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世紀八十年代始,“企業社會責任”作為一種社會運動首先在西方世界發起。作為一種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先進理念,企業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在創造利潤、為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要對消費者、員工、社區、環境承擔責任,這是全球化進程中任何企業都不可回避的歷史使命。會計師事務所作為介于政府、企業、個人之間,以服務、溝通、監督、協調為主要職能的中介機構也應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這不僅是會計師事務所應承擔的基本的“企業社會責任”,更是會計師事務所能夠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一、會計師事務所社會責任的內容
本文認為,會計師事務所社會責任的內容和范圍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企業內部,應構造企業內部各個利益主體之間的和諧氛圍;二是在企業外部,要主動承擔對客戶和對社會其他利益相關者的義務。具體來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會計師事務所對股東的責任。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會計師事務所與股東的關系實質上是企業與投資者的關系,這是企業內部關系中最關鍵的部分。古典經濟學理論指出,企業是股東的代理人,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是企業的首要責任。在談到“當前”的投資者時,人們必須注意,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投資方式越來越多元化,企業股東隊伍越來越龐大,既有“大投資者”(包括資本家和法人機構),也有“小投資者”的“集體”,遍布社會的各個職業和領域。企業與股東的關系逐漸演變為企業與社會的關系,企業對股東的責任也具有了社會性。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對股東應有的義務可視為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尊重股東權利。會計師事務所對股東最基本的責任是要遵守法律所規定的股東權利。法律的規定是每一個企業必定遵守的倫理底線,跨越了這個界限就構成了不道德的企業行為。企業違反法律規定而侵犯了股東的權益,就是對股東嚴重的不負責任。
2、確保股東的資金安全與收益。會計師事務所要對股東的資金安全和收益負主要責任。投資者將自己畢生的積蓄托付給了企業,就是希望通過企業的運營獲得豐厚的回報,企業必須滿足股東這個基本的要求。企業的管理者有義務通過加強企業管理,進行市場開發,使企業在獲取盈利的同時,使企業為投資者帶來利益,企業所從事的業務經營應該以能給股東帶來利潤為基本前提。
3、定期向股東公開企業信息。會計師事務所有責任向股東提供真實的經營和投資方面的信息,會計師事務所向股東公開信息的方式主要有財務報表、公司年會等。由此,投資者可以了解到公司的經營業績、市盈率、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等經營狀況。會計師事務所必須承諾公布的信息是真實的、可靠的,任何瞞報、謊報企業信息,欺騙股東的行為都是不道德的,企業對此要負道德和法律雙重責任。
(二)會計師事務所對員工的責任。會計師事務所與員工之間具有經濟關系、法律關系和道德關系。對員工的基本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是會計師事務所必須履行的基本責任。包括:保證員工的就業擇業權、勞動保持權、休息休假權、安全衛生權、保險福利權和教育培訓權等。道德責任規定的企業對員工的責任是抽象意義上的責任。員工中的骨干力量是注冊會計師,注冊會計師是指經過考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書,并經注冊,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注冊執業證書和執業印章,從事會計及相關業務活動的專業人員。會計師事務所實施對員工的社會責任應做到以下幾點:
1、合法的工作時間和薪酬。會計師事務所應遵守法律及行業標準有關工作時間和工作報酬的規定。《會計師事務所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發改價格[2010]196號)規定:會計師事務所服務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審計服務可實行計件收費、計時收費或者計件與計時收費相結合的方式。實行政府指導價的具體收費項目、基準價及其上下浮動幅度,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提出意見,報同級價格主管部門制定。制定審計服務收費標準,應當以審計服務的社會平均成本、法定稅金和合理利潤為基礎,并考慮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承受能力和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等因素確定。核定審計服務社會平均成本,應以《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規定的必要執業程序為依據,并考慮執業責任風險和人員培訓費用等因素。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其他服務,應由會計師事務所根據服務成本和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自主制定不同服務的收費標準范圍。具體收費標準由會計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協商確定。確定收費標準時應考慮以下主要因素:耗費的工作時間; 業務的難易程度;委托人的承受能力;會計師事務所可能承擔的風險和責任;會計師事務所的社會信譽。因此,會計師事務所應提高人力成本,滿足員工的物質需求,提高工資、獎金額度,實行公正的差別獎勵。
2、關注員工的職業發展,加強繼續教育。會計師事務所要定期對員工特別是注冊會計師進行繼續教育和培訓。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注冊會計師不能一勞永逸地停留在原有知識水平上,而要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更新知識、擴大其知識面,通過繼續教育使注冊會計師及時掌握與會計有關的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熟悉會計的新理論、新方法,適時更新業務知識,不斷提高注冊會計師業務素質和執業水平,以適應開展會計業務和會計事業發展的需要。因此,注冊會計師每年都要接受一定學時的繼續教育。
3、促使員工參與企業管理。員工在企業中應有參與企業管理的權利,對企業的重大經營決策、企業的未來發展等重大問題有發表建議的權利。會計師事務所應尊重員工民主管理企業的權利,重視員工的意見和要求,調動員工的勞動熱情和工作積極性。會計師事務所高層管理階層應制定公開透明、保證所有職工都能了解和實施的有關勞動條件的企業政策,要對此進行定期審核,指派專職的高層管理者代表負責,同時讓非管理階層選出自己的代表與其溝通,建立并維持適當的溝通機制。
(三)會計師事務所對客戶的責任。《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規定:注冊會計師應當在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的前提下,竭誠為客戶服務。注冊會計師應當按照業務約定履行對客戶的責任。注冊會計師應當對執行業務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保密,并不得利用其為自己或他人謀取利益。除有關法規允許的情形外,會計師事務所不得以或有收費形式為客戶提供鑒證服務。為了確保會計師事務所的服務質量,督促事務所及其注冊會計師增強風險意識,提高執業質量,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印發了《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制度》(會協[2009]46號)。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對客戶的責任就是提供優質的會計服務產品。會計師事務所作為中介機構主要向客戶提供審計、驗資、管理咨詢等會計服務產品。會計師事務所要完善服務體系,努力為社會提供優質的會計服務產品,在遵守各項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需求,保護客戶權益,妥善處理客戶提出的投訴和建議,努力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取得客戶的信賴和認同。
(四)會計師事務所對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責任。除對以上利益相關者承擔責任外,會計師事務所還肩負著對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責任。
1、對政府的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對政府的責任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會計師事務所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二是依法誠信納稅。會計師事務所必須依法開展相關業務,全面履行委托合同約定的責任和義務。但在出現違規現象時,行政主管部門將根據情節給予必要的處罰。根據《注冊會計師法》規定: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拒絕出具有關報告:委托人示意其作不實或者不當證明的;委托人故意不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和文件的;因委托人有其他不合理要求,致使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報告不能對財務會計的重要事項作出正確表述的。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必須按照執業準則、規則確定的工作程序出具報告。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出具報告時,不得有下列行為:明知委托人對重要事項的財務會計處理與國家有關規定相抵觸,而不予指明;明知委托人的財務會計處理會直接損害報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隱瞞或者作不實的報告;明知委托人的財務會計處理會導致報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產生重大誤解,而不予指明;明知委托人的會計報表的重要事項有其他不實的內容,而不予指明。會計師事務所違反上述規定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并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經營業務或者予以撤銷。會計師事務所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對競爭者的責任。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競爭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是一種良性競爭關系,雙方都在為獲得或維持自己的利益而相互較量。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會計師事務所應當遵循公平競爭的原則,加強企業自律,在業務承攬、市場開拓過程中與競爭者進行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不參加低于取費標準項目的投標活動,不簽訂低于收費標準規定的委托合同,不以降低服務質量、減少服務內容等手段進行惡性競爭。要在整個行業中樹立遵規守紀的模范典型,并形成文明競爭、服務水平競爭的有序市場體系。
3、對社區的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在發展與壯大過程中應注重對社會和經濟福利的貢獻,比如積極執行國家標準、向所在社區提供要素產品和相關服務、向社會開展慈善捐贈等。例如,2007年來自鄭州、開封、洛陽等河南省18個地市的324家會計師事務所及其注冊會計師、注冊會計師協會向希望工程捐款40萬元,用于援建河南省第一所集校舍、桌椅、黑板、圖書室、學生宿舍、體育設施、電腦教室為一體的希望小學——“方城縣梁城希望小學”。又如,“5.12”汶川地震爆發后,為幫助災區同胞早日渡過難關,重建家園,注冊會計師行業在財政部以及各級財政部門的統一領導下,在各級協會的精心組織下,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迅速開展賑災募捐活動,全行業通過民政部、中國紅十字會、中華慈善總會等各種途徑,向地震災區捐款累計3,700萬元。
二、結語
當前,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逐步融合,各項改革不斷深化,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公司財務造假已經成了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社會誠信建設的“定時炸彈”。而會計師事務所作為社會監督體系的一支重要力量,肩負的責任也將越來越重大。面對日益復雜的經濟環境,以及政府和社會公眾的信賴與希望,注冊會計師行業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履行好自己所肩負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