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8月,因工作業績突出,李東平同志由古縣機關事務管理局調到財政局,挑起了執掌全縣財政工作的重任,兩年多來,他以勤奮務實的工作作風和銳意進取的改革精神,從強化財政職能入手,培財源、強征管、控支出、嚴監管,帶領局班子和干部職工譜寫了古縣財政輝煌的篇章。2007年全縣財政收入創歷史新高,一舉突破6億元大關,完成63 366萬元,2008年完成96 006萬元,2009年,面對金融危機和資源整合的影響,財政收入突破10億元,完成100 500萬元,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態。財政局已連續六年被授予省級“文明和諧單位”;連續七年被授予臨汾市“財政目標責任制綜合考評特等獎”,李東平局長被授予“山西省先進會計工作者”。
一、求真務實 刻苦鉆研 不斷提高自身綜合能力
打鐵先要本身硬。不斷學習是李東平人生的準則,學習是打牢基礎、做好工作的前提,是成就事業的關鍵。上任財政局局長以來,李東平始終認為只有加強學習,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形勢面前自覺做到思路清晰、工作到位,才能按時保質完成各項財政工作任務。為此,他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并帶領財政局全體干部提高對學習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緊緊圍繞黨的基本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財政業務知識進行學習,全面學習貫徹現行的財經政策、財務會計法律法規。通過學習,進一步增強了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堅定了開創財政工作新局面的信念,工作的原則性、主動性和預見性明顯增強,駕馭經濟工作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二、開拓創新 銳意進取 會計管理和改革工作再展新業績
從參加工作到財政局,李東平局長先后在經濟、管理部門工作了近三十個春秋,他深知做好會計管理和改革工作的重要性,上任伊始,他就思考著如何抓好會計改革、法規制度建設、會計隊伍建設等基礎性工作,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一)加強《會計法》宣傳,積極營造普法氛圍
《會計法》是規范和約束會計行為的最高法律,搞好宣傳工作是貫徹落實《會計法》的前提和基礎。上任以來,李東平帶領縣財政局人員大張旗鼓、廣泛深入地開展了《會計法》宣傳活動,通過在報刊設立宣傳專欄、制作跨街橫幅、印制宣傳資料、發放傳單等多種形式的立體宣傳,使新《會計法》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進一步營造了貫徹新法的良好社會氛圍,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
(二)開展執法培訓工作,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會計人員知法懂法,模范守法,嚴格執法是實現會計資料真實、完整的重要保證。在李東平局長帶領下,財政局廣泛開展了以《會計法》為主要內容的培訓工作。一是組織舉辦培訓五次,邀請專業人員就《會計法》、《新制度、新準則》、《會計職業道德》及《企業會計準則》作了詳細透徹的培訓輔導,使全縣各行政、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法人對《會計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全縣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有了較大提高。二是對全縣財務人員會計電算化進行系統培訓,使90%的財務人員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能按照要求配備財務管理設施,改變手工記賬方式,實現了辦公無紙化。三是寓法制教育于日常工作之中,通過典型事例、個案剖析、總結經驗、汲取教訓,進一步增強了會計人員知法守法的自覺性。四是堅持經常性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積極開展敬業、愛業、樂業、勤業、精業的教育活動,著力塑造依法理財、廉潔自律,實事求是、正確反映,一絲不茍、嚴謹細致,忠于職守、無私奉獻的職業精神。舉辦各種業務技能比賽、財政法規知識及廉政知識競賽,從講政治、講紀律、講正氣的高度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端正行業風氣,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遵法守紀意識,倡導“微笑服務”的工作風范。兩年來,全縣共涌現出縣級財會先進集體15個,先進個人35名,有5家單位被市級評為財會工作先進集體,10名同志獲得市級財會先進個人。
(三)加強會計基礎管理,提高會計人員執業水平
會計工作是財政工作最基礎的保障,是管好錢、用好錢的前提條件。兩年多來,李局長身體力行,真抓實干,使全縣會計人員的整體職業水平穩步提高。一是狠抓了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制定了實施細則。從會計機構和人員設置、會計核算與監督、會計組織管理及會計電算化等四個方面作了具體的標準化規定,形成了四大項46條量化考核體系,實行百分制達標考核,要求達標單位對照細則,逐項逐內容規范操作,年終逐項檢查。對達不到標準的要求限期糾改,限期規范。二是把依法建賬工作落在實處。依法建賬,實行建賬監管是貫徹落實《會計法》的基礎。為此,他要求各行政企事業單位健全賬務,規范操作,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確保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在執法情況檢查過程中,把設置賬簿放在突出位置,對不按規定使用賬簿存在挖、擦、刮、補現象的,撕頁、隔頁、跳行、不分年度記賬、總賬明細賬不分實行“客貨混裝”的以及一本賬記全及提供虛假會計信息行為的,嚴檢嚴查,嚴肅處理。三是加強會計從業人員資格管理。根據《會計法》中關于“會計從業人員屬地管理”的規定和《山西省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結合古縣實際,制定了從業資格人員管理辦法,對按規定直接申請辦理的從業資格人員進行嚴格審查,對已取得從業資格的實行跟蹤調查,嚴格管理,定期年檢,確保了從業人員素質和會計信息質量。
(四)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不斷強化會計監督力度
《會計法》明確規定財政部門是實施會計法律的主體,是法律賦予財政部門的職責,這既是一項權力,更是一項責任。為此,上任局長以來,他主抓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完善措施,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結合古縣實際,先后制定了《會計人員崗位職責》、《稽核制度》、《財產管理制度》、《原始記錄管理制度》、《財務分析制度》等一系列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會計管理運行制度,從嚴把關,提前預防,保證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二是從源頭上治理會計秩序。按照會計法要求,對無證上崗的會計人員責令其調離或先培訓再上崗;對會計制度不健全的予以糾正,完善內控機制,制定措施,強化監督。三是以會計法執行情況大檢查為契機,深入行政企事業單位落實各項財務制度,完善財務管理,幫助企事業單位及民營企業建立健全會計資料,正確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嚴控費用支出,努力降低成本,最大限度節約資金,為社會提供準確的會計信息。
(五)全面推進會計制度改革,切實提高財務工作管理水平
近年來,隨著國家宏觀調控力度的不斷加大,財政部門的業務量越來越多,作為財政基礎性工作,如何全面推進會計制度改革顯得尤為重要。作為財政一班之長,李東平局長深知,只有不斷推進財政改革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時代要求。為此,一是積極推進預算管理體制改革,不斷細化部門預算編制,建立了預算項目庫,提高了部門預算透明度,保證了報送縣人大審查的部門預算范圍不斷擴大。二是積極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縣級所有一級預算單位及所屬基層預算單位全部實行了國庫集中支付,完成了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并軌任務,對財政專戶資金實行統一開戶,分戶記賬,集中核算,統一審撥,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資金撥付透明度,有效地遏制了違規違紀行為的發生,同時為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及時提供了真實可靠的財務分析依據,充分發揮了財政監督與管理的作用。三是按照“先行啟動、總結經驗、完善辦法、全面推進”的原則,制定了“鄉財縣管鄉用”財政管理方式實施方案,現已進入試點實質性運轉階段。四是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以節約財政支出和推進廉政建設為出發點,積極拓展采購范圍、規范采購程序、擴大采購規模,縣直行政事業單位全部實行了協議供貨、定點采購,贏得了供應商和社會公眾的好評,提高了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益。
作為全縣會計管理工作的當家人和會計制度改革的領頭人,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李東平局長帶領縣政財一班人奮勇探索,執著追求,使全縣的會計管理和改革工作均走在了全市前列。2007年至今,已連續三年被市財政局授予“會計管理工作特等獎”和“會計信息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回頭望,鮮花鋪滿來時路,向前看,千年事業才開頭,李東平同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名會計管理工作者的生動篇章,古縣的會計事業必將迎來嶄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