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4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向社會公布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簡稱新醫改)。《意見》提出了“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近期目標,以及“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的長遠目標。內容主要包括:充分認識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完善醫藥衛生四大體系,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完善體制機制,保障醫藥衛生體系有效規范運轉;著力抓好五項重點改革,力爭近期取得明顯成效;積極穩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某某醫院的出路何在,能否借助新醫改模式盤活醫院的醫療資源,為社會發揮應有的醫療保健職能,這正是本文的研究出發點。
1 某某醫院的發展現狀
某某醫院是鐵路局下屬醫療機構,按照企業的方式管理,院領導班子成員由路局任命,財務主管由路局實行委派制。醫院的組織結構、人員編制以及經營范圍由路局規定,醫院所有的日常管理需在路局指導下進行。某某醫院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經費補償不足。2002年12月1日實行醫療保險制度,企業不再支付醫療經費,而改由參保職工持卡消費,除按一定比例個人以現金形式支付外,其余醫療費用由醫療保險中心統籌金統一與醫院結算。同時企業職工多年的醫療福利待遇使得他們不接受醫療保險制度,尤其抵制現金自負部分的醫療費用,導致醫院的診次量和住院床位使用率等醫療業務大幅下滑。醫保中心根據統籌金總額,依據以收定支的原則規定醫院清算費用,由于統籌金總額有限,局醫保中心規定了一套低于省級標準的收費標準,提升了醫患之間的矛盾、限制了醫院的收入。
2 新醫改下某某醫院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的對策
2.1 目標
某某醫院應根據醫院經營情況,按以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自主決定內部的分配形式;醫院將建立有責任、有激勵、有約束、有競爭、有活力的良勝運行機制,科學定崗定編,因需設崗,競爭上崗,獎勤罰懶,優勝劣汰。規范操作,每項工作都堅持“公開、透明、公正”的原則,執行民主決策程序,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把職工的利益放在首位,盡最大努力讓職工成為改制的受益者。改制以后,醫院尊重歷史,保持原有職工隊伍的穩定,力求“多換思想少換人”,給予廣大醫務人員充分的信任。
2.2組織建設
醫院實施的是院長負責制,分設醫、教、研和后勤副院長,院黨委作為政治核心獨立設置正、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沒有兼職人員。考慮到醫院歷史和現狀,醫院的領導班子非常龐大:行政設院長1人,副院長6人,院長助理2人;黨委4人。共計13人。每次的院例會主席臺密密的一排,下設的職能科室也分工級細。可以說,為保持醫院的穩定過渡,醫大學校采取了新班子上崗,舊班子不下崗的權宜政策。同時,學校為打造醫院特色的重點科室,輸入了強有力的人才。
2.3 財務管理
醫院的凈資產包括:醫院基金、固定基金、專用基金、醫院結余、經營結余。企業單位的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等。在醫院轉制的準備工作中,我們曾提到,醫院負債為“0”,具體操作時,負債金額保留了流動資產相同數目的余額,虧損沖減所有者權益類的資本公積賬戶。醫院按照企業類會計制度的清算報表體現出:固定資產 流動資產=所有者權益 負債。帳務處理變得相對明了:事業基金按照流動資產賬面余額入賬,固定基金按固定資產賬面余額入賬,事業結余按負債賬面余額入賬。核定為國有凈資產,在經營期內,不得隨意改變其金額,投資除依法轉讓外,不得以任何方式抽走。某某醫院的移交時點為2004年6月30日,移交協議簽訂日期為9月17日,相關的財務賬項處理在9月末完成,出現問題:事業類會計調整為企業類相關研究隨處可見,但反過來卻沒有成行的研究研究經驗可執行,依據企業會計制度、事業類會計制度以及清算會計的有關規定,我的處理方法是:依照移交協議的相關規定將6月30日有關數據作調整分錄:醫院欠款、虧損沖減資本公積金,分開決算。同時考慮到省國資委正式接受為9月17日,即9月17日以后才真正成為事業單位,將第三季度的財務賬項按照事業類會計制度追溯調整,即不應該也很煩瑣。于是我們將截止日定位9月30日,對企業醫院的財務進行清算,同時于10月1日建立事業類會計帳套。還考慮醫院的國有性質及經營業務未發生改變,重新評估國家又缺乏相關的標準,評估結論很難保證真實,并且評估費用高昂,我們在請示省財政部門后,將移交協議中確定的固定資產價值確認為評估價值入帳,相對合理地解決了帳務處理問題。
2.4 會計核算
生存、發展、獲利是企業管理的目標,獲取財富最大化是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因此,利潤是考核企業業績的重要指標。醫院經濟管理在借鑒企業管理方式的基礎上,建立院科二級核算制度。客觀反應醫院各項經濟指標的變化情況,促進醫院加強經濟核算管理,使管理科學化、現代化。加強醫院員工的成本用意識,促使醫院走優質、高效、低耗可持續發展之路,增強醫院的競爭能力。充分發揮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引入競爭機制,堅持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堅持服務與效益相統一觀念,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服務規范和醫療、護理質量規范為標準,完善院科兩級負責制,逐漸完善以自律為主、考核為輔的管理體系。制定醫院經濟核算的原則:一是分期核算原則。收入、成本的確認實行分期核算,并與會計分期保持一致,以便于確認經濟指標發生的時間和分配時間;二是權責發生制原則。改變醫院收入確認標準,由目前多數醫院采用的出院結算改為醫療服務已經完成;三是一貫性原則,收入成本的確認計量辦法一經確認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一致性,以便于各期資料對比。四是信息反饋原則:每月的5日之前,將各責任中心匯總資料上報經管辦。同時制訂全面質量考核制度。醫療質量是指醫療的服務態度和質量應達到規定的標準和要求。各核算中心不得為減少成本而降低服務質量和標準,如關停熱水供應,該維修的不維修等;也不得為多創收而違反物價政策多收費。核算中心達不到規定的服務質量和標準,由主管部門量化后對中心進行扣罰。醫院目前的考核部門包括:醫保辦、感染監控、門診、護理部、醫德醫風。
總之,某某醫院成立多年來,醫院的經營發展狀況得到社會各界的矚目,在新醫改下,醫院做到了平穩剝離,而且醫院職工目前對醫院未來前景十分樂觀。為此我們認為,經過周密的部署,完全可以在不增加地方政府財政支出的情況下,在不改變醫院國有非營利性質的前提下,實現平穩過渡,并為醫院的發展創造新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李斌.企業國有資產的出路[J].會計師,2009,3.
[2] 范業強.完善資本市場是保護國有資產的關鍵[J].會計師,2008,3.
[3] 陳竺.中國公共衛生的現狀與未來[J].管理評論,2007,2.
[4] 趙震生.中美公共衛生管理高層學術論壇側記[J].管理評論,2008,2.
[5] 何永其.我國醫藥行業重組的動因、特征和趨勢[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9,2.
[6] 夏皖.如何成功賣掉你的企業[J].中外管理》,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