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注冊會計師自身方面
(一)提高專業業務素質
專業業務素質是保證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的基本條件,只有注冊會計師具備了較高的專業水準,注冊會計師行業才能得以發展。
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專業業務素質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改進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提高人才進入門檻
(1)提高注冊會計師考生的學歷要求
(2)完善考試內容
(3)增加考試的層次
(4)明確考試命題的導向
2、加強后續教育,更新注冊會計師知識體系
我國現行注冊會計師后續教育相應缺位,在入世后,加強注冊會計師的后續教育更是緊迫而重要的任務,要通過多形式、多層次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后續教育和培訓,將相關科學、技能、技術、外語等都納入培訓內容,引進先進的審計理論與技術方法,使注冊會計師能適應審計環境、審計對象和目標的變化,恰當掌握和運用先進的審計方法與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執業質量。
(二)提高職業道德素質
1、加強培訓
2、加大宣傳
(三)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心理素質
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心理素質可在注冊會計師后續教育中增加有關心理素質方面的培訓,使注冊會計師在充分了解本行業的執業特點和風險的基礎上,適應環境變化和承受風險的能力增強。
■二、會計師事務所方面
(一)改革事務所的組織形式
針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的組織形式現提出如下改革建議:
1、大力推行合伙制事務所
2、積極發展有限責任合伙制事務所
(二)擴大事務所的規模
事務所規模擴大后,有利于自身擴展經營邊界,提高風險防范能力,所以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應采取積極措施通過同業聯合或與國外著名會計公司合辦會計師事務所,不斷壯大自身的實力。走規模化經營之路,增強國際競爭力。
(三)健全事務所的質量控制體系
建立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是會計師事務所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國際大型會計師事務所之所以得到世界的普遍認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建立了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并得到了一貫的遵守。要求會計師事務所要加強對注冊會計師執業過程的監督、指導和復核工作,在事務所內部建立起分級督導制度,把三級復核制度落到實處。通過設立督導機構,強化督導力量,把職業道德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的人員充實到督導崗位上,強化對注冊會計師執業的指導、檢查、監督力度,確保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嚴格遵守了專業標準,自覺提高審計工作質量。
(四)改革事務所的聘任機制
會計師事務所聘任應采用定期輪換制, 這種定期輪換制度有利于保持企業審計人的穩定性,一方面防止了管理當局“購買審計意見”行為的發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注冊會計師熟悉被審計單位業務,從而降低了因不熟悉業務而出現審計過失的可能性,又避免了會計師事務所因長期受聘于某一企業建立過于密切的關系而損害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
■三、注冊會計師協會方面
(一)加強對執業質量的監督與懲戒
注冊會計師協會作為行業的自律組織,它的職能一是建立執業質量的監督網絡,及時動態地掌握全行業的執業情況;二是建立行業自律的懲戒體系,加大對影響本行業形象的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懲戒力度,從而營造公平守信的行業競爭環境。
1、強化監管力量
對監管人員的條件要嚴格要求,首先必須是注冊會計師,而且最好是事務所的高級審計人員,有相當長的審計工作經驗,業務熟練,品行端正。被選中的評估人員要在業內公布于眾,以便接受大家的監督。對于特大案件必須讓司法部門適度介入,借助法律的力量,確保辦案的質量。
2、優化監管方式
在監管方式上可以將日常監管和定期監管結合起來,改事后監管為事中監管和事前監管,可利用業務報備資料,實行跟蹤檢查。
(二)建立誠信檔案
1、建立信息登記制度
2、建立注冊會計師協會與政府部門的配合機制
3、建立誠信信息公布和開放制度
(三)建立新型的公司審計委托代理模式
建議由注冊會計師協會在充分考慮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質量、執業能力和信用等級等因素的基礎上,推薦3—5家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的聘用分以下兩種情形:一是在正常生產經營狀況下,由上市公司監事會從推薦的事務所中選定聘用的事務所。二是在申請破產需要清產核資時,由債權人從推薦的事務所中做出選擇。
(四)改革收費制度,規范收費行為
所有提供審計服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必須按標準執行,允許優質優價,由注冊會計師協會監督執行,促使會計師事務所由單純的價格競爭轉為服務的競爭、優勝劣汰。
■四、政府方面
我國的基本國情及市場經濟發展的不完善決定了在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不能獨立自主地發展,一定的政府干預是有必要的。政府在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保證體系中發揮著宏觀調控的作用。
(一)改善執業環境
1、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優化公司治理結構
政府必須主導、推動所有權制度的改革來解決國有企業所有者缺位的問題,首先,應構建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真正發揮國有資本所有權行使機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其次,應逐步優化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減持國有股,發展多種形式的機構投資者。
2、建立審計委員會制度,遏制上市公司造假
政府可以通過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審計委員會制度,這對于加強公司內部的分權治理,提高財務報告和信息披露的質量,提高外部審計的獨立性,進而提高審計質量都有積極作用。
(二)理順政府監管體制
行政監管部門包括財政、審計、證監會等部門,若這些部門的職權交叉重疊容易產生各自為政、多頭監管、重復檢查等現象,導致監管效率低下,所以應明確界定政府各監管部門的職能定位,實現各部門之間的有效協調和配合。
■五、法律方面
法律規定了審計職業標準,為審計工作的進行和相應的處罰提供了依據。目前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應從以下方面改進:
(一)落實民事責任,啟動賠償機制
我國的法律處罰呈現“重行政、刑事,輕民事”的現狀,注冊會計師審計失敗后對其的處罰很少納入司法程序,所以要從法律上明確規定事務所的民事責任,
(二)修訂相關法律,加大處罰力度
1、修訂相關法律
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法律框架應以《注冊會計師法》為主體,以《證券法》、《公司法》、《會計法》、《破產法》、《稅法》、《民法》、《刑法》及其他法律為主要組成內容。《注冊會計師法》的修改要體現依法治理行業、職責明確、政策清楚的原則,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資格認定,以及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問題,都應在《注冊會計師法》和其他相關法規中明確。
2、加大處罰力度
細化法律責任條款,采用列舉式條款明確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違法行為及處罰手段,加大對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處罰力度,達到懲前毖后的效果。
■六、結論
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協會、政府、法律均是影響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的因素,只有把這五個方面結合起來,建立一個健全的質量保證體系,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質量才有保證。把這五個方面結合起來,形成一個質量保證體系,對提高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楊黎明. 論管理心理學與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控制.會計之友.2006,8:92-93
[2]王建梅. 解決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低下的對策 .濟寧師范學院學報. 2006,12:107-108
[3]蔡開雄.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差的原因及對策. 商業經濟. 2005,8:62-63
[4]張建民,任勇 .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的問題與對策. 財政監督. 2006,8:75-76
[5]段雪梅 .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集團經濟研究. 2007,4(228期):131-132
[6]鄒照菊,廖洪.組織文化: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新視角.財會通訊.2007,8:33-35
[7]劉愛東,鄧誠.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研究.會計師.2007,8: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