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各級行政事業單位承擔著國家各項管理職能,財政撥款是其資金的主要來源,其財務管理的規范與否直接關系著財政資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因而財務管理是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環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其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本文結合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的對策。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問題與對策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是指該單位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方針、政策、法規和財務制度的規定,有計劃地籌集、分配和運用資金,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核算、財務監督與控制,以保證事業計劃及任務的全面完成。其主要內容包括內部控制、資產管理、財務監督三個方面,其基本目標是保障財政資金的安全和完整,有效地發揮籌集、配置、運作、調控和監管職能,進而達到支出成本最小化、取得社會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我國行政事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概括起來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財務管理意識落后、制度不健全
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行政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認識不到位,認為單位沒有財務管理的必要,財務管理比較粗放,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規范日常的財務活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資金的管理不嚴,供應范圍過寬,資金分配、支出存在嚴重的隨意性;在票據認購、票據領用、票據核銷上存在監督的漏洞,票據管理使用比較混亂;部分事業單位往來款項占據比例過大,有相當一部分屬于呆賬、壞賬;年終清理結算和財務結賬不及時等。
(二)財務預算的編制、執行不力
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忽視了財務預算管理在財務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將財務預算管理作為財務管理的中心環節。預算編制缺乏科學的方法,沒有統一的標準,預算編制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導致預算缺乏科學性,致使預算往往流于形式。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有的單位在資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嚴,超支浪費現象嚴重,還有的單位混淆了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的界定,用項目支出來彌補基本支出經費的不足,進而擠占了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致使專款不能專用,嚴重影響了工作的進展和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財務資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行政事業單位的行政職能使得其不能完全市場化,部門預算不規范,財務部門對經費的管理僅限于事后核算,忽視了資金使用前的預測和使用中的控制,對
經費收支的考核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平衡上,不注重對資金使用效率進行考核,無法做到財權與事權相協調。有些單位在專項資金使用過程中,重撥款而輕管理,重預算審核而輕實際效果,對項目資金實際使用績效缺乏有效地監督和考核,這些都成為提高資金效率的障礙。
(四)缺乏有效的監督
行政事業單位一般對爭取國家財政資金投入表現積極,而對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則消極對待,造成投資所有者缺位,資金使用管理環節薄弱,資源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監督。如有些單位雖然編制了預算,但對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益不進行跟蹤審計,即使進行了跟蹤調查,也是分析膚淺,總結簡單,還有一些單位資金使用效益考核不深入,放松了對資金使用要合法合理的監查等。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對策
針對以上的種種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
(一)提高財務管理意識、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一方面,要在單位開展財務管理方面的教育,使人們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意義,從而配合財務管理工作,創造有利的內部條件;另一方面,從本單位實際出發,結合本單位的特點,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應該分為不同的層級:首先,建立綜合性的管理制度,如加強經費管理制度、財務人員崗位職責等;其次,建立單項的管理制度,如加強辦公費、電話費、郵資費等管理制度;再次,建立相關性的管理制度,如接待制度、車輛管理制度等。只有建立了完備的管理制度,才能做到有章可循,并且嚴格按制度辦事,以堵塞漏洞,在單位經濟活動中實行全過程、全方位的控制和監督。
(二)注重財務預算編制及執行力度
在預算的編制過程中一定要嚴格遵照國家的相關規定,科學合理編制部門預算,大力推廣零基、績效編制方法,要進一步細化收支項目,落實政府收支分類改革措施,切實保證預算與實際相符。在編制完畢并經過層層審核之后,才可以按期限及用途的具體規定來進行有目的的使用,堅決杜絕那些在預算資金的使用過程中的超支、透支以及任何形式的挪用現象。在預算管理上應堅持預算編制、執行、評價并重原則。在預算執行上必須嚴格按預算批復有計劃組織收入、安排支出,逐步杜絕隨意變革預算、追加預算的作法。同時,健全從預測、決策到執行、監督、考核,按各級責任層次劃分的責任制,做到權責明確,管理到位,并做好事后分析、考核。
(三)提高財務資金的使用效率
建立對資金使用的考核機制,不僅要重視對財政資金的使用前預測,還要加強使用中的控制和使用后的考核,對使用不合理的地方,分析原因,追究責任,進而形成責任制。另外,還要不定期的隊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抽查,保證專項資金的專款專用。
(四)加強監管
科學地進行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和專職人員的配備。內部審計應該涉及到單位業務的各個方面,以確保能夠及時有效的發現事業單位內部潛在的風險;同時,要強化上級部門的檢查監督。此外,還要適時的引入外部監管力量,通過接受諸如財政、審計等政府機關的監督審查以及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機構的審計,來從外部給上述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施加一定的壓力,以保證其規范性和合理性,提高其財務工作的水平和質量。
三、結束語
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事關其各項工作健康、有序的開展,我們應主動地發現其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案,從而提高其財務管理水平,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資金得到有效利用,進而充分發揮行政事業單位職能,為我國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
參考資料:
[1] 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思考崔琳
[2] 試論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 劉智豐.企業家天地.20 8.8
[3]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檢查方法財政監督20 8. 7
[4] 強化科學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和控制的探討,李素琴,經濟研究導論,2009/06
[5]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趙麗娜,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