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在理論界已有的研究基礎上,針對當前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的現狀,圍繞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構建以及內部控制質量與會計信息質量關系這兩大問題做了一些創新性探索,希望對于房地產開發企業如何提高內部控制水平,增強會計信息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內部控制;企業治理結構
在現代企業發展中,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出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COSO認為內部控制保證營運的效率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令的遵循性等。由此可見,企業內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實施,與其提供的財務會計信息的質量息息相關。成功的企業由于內部控制有效而得以擴張,而內部控制失敗必將使企業蒙受重大損失。會計信息質量是指會計信息能否真實、全面、及時地反映會計主體的經營活動成果及財務狀況,而真實性作為會計信息的本質屬性,它是會計信息質量的核心內容。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下,70%的房地產開發公司破產是由于內部控制不力導致的。雷曼兄弟、中航油這些曾經輝煌的企業,猶如一座大廈在頃刻間倒塌,原因就是內部控制制度在這些企業成了一紙空文。而這些事件也從一個方面暴露了內部控制質量對會計信息質量所起的關鍵性作用。
1 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
內部控制的完善,尤其是內部控制環境的完善對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有重大影響。治理會計信息失真應該重視企業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健全。兩者之間有非常緊密的關系,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1 目標角度
內部控制的目標是保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的效率和效果、相關法律和法規的遵循。可靠性要求按照國際公認會計原則,提供公允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財務信息。合理保證財務報告可靠性成了內部控制所要實現的首要目標。會計信息的首要質量是相關性和可靠性。由于內部控制把財務報告的可靠性作為它的首要目標,因此,它的目標與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內部控制的執行和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程度必然影響會計信息質量。
1.2 信息披露角度
當前內部控制報告應包含如下兩條實質性內容:聲明管理當局對建立和維持充分的關于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結構和程序的責任;對發行債券公司在最近年度末關于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結構和程序的有效性的評價。因此,內部控制信息開始納入強制性信息披露范圍,當然也是財務報告信息披露的范圍之內,這樣會計信息中包含著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內容。同樣根據COSO給內部控制下的定義,內部控制包括信息與溝通這個要素,而且內部控制信息報告包括對財務報表和財務報告中其他財務信息是否公允的表達會計信息的披露。
1.3 會計透明度角度
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具備以下特征:全面性、相關性、及時性、可靠性、可比性和重要性。透明度要求公司披露可靠、相關的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準確評價一家銀行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透明度的這些理解和要求與內部控制的目標和內容有很大的一致性。如風險評估既是內部控制的八大要素之一,也是會計信息具有透明度的要求;合理保證財務報告可靠性是內部控制的目標之一,也是透明度對此的明確要求。
1.5 現代審計角度
建立內部控制是現代制度基礎和審計的基礎,調查和評價內部控制是現代審計的主要內容。而且內部控制制度使審計科學走向成熟。注冊會計師要通過符合性測試即對內部控制進行的測試然后據以確定實質性測試的性質、時間和范圍,最后對被審單位的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發表意見。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和政治原因,也有經濟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如會計準則不完善,財政、證券監督不力,中介機構執業不規范與管理當局合謀等,也有內部原因,即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內部控制混亂。一個完善的會計控制體系,不僅能防止公司內部經營風險和錯弊,也能遏制管理層亂用職權與違法亂紀等行為造成的會計信息虛假。而無數事實證明企業的經營失誤直接與管理混亂和會計控制不當密切相關。
2 當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的現狀
2.1 內部控制的現狀
2006我國發布的《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豐富了我國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內容,標志著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建設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雖然說在內部控制制度、法規的逐漸完善下,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較之以前有所提升,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內部控制制度、體系不完善;企業領導風險管理意識不強,內部控制觀念淡漠;內部控制執行、監督不到位等。
2.2 會計信息質量的現狀
我國目前普遍存在著會計信息質量不高的問題,主要體現為會計信息不符合真實性的要求,直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企業經濟秩序,阻礙了企業現代化的進程。從理論上分析,會計信息失真是指會計信息失去了“公允性真實”,即會計信息不能如實、準確地反映客觀的經濟活動,即把違規和合規但不公允的會計信息失真都視為失真的會計信息。我國新企業會計準則在其制定的《編制財務報表的框架》中,規定企業對外財務報表必須具備“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可比性”四個基本質量特征,并把“可靠性”作為四項基本質量要求的核心內容,同時2000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更是要求會計提供的信息必須“真實、完整”。由此可見,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國際上,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都被視為與生俱來的基本特征,若會計信息失去了真實性,失去了誠信,則無異于會計的消亡,而不真實的會計信息,除了危害經濟與管理的正常運行外,還會給會計信息的使用者造成巨大的損害。我們通過調查分析得到,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的確存在。比如天津市海運股份有限公司連續兩年偽造銀行存款1.5億元,以隱瞞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問題。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2005年通過虛構售電量,虛增收入5.1億元。2007年8月,又爆出了大唐電信違反企業會計相關規定導致2004年度虛增利潤37186597.53元,并在2004年年報披露虛假財務信息被證監會處以30萬元罰款的丑聞。這些情況的出現都說明我國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存在不少問題。再比如2009年財政部組織駐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對200戶企業2008年度會計信息質量進行了檢查,共查出168戶企業資產不實185.88億元,所有者權益不實 62.38億元,利潤不實32.72億元。其中資產不實比例5%以上的企業32戶,利潤不實比例10%以上的企業125戶,虛盈實虧企業有10戶,虛虧實盈企業有12戶,;有16戶企業違規設置賬外賬。近年來,在香港上市的國有企業頻繁被查處,說明問題存在,比如華晨、上海地產先后有虛假報告,股價急跌。具體來說,同以往相比,當前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信息失真表現出一些新特點:第一,造假范圍廣,程度嚴重,以往,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信息虛假金額相對較小,目前,虛假金額較大,少則幾千萬,多則幾個億;第二,虛假年限較長,一般跨度幾年,其中絕大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是從上市前開始造假的:第三,絕大多數都不是在公認的會計原則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的會計政策選擇,而是直接違反會計準則;第四,參與造假的人數多,職務高,以往的造假個別單位或個別人員,但現在造假行為己發展到集體造假,甚至房地產開發企業管理層授意或直接參與的故意行為;第五,表現形式上顯現多種多樣的特點,表現手法上具有手段先進、偽裝巧妙的特點。第六,部分審計機構在利益的驅使下主動配合上市公司造假。虛假會計信息的危害是極大的。從小的方面看,首先,虛假失真的會計信息會給公司的決策機制造成判斷上的失誤。由于會計信息失真,必然導致公司收支比例失調,損益失實,從而使公司投資項目和生產經營不能在正確的規劃下進行,遭受重大損失,使投資者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從大的方面看,虛假會計信息可能誤導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減少國家稅收收入,阻礙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造成國家經濟秩序混亂,使國民經濟遭受巨大損失。
3 基于會計信息質量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
在現代企業發展中,要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必須加強和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完善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會計信息質量。
3.1 提高企業對內部控制的認識
我們知道,世界是矛盾的共生體,理論和實踐是相互促進的。加強內部控制理論研究,需要借鑒國際上的理論經驗,同時著重研究我國特殊情況下的特殊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建設適合我國國情的內部控制理論。與此同時,對內部控制進行廣泛宣傳和推介,使企業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包含企業經營活動各個環節的控制過程和活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提高企業管理層和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和理解,才能形成一個良好企業文化,擁有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從而促進內部控制規范的建設和實施。
3.2 完善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實施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的基礎和前提。一是要加強企業內部牽制制度的建設。內部牽制由適當授權、不相容工作的責任分工、憑證和記錄、接近控制、獨立檢查等環節組成。內部牽制控制既包括上、下級之間的互相制約,又包括相關部門之間的相互制約。二是要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企業財務內部控制主要包括控制好關鍵崗位的人、關鍵的財務程序及關鍵物件等。三是要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制度的建設。上市公司有條件的應該設立審計委員會,選用合格的內部審計人員,加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使企業內部審計真正起到監督和保護企業資產的作用。
3.3 完善與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環境
企業必須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建立一套適應本企業的合理的組織結構體系,使企業內部機構設置和權責分配方式達到相互牽制和協調控制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組織結構的關鍵是把握好集權與分權的關系,形成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在完善企業組織的同時,還應加強對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使企業管理層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和較強的風險管理意識;加強對企業員工的職業道德建設。通過這些基礎性工作,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以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順利實施。
3.4 加強內部控制的外部監督
企業在內部控制的設計與執行上,都會碰到許多實際困難,單憑企業的力量往往會力不從心。企業在內部控制的設計與執行過程中,離不開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著力推動。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從內部控制的視角制定有關法律法規注重不同法律法規條款之間的銜接性,以提高實務的可操作性。通過國家立法的手段,加強內部控制的外部監管力量,在全社會提高內部控制意識,有效防范治理階層人員的道德風險,為企業創造執行內部控制的公平環境,有效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
3.5 編制獨立的內部控制會計報告
內部控制信息的分析主要是評估企業社會責任的執行和完成情況,對內部控制信息的分析是從企業和全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進行的,由于這種信息使用角度的不同,客觀上要求我們將企業的內部控制信息從企業的會計信息中提取出來,編制獨立的內部控制報告。同時同一般性會計工作一樣,內部控制也必須建立一定的準則和制度,這是對內部控制實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我們應該在借鑒企業界的理論成果與實踐經驗,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參照目前制定企業會計準則與行業會計制度的基本程序,研究制定內部控制準則及制度。必須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個別到全面。建議先以某一個地區或某一行業進行試點,并選取當前社會各界最為關注的某些問題作為內容,取得經驗后在該地區或該行業加以推廣,最后在全國推廣普及。
總之,內部控制質量與內部控制效果呈正相關,也就是說,內部控制質量越好,內部控制效果越好。它以其特有的方法和技術對某一單位經營活動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社會損害加以反映和控制,使得企業在實現自身最佳效益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需要,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完善披露與控制。
參考文獻:
[1] 安春明.企業內部控制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2007,3:365.
[2] 白紅.我國會計信息質量的現狀及對策.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J],2008,10:45-47.
[3] 賓雪玲,馬麗,謝平.淺談會計信息質量現狀與對策[J].消費導刊理論版,2007,12:22-24.
[4] 曹暉.加強內部會計控制提高會計信息質量[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31:54-56.
[5] 柴湘蓉.當議內部控制與財務會計信息質量[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69-73.
[6] 陳興二.試論內部控制與提高會計信息質量[J].時代經貿,2007,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