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2025年高級會計師評審條件 > 上市公司投資效率:證據,成因與對策

上市公司投資效率:證據,成因與對策

獲取投資收益是企業進行投資的最根本目的,然而由于種種原因,企業的投資并不一定能如其所愿,甚至會出現巨額虧損。上市公司作為我國千千萬萬企業中的“驕子”,其整體投資效率也并不令人滿意。

一、我國上市公司投資效率的現狀分析

經濟學界常用“增量資本-產出比”來衡量國家或地區的宏觀投資效率,邊際資本產出比率越大,表示投資效率越低。也有學者將投資效率定義為實際投資與意愿投資的偏離。這些方法都是用來研究宏觀投資的,具體到企業層面的投資效率問題則不適用。筆者認為,可以使用投資報酬率與資本成本的比值來衡量企業的投資效率。其中投資報酬率可以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率/平均資產總額)替代,而資本成本可以銀行一年期貸款利率替代。

根據深圳國泰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筆者計算了全部滬深上市公司在2000-2005年的息稅前總資產報酬率(ROA),并將其與當期一年期貸款利率進行比較后發現(見表1),上市公司整體連續六年的ROA均低于一年期貸款利率,即使與考慮貸款利率可抵稅這一因素的稅后貸款成本相比,也只有2000年的ROA高于稅后貸款成本,而其余各年的ROA均低于稅后貸款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平均每年約有158家上市公司因虧損根本不能享受利息抵稅的好處,這些公司的投資效率狀況就更加糟糕。這一結果與國內其他學者的相關研究結論不謀而合:思騰思特中國公司推出的《2002年中國上市公司財富創造和毀滅排行榜》顯示,中國上市公司2002年平均EVA為-1 564萬元,EVA為負的公司占到全部上市公司的66%,即只有1/3的上市公司在2002年真正創造了價值;作為一個整體,上市公司五年來不僅沒有為股東創造任何價值,反而是在毀滅價值(康雁、宋風華,2003)。

二、我國上市公司投資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是什么原因導致中國上市公司的投資效率如此低下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公司治理機制約束不力。經理人天生就有過度投資的動機,而過度投資是導致企業投資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一個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應該能有效地抑制經理層的過度投資。而我國的公司治理機制存在的“所有者缺位”、董事會和監事會形同虛設等問題(張功富,2008),使得經理人成為了企業的實際控制人。企業的重大投資決策完全由經理人一人說了算,導致企業的項目投資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論證,盲目上馬的結果必然是效率低下,血本無歸。2.政府干預嚴重。我國各級地方政府出于就業、穩定、政績等方面的考慮,往往對企業的投資決策強加干預,如強行要求企業上馬一些“政績工程”、“就業工程”之類的項目,這些項目投資帶有社會服務功能,往往不具有盈利性,從而導致所投資的項目回報率低甚至虧損。3.項目后期管理不善。在一些企業中存在著“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1)一些管理者重規模輕效益,認為只要建成投產,有銷售收入能擴大企業規模就實現了目標,而對于是否能實現盈利目標則并不關心;(2)盲目多元化導致一些管理者缺乏對新進入行業的項目投資管理知識,不知道該如何進行管理,因而項目投資效率低下。


三、提高上市公司投資效率的對策

基于上述成因分析,有關部門和企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資效率:

1.加強公司治理建設。政府有關部門應明確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是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國有資產具體的出資人;上市公司應建立合理的股權結構,增加獨立董事人數,優化董事會構成,增加董事持股數量,激勵董事加強對經理層過度投資的監督和約束;將投資效率與經理層薪酬掛鉤,從而激勵經理層自我抑制過度投資,加強項目后期管理,努力提高投資效率。2.加大政府干預的治理力度。一方面應加快政府行為的立法進程,明確各級地方政府的行為范圍,嚴格限制地方政府對企業的行政干預;另一方面,應改進地方政府官員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從而消除政府干預企業的原動力。3.重視項目投資的可行性分析。針對當前一些企業在項目投資可行性分析中存在的流于形式、可比方案少、分析不深入等問題,企業的利益相關者應聘請財務、技術等方面的專家加強項目投資的可行性分析報告的審查,以確保可行性分析報告真正服務于企業的投資決策。4.建立科學的投資決策程序。科學的投資決策程序一般包含以下六個步驟:確定決策目標;搜集有關信息;提出備選方案;通過定量分析對備選方案作出初步評價;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確定最優方案;評估決策的執行和信息反饋。為了確保企業投資決策的科學性,企業在從事投資決策時可參照上述程序進行。


【主要參考文獻】

[1] 康雁,宋風華.誰在創造價值[J].財經,2003(95).

[2] 張功富.我國公司治理研究的制度背景分析[J].會計之友,2008(5).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