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的相關概念
(一)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是20世紀90年代初出現的一門由理學和商學相結合的新興學科。對金融工程的定義,一般采用John Finnerty的觀點:金融工程包括創新金融工具與金融手段的設計、開發與實施,以及對金融問題給予創造性的解決。此觀點突出了金融工程的實質:創新與創造。這是狹義的金融工程概念。廣義的金融工程則是借鑒工程管理的概念,綜合地采用各種工程技術方法設計、開發和實施新型的金融產品,用金融創新的方法創造性地解決金融和財務中的問題,包括產品的設計、定價、交易策略、金融風險的管理等。金融工程最本質的特征就是創新性,它是金融創新的技術支持,其目的是解決金融問題。
(二)風險管理
風險是指人們在事先能夠肯定采取某種行動所有可能的后果,以及每種后果出現的可能性的狀況。金融工程對風險管理和控制是利用金融市場上各種金融工具來規避風險,主要是運用現貨工具和衍生工具并對它們進行一定的組合。所謂金融衍生工具是指某種金融產品,其自身的價值是由其所關聯的其他產品的價值所確定的。目前國際上流行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包括遠期工具、期貨工具、期權工具和互換工具等,同時還可以將幾種衍生工具予以組合,創造出更新穎的金融工具。而這些工具之下的相關產品可以是某種商品,比如石油,也可以是股指、利率、匯率和債券等。
(三)運用金融工程進行風險管理的優勢
與傳統風險管理手段相比,金融工程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1)準確性高。金融工程避險的一個重要內在機理就是衍生性和反向對沖性,其價格受制于基礎工具的變動,而且這種變動趨勢有明顯的規律性,可以方便地鎖定風險,而對衍生交易的精確定價與匹配可以精確地抵補風險。(2)時效性強。成熟的衍生市場的流動性可以對價格作出靈活反應,并隨基礎交易頭寸的變動而隨時調整,較好地解決了傳統風險管理的時滯問題。(3)成本低。衍生交易有高杠桿性,付出少量資金可以控制大額的交易,動用的資金少,可大大節約企業套期保值的成本。對于場內交易的衍生工具來說,交易的標準化和集中性降低了信息搜尋成本和交易成本。(4)靈活性大。期權的購買者獲得了履約與否的權利,場內的交易頭寸可以方便地由交易者隨時根據需要拋補,場外交易則多是為投資者“量身定做”的,以金融工具為素材,投資銀行家可隨時根據客戶的需要,通過剝離、組合等方法創造金融產品。
二、金融工程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運用
金融工具創新的主要職能是通過套期保值來規避風險,具有廣泛的用途,面對日益復雜和波動的經濟環境,金融工程必然成為企業理財的一個新領域,對規避財務風險、創造企業最大價值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國際上近些年發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機、英國巴林銀行倒閉、日本大和銀行事件,以及東南亞金融危機,這些充分說明運用金融工程進行風險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一)對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
企業之所以要進行風險管理,是因為外匯匯率、市場利率和商品價格的變動日益頻繁和劇烈。金融工程提供了遠期、期貨、期權及互換等風險管理工具,同時還可以將此類衍生金融商品進行組合,創造出更為新穎的金融工具,以抵補利率、匯率、商品價格等頻繁波動帶來的風險。具體地說,對于利率風險,金融工程提供了遠期利率協議、利率封頂保底、互換等工具及其組合;對于匯率風險,金融工程提供了掉期、遠期和期權等金融工具及其組合;對于價格風險,金融工程提供了期貨、期權、價格頂協議等金融工具及其組合。
(二)數量風險控制
對于此風險,傳統的方法,企業主要是通過調節生產過程來實現。但這種過度調整生產過程的成本是高昂的。為此,金融工程相應提供了兩類新的產品:一類是商品期權;另一類是利用宏觀經濟景氣指數,與企業產量的相關性來設計宏觀衍生產品。這樣,通過參與商品與宏觀衍生產品的交易,就可以進一步消除數量風險,從而確保正常收益的實現。
(三)信用風險控制
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傳統的信用風險控制方法往往在提高信用質量和交易安全性的同時,也減少了潛在交易量和利潤,對整個市場交易規模的擴大和流動性的增強亦是不利的。為此,金融工程提供了新型的管理工具:信用互換。對于那些有大量應收賬款或業務集中于少數幾個客戶的企業,可以考慮利用信用互換:企業定期向互換對手支付應收賬款保險費,當出現應收賬款拖欠時,企業可以從互換對手處得到補償或者以某個有利價格將應收賬款出售給互換對手。
(四)優化資本結構
金融工程提供了互換技術,該工具可以突破增加負債比例的各種局限性,在企業資信等級方面不變以及不增加財務風險的情況下,成功實現融資成本的降低和資本結構的優化。常見的,比如利用利率互換,首先可以降低財務風險;其次,可以使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隨著負債比例的增加而下降更快。利用創新性的理財工具互換,可以優化最初的資本結構,但企業最優資本結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企業環境的變化和企業的資金運動而處于動態平衡中。為此,金融工程融資品種的財務創新,便有助于使企業保持動態的最優資本結構。
(五)對投資風險的分散與控制
對于項目融資和風險控制來說,金融工程創造出了大量的、用于風險管理的金融衍生工具及其組合、風險管理策略,為融資進行利率、匯率風險管理,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如針對項目貸款幣種和收入貨幣的不同,可采用期權掛鉤貸款對匯率進行套期保值,如果項目資金來源、項目收入的期限結構和幣種結構比較復雜,可采用或設計相關的資產負債管理策略等。對于項目投資的評價,金融工程突破了傳統的凈現值法的局限性,采用了實物期權的方法對項目投資進行或有要求權分析。從期權的角度看,項目的繼續等待權利價值,很可能還高于該期權現在的價值。因此,對于不可逆的投資項目而言,必須考慮延期決策。項目未來的不確定性越大,經過延期決策獲得新信息后消除不確定性的程度就越高,延期決策就越有利。
(六)對兼并風險的防御與控制
在現代企業的運作中,正常的兼并有利于資源的更優配置。但從企業生存與發展的角度來說,必須對兼并風險加以管理和控制。金融工程可提供如下方案:一是管理策略。包括相互持股(雙方互換股權,從而使流通在外的雙方股權都大量減少)、通過保障管理層利益提高收購方收購成本(如金降落傘法、銀降落傘法、錫降落傘法)、毒藥丸、甩掉包袱、修改公司章程、增加“驅鯊劑”或反收購條款等;二是股票交易策略,包括股份回購、員工持股、財產鎖定、死亡換股等。
(七)對代理風險的監督與控制
金融工程為我們提供了現已廣泛使用的股票期權激勵制度。股票期權是公司給予經理人在一定期限內按照某個既定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的權利。這樣,股票期權激勵將“報酬激勵”與“所有權激勵”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得代理人的長期行為和利益與企業所有者利益休戚相關,以達到長期激勵的功效。
三、對我國企業應用金融工程防范風險的建議
目前,國內金融工程市場建設和企業應用均處于初級階段,呈現出適用的金融衍生產品有限、參與的企業少且參與的廣度和深度有待提高、企業參與的水平和風險控制存在問題等特點。在全球大趨勢中,逐漸掌握運用金融工程為企業理財的技能,在理財實踐中將金融工程滲透到企業的重大風險管理中,更好地提升企業的價值,不斷促進企業的發展。
(一)逐步樹立和增強應用現代金融工程管理財務風險的意識,將金融工程納入現代財務管理體系中。加強風險管理意識,逐步應用現代金融工程進行套期保值,有效規避日益多發的財務風險,是當務之急。應該加大宣傳、普及和培訓金融工程有關知識和操作技能,使企業掌握運用現代方法應對財務風險的能力。
(二)隨著我國各種衍生金融工具市場的逐步建立,企業在選擇和應用時應量力而行,在運用傳統風險管理方法的同時,可先小范圍、小幅度嘗試,待熟練掌握再逐步向廣度和深度發展,使傳統和現代風險管理技術有機配合、相輔相成。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視而不見、固步自封,坐失良機。
(三)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企業應用金融工程更應加強內部控制,達到既能有效應用這一新型工具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其本身的風險。企業應建立一套嚴格的衍生工具風險管理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發揮董事會的作用。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從交易員—風險管理委員會—內審及外部檢查—CEO—董事會,層層上報并設立止損額度,實行監控,確保風險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轉。
(四)不斷培養現代金融工程的實務型人才,滿足現代風險管理的需要。目前國內對于金融工程方面的知識尚了解不多,有關衍生產品方面的專業人才更是不足。因此,積極開展金融工程研究和培養現代風險管理實務型人才是我國面對日趨融合的國際金融環境挑戰的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