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層統計工作現狀
(一)基層統計人員任務重,素質差。
隨著機構的調整,統計機構經歷了合并,分離等一系列的變化,鄉鎮統計站更是經過多次洗禮,本來有些鄉鎮過去就是虛設機構,現在有些鄉鎮統計站與農經站合并,實際上增加了現任統計人員的任務,目前,鄉鎮統計站除了完成鄉鎮交辦的工作任務外,僅統計局這一塊,每個人要報很多專業的報表(包括農業統計、工業統計、勞動工資統計、固定資產統計、服務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統計)和各種普查,抽樣調查以及臨時性工作任務,如宗教信仰調查、建筑業價格調查、人口與勞動力調查等一系列調查。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又相繼出臺了很多考核,每項工作都與鄉鎮黨政一把手簽訂了責任狀,而且每項工作的數據搜集上報都是統計員做的,如果報得不好,就會影響單位領導的政績,給統計人員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基層統計人員基本不是統計科班出身,綜合素質較差,有的只會簡單的數據加減,但就數據反映的實際問題琢磨不透,更談不上高層次的調查研究,阻礙了統計工作的發展。
(二)法律意識淡薄,統計報表渠道不暢通。
隨著經濟的深化和發展、企業的組織形勢、經營方式日益多元化、產業結構、利益關系、分配方式等發生了新的變化,統計數據的搜集相當困難。主要是:社會成員的統計意識不強,基層基礎工作薄弱,特別是村、個體企業、民營企業、有的企業老板根本沒有統計意識;農業的生產方式的轉變,千家家萬戶,難以統計,要個數都困難,哪里還談得上準確,但是上級要求又特別高,統計數據要來源于基層,要基層蓋章,單位領導簽字等,而且要準確、及時,有時有的統計員報個數據,反復幾次還達不到要求,因此統計人員承擔著很大的風險與壓力。
(三)統計人員流動性大,統計隊伍難以穩定。
近年來,統計部門所承擔任務不斷增加,但是他們的政治待遇卻很低,到目前為止,10個鄉鎮綜合統計員,9個公務員,28個事業編制,副科級干部一個都沒有,他們政治上沒有盼頭,經濟上該得的沒有得到,現在,每個統計員每月按要求要到市里報送三次以上報表,除臨時性開會以外。但是大部分鄉鎮統計員的差旅費都不能報銷,有的鄉鎮雖然經費包干,但是統計人員工作任務繁重,勞動報酬與工作任務極不相稱。因此,統計工作沒人愿意搞,統計人員人心浮動,統計隊伍難以穩定。到目前為止,已有大部分鄉鎮的統計員提出調換工作,他們都因工作任務繁重難以適應。這樣,給統計工作帶來被動,如果繼續下去的話,統計部門將無法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各項目標任務。
二、建議
(一)轉變觀念,提高素質,確保統計功能的發揮。
基層是統計數據的源頭,基層統計人員的好壞是搞好統計工作的關鍵,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充分認識新形勢下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從而使他們能敬業愛崗、振奮精神、勤奮工作、無私奉獻。
(二)領導重視,為統計工作營造良好的環境。
各鄉鎮領導要關心和重視統計工作,各有關部門、企業單位和全社會要積極支持配合,為統計工作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一要在設立專門統計崗位和統計人員,二要保障經費到位,這樣才能保障工作的正常進行;三要從政治上關心鄉鎮統計員,對鄉鎮統計員工作認真負責、表現突出的給予獎勵,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四要在部門協調上盡力支持。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各人民團體及個體私營企業等都能自覺地設置統計崗位,報送統計報表,他們對統計工作及其作用的認識進一步加深,給予統計工作大力的支持和配合,全社會對統計工作的關心和重視,促進了統計工作的大發展。確保統計工作健康發展,確保市委市政府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順利完成,促進經濟工作又好又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