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目前捐贈資金管理的現狀
捐贈資金是指具有特定用途的一項專款專用的專項資金,是社會各界人士自愿、無償、義務捐贈的。目前,我國社會捐贈資金在籌集、分配、使用和管理等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特別是在資金使用方面存在隱患,亟待規范和完善。
(一)從會計、審計、稅法、捐贈法等法律制度方面看
1985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2008年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都沒涉及捐贈方面的內容。1999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為了鼓勵捐贈、規范捐贈和受贈行為,保護捐贈人、受贈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公益事業的發展,從捐贈和受贈、捐贈財產的使用和管理、優惠措施、法律責任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規范。
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套系統、完整、具體的捐贈資金管理制度,來指導、約束捐贈資金的收入、支出全過程。
(二)從會計科目、銀行賬戶等具體會計處理辦法方面看
單位接受的捐贈資產,用會計科目“營業外收入——捐贈利得”來核算。目前,我國企事業單位還沒有開設專門用于管理、核算和控制公益捐贈資金的專用銀行賬戶。此專用賬戶應與單位的賬戶分開管理,職工和社會人士可以通過該賬戶(科目)進行公益性捐贈,此賬戶可以直接或間接將捐贈資金匯到受捐贈地,捐贈人也可以查詢捐贈資金的來源和使用情況。
(三)從日常會計管理方面看
1 收款環節。首先,捐贈資金票據使用不規范。票據使用五花八門,有的用白條當收據;有的使用自制表格;有的使用外購的兩聯單、三聯單收據等等。且票據填寫內容不具體、不完整。其次,收款方式不規范。多方收款,尤其是個人拿票箱在街邊收款,不能保證款項都能及時、足額到達指定賬戶、最后,會計檔案保管不規范對使用過的票據存根聯和未使用的票據不能妥善管理,使用過的票據號碼不連續,存在斷號、個別丟失、記賬聯和存根聯不相符等現象。捐贈資金的安全性存在隱患
2 資金管理環節。捐贈資金管理部門的會計人員缺乏專業性,有的臨剛指定不具備會計專業資格的人員管理捐贈資金,從而出現不記賬、漏記賬、不按要求填制記賬憑證等賬務處理不規范的問題。
3 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方面。單位內部倡導的捐贈資金一般由單位工會等部門負責管理,該部門沒有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如一人兼任會計、出納,沒有分離不相容崗位等情況,容易出現資金私自存放、公款私存、款項挪用等一系列問題。
4 資金付款環節。對籌集到位的資金,接收部門常以另有用途、集中使用等借口滯壓資金,出現捐贈資金在接收部門滯留時間過長,撥付不及時的問題。
5 資金監督環節。在籌集過程中,利用廣播、當地報刊和網絡等眾多媒體對籌資進行大力宣傳。對于籌到的資金,特別是大額資金的使用缺少計劃、無預算支出,且資金使用情況不公開,存在重籌集、輕管理的現象。
二、捐贈資金管理方面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
當前,許多人對慈善捐贈有了正確的認識,傳統社會中的“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優良傳統逐步被廿人弘揚。慈善捐贈為大眾回報社會措建了一個廣闊的平臺,但我國慈善事業還是比較落后的,筆者認為慈善意識之所以未成為當今社會主流意識,主要有政府對慈善捐贈的重視不夠,慈善組織自身建設落后,慈善捐贈制度不健全,慈善捐贈的方式單一等原因。具體影響我國慈善捐贈事業發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1 人員配置不合理,捐贈資金需要專業化管理,保證資金的合理、合法的運用。目前,我國大部分的捐贈資金管理人員是非專業的,直接影響到捐贈資金有效管理。
2 監督管理不到位。捐贈資金使用情況缺乏大眾公認的權威機構的有效監督,目沒有與捐贈人溝通,捐贈人沒有參與管理,不了解捐贈資金管理與使用情況。公共捐贈資金使用情況也沒有向社會公開,導致經常出現捐贈資金被挪用、貪污等情況,使捐贈者對捐贈資金的使用情況缺乏信任。
3 捐贈資金使用不合法 受捐贈人沒有按照規定去使用,甚至不知道捐贈資金應該怎么用,用到什么地方才是合理合法的,而不違背捐贈者意愿。有的受捐贈人對受捐款項隨意使用,嚴重違背了捐贈者的意愿,使捐贈者對于捐贈失去信心。
4 規章制度不健全。目前有關捐贈的法律規章制度還不健全,參照執行的是近似或者相近的管理辦法。有時,連能夠參照的制度都無法找到,以致在進行具體操作時顯得束手無策。
5 對捐贈的認識不全面。很多人認為捐贈是國家的事情,或者是有錢人的事情,與普通的老百姓無關;有的人覺得自己捐款不多,捐贈資金怎么使用與自己都無關,盡到愛心就可以了;也有的人認為捐贈資金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執行等等,這些認識都是不全面的。
6 捐贈的其他目的。有的捐贈人是想出名,或者是想樹立企業的形象,提高企業知名度。捐贈者所要求目的達到了,也就不再關心捐贈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情況,甚至有的單位或者個人對于認捐數都不能兌現。
三、推進我國民間慈善捐贈發展的對策及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新的歷史時期。加快發展我國民間慈善捐贈事業,對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整合豐富社會保障資源,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要發展我國民間慈善捐贈,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出臺相關建議。例如:有關部門可出臺《財務專業人員公益工作指導建議書》等相關建議。倡議財務管理專業人員在自己工作之外,每年利用休息時間作公益工作,無償幫助相關部門管理好捐贈資金。
2 開通捐贈專用銀行賬戶。根據實際情況,國家允許捐贈資金申請專用公款賬戶,并讓專業人員參與資金管理。
3 加強資金的監督管理。倡議相關部門、無償地參與捐贈資金的監督管理。特別是銀行、稅務和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及相關人員都參與到捐贈資金的監督管理中來,加強各單位和部門間的溝通和協作,使各項相關業務能順利、快捷地辦理,可把捐贈資金的監督管理作為單位的一項業績考核標準。
4 處罰引入案例法。條文法是當問題出現后再制定法律條文,往往需要的
時間比較長,當新的條文出來后,又有新的問題出現,條文法有滯后性。引入案例法就是根據以前出現的案例和條文法對出現的比較典型問題進行嚴厲的處罰。以后出現類似情況也可參照執行。使捐贈資金能得到有效的監督管理。案例法比條文法,能更有效地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5 執行專款專用原則。應制定相關法律制度,規范捐贈資金來源、使用和監督。每一項捐贈資金都要按照指定的用途來使用,不能挪作他用,余額也必須按捐贈者的意愿或者相關法律規定處理。
6 借鑒國外相關經驗。參照其他國家科學、先進的管理方法,制定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是基金會成功的基礎。對內,應對基金會工作人員建立一套激勵約束機制和規章制度,使工作人員的行為規范化;對外,要通過規則將捐贈人捐贈的錢用到該用的地方去,使捐贈人更放心地捐贈。在國家層面,應從稅收法規方面建立相應的配套政策,引導全社會形成捐資的氛圍,彌補國家資金投入的不足。
7 優惠政策的管理和研究。一方面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中關于“優惠措施”的條款執行;同時,也要將符合條件的捐贈者個人或者單位進行稅收方面的減免。政府在進行捐贈方面的研究既要考慮對捐贈事業長遠發展的影響,也要考慮對財政收入、支出的影響。
8 捐贈行為日常化。建立完整的捐贈資金管理辦法,使捐贈成為日常活動行為。慈善義演、慈善晚會、慈善拍賣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是經常性捐贈的渠道。
9 重視和支持捐贈工作。一是在人員方面的支持,二是物質方面的支持。在不影響本單位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情況下,支持本單位人員參與捐贈等社會公益事業,同時,也號召職工積極參與捐贈活動和幫助管理好捐贈資金。
10 政府需要考慮擠出效應。即政府支出對個人或者公司捐贈有擠出效應。政府在作捐贈決策時需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方面,擠出效應與捐贈的動機密切相關,如果個人完全出于利他的動機進行捐贈,那么由自己或者由別人捐贈并無區別。同時,政府的支出最終要落到個人身上,因此,政府對某一領域的支出將會“擠出”個人的捐贈,“5.12”地震國家出錢多,相應個人就會少些。另一方面,擠出效應的存在和大小有重要的政策意義,如果存在完全的擠出或者擠出效應很大,政府在安排財政支出時,就要對此有所考慮。
11 用“近似原則”盡量滿足捐贈者的要求。公益性基金是由諸多捐贈者的小額捐贈匯集而成,就會出現諸多種使用意向,而匯集的基金不可能按照每個捐贈者的意向予以使用。即使公益性基金只是由一筆巨款組成,也可能情況發生變化而與以前制定的捐贈協議內容無法完全相符的情形。西方的“近似原則”較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一原則認為,在捐贈者直接目標不能達到時,有信托權的組織者可以將資金用于“最近似于施主原意的其他目的”。通過“近似原則”,即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分散的眾多捐贈者的個人意愿,又可以把這些捐款整合為統一的資助意向,服務于社會。
12 在全社會形成捐資的氛圍。在美國每年有70%的家庭參與慈善捐贈,有50%的成年人參與志愿者工作,這一捐贈文化與孩提時代學生所接受的校園文化熏陶分不開。美國政府制定征收遺產稅、捐贈的企業或個人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無論是傳統文化層面,還是政府政策方面,都為全社會捐贈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氛圍。
總之,組成一個由政府、單位、個人的管理網絡系統,來做好捐贈的日常管理工作。從政府的角度,首先要搞好法律制度建設;其次,要加強違規、違法的處罰力度(案例法)。從社會的角度,大力宣傳和倡導中國人傳統的樂善好施的觀念和思想。從單位的角度,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捐贈。提升企業的營銷手段,提高企業單位的知名度和商業信譽。從個人的角度,可以通過捐贈行為凈化心靈,提高素質,提升公眾形象。在全社會逐步建立“三個一”工作平臺,即政府給單位“一個賬戶”專門用于捐贈的收付管理工作,單位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定期指定“一個會計人員”來專門負責本賬戶的財務管理工作,每個專業會計人員從事“一定時間的捐贈財務管理”的倡導。
[參考文獻]
[1]王綻蕊美國高等教育巨額匿名捐贈現象淺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4(11):41-45
[2]齊軍社會捐贈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審計月刊,2008(1)
[3]孫岳兵,陳寒非困境與出路:對我國民間慈善捐贈現狀的思考[J]長沙大學學報,2007(1):51-53
[4]李科我國發展慈善事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學報,2008(9):183-186
[5]羅公利。劉惠明我國高校社會捐贈影響捐贈者決策的因素研究[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80-85
[6]曹洪彬我國捐贈的公共經濟學分析[c]廈門大學財政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7]秦暉政府與企業外的現代化:中西公益事業比較研究[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