二是撥備政策,整體的方法基本上相同,唯獨西班牙銀行,相應的做法是值得關注的;三是當下的情況是組合評估、組合撥備,已經成為我們境內銀行積極撥備的一個主要的方式;四是核銷政策,國內相對比較復雜,國外相對比較簡單;五是個信貸成本比遠低于國外銀行,撥備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